第269集:铭记历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缺了的门牙。周明远用拇指摩挲着照片里师傅的脸,想起光复后第二天,师傅蹲在登记处的废墟前,一片一片捡拾没烧尽的户籍残页。34;得留着,34;师傅当时说,34;让后人看看这些纸是怎么压着咱们喘气的。34;
nbsp正看得出神,手机突然响了。社区的年轻人说,征集来的抗战物件已经堆满了仓库,让他过去帮忙甄别。周明远揣着照片往社区走,路过街角的修鞋摊时,看见老张头正在给孙子讲墙上的历史标语。34;这39;打倒日寇39;四个字,当年是用鲜血写的。34;老张头的拐杖敲着地面,34;那会儿我跟你爷爷,就在这墙根下递过情报。34;
nbsp仓库里的物件堆得像座小山。周明远拿起锈迹斑斑的铜哨时,指腹陷进了哨口的凹痕——这是1944年夏,他在警戒时咬得发亮的那只。哨子内壁还留着牙印,让他想起那个暴雨夜,他躲在槐树后,看巡逻队的手电筒在巷子里晃来晃去,把哨子咬得满嘴血腥味。
nbsp34;这个得收进馆里。34;他把铜哨放进贴了标签的木箱,又拿起件打满补丁的棉袄。棉花从破洞里露出来,像极了1943年冬,他裹着这件棉袄在雪地里放哨的模样。当时北风卷着雪沫子往领子里钻,他却死死盯着日军营房的方向,直到棉袄冻成了硬邦邦的壳。
nbsp甄别工作一直持续到黄昏。周明远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家走,路过幼儿园时,听见孩子们在唱新学的童谣:34;萤火虫,提灯笼,照亮爷爷打冲锋;他站在铁门外,看着夕阳把孩子们的影子拉得老长,突然想起1945年夏夜,游击队举着松明火把行军的场景。那些跳动的火光在田埂上蜿蜒,像条活过来的火龙,把黑暗烧出了无数个窟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晚饭时,孙子举着历史课本跑来:34;爷爷,书上说你们破坏户籍统制,是不是像玩捉迷藏?34;周明远夹菜的手顿了顿,指着窗外的月光说:34;比捉迷藏险多了。那会儿我们躲的不是玩伴,是能要人命的狼。34;他给孙子讲1944年那次,他把户籍底册藏在冬瓜地里,看着日军的刺刀在瓜叶间翻来翻去,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nbsp夜深时,周明远坐在书桌前,翻开摊开的稿纸。台灯的光晕里,他提笔写下:34;1943年的春天,我们在墙缝里藏了两样东西:传单和希望。34;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中,他仿佛听见无数细碎的声响——是1943年的印刷机在转动,是1945年的火焰在噼啪,是1950年的笔尖在游走,最后都汇入此刻窗外的虫鸣,在月光里酿成了酒。
nbsp纪念馆开馆一周年那天,周明远站在新落成的纪念碑前。黑色的花岗岩上,34;铭记34;两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极了当年烧不尽的传单残片。他看着络绎不绝的人群里,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在抚摸碑壁,有背着书包的学生在抄录铭文,突然明白老吴师傅当年为什么要捡那些残页——有些东西烧不掉,就像有些记忆埋不住,它们会在时光里长成参天树,让每个路过的人,都能摸到那些深嵌在年轮里的伤痕与火光。
nbsp闭馆的钟声响起时,周明远最后一个离开展厅。他回望那些静默的文物:铜哨在展柜里泛着幽光,棉袄上的补丁在暮色中渐渐模糊,而那叠泛黄的练习簿,正被月光镀上一层银边。他知道,这些物件会替他们继续开口,在往后的无数个清晨与黄昏,把那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故事,讲给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
nbsp就像当年灶膛里的火光,即使被草木灰掩盖,也总会在某个瞬间,突然窜起来,照亮整个黑夜。
喜欢。
第269集:铭记历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