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代风云五千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4集:重建家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们自己组织农会,粮食自己种,账目自己管!”

    nbsp几天后,王家村的空地上竖起了和陈家庄一样的红旗。当第一车从县城秘密运来的种子卸在村口时,几个老人跪在地上,捧着金黄的麦粒哭了。他们中有人十几年没见过自家能留下完整的种子——往年收的粮食,大半都被日伪抢走了。

    nbsp四、互助的星火:跨越伤痕的携手

    nbsp重建的日子里,根据地和沦陷区的界限渐渐模糊了。陈家庄的木匠李大叔带着工具去王家村帮人修门窗,回来时兜里多了几个王家村大娘塞的烤红薯;王家村的年轻媳妇跟着林岚学识字,顺便把沦陷区传下来的省油做饭的法子教给了根据地的妇女。

    nbsp一天傍晚,林岚发现王寡妇偷偷把分给自己的半袋面粉塞给了王家村一个断了腿的老人。“嫂子,你家俩孩子也等着吃饭呢!”林岚想抢回来,王寡妇却红着眼圈摇头:“他们比俺们更难。在沦陷区的时候,这大爷偷偷给俺们送过粮食,现在该俺们还人情了。”

    nbsp这样的小事像星星之火,在永定河畔越燃越旺。赵刚趁机组织了“互助小组”:劳力多的帮劳力少的耕地,有手艺的教没手艺的做工。他还让林岚把城里地下党送来的报纸念给大家听,讲外面的抗战形势,讲别的根据地怎么搞生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同志们,”在一个月后的总结会上,赵刚站在新修好的村部前,身后是重新挂上的“陈家庄抗日民主政权”的木牌,“咱们不光修好了房子,更重要的是,把人心修在了一起。沦陷区的乡亲们以前怕鬼子,现在敢跟咱们一起干活、一起笑了,这才是最大的胜利!”

    nbsp五、土地苏醒:春播里的新生

    nbsp转眼到了惊蛰,永定河的冰面裂开了细缝,泥土散发出潮湿的腥气。赵刚带着大伙儿在修复好的水渠旁举行春播仪式。他第一个挥起锄头,刨开冻了一冬的土地,撒下第一把种子。王寡妇抱着孩子,王强带着王家村的青年,还有从城里回来的学生,大伙儿排成一列,把种子撒进黑土地里。

    nbsp林岚站在田埂上,看着阳光下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去年冬天那些蜷缩在废墟里的日子。那时她以为,这片土地再也不会有生气了。可现在,锄头撞击石块的叮当声,孩子追逐蝴蝶的笑声,还有远处传来的犁地吆喝声,交织成一首粗粝却充满力量的歌。

    nbsp“林岚姐,你看!”一个小姑娘指着地头刚冒出的嫩芽,“是野菜!”

    nbsp林岚蹲下身,轻轻抚摸着那片嫩绿的叶子。不远处,赵刚正和几个老人商量着夏天防汛的事,他胳膊上的绷带已经拆掉了,动作间还有些僵硬,声音却比以前更洪亮了。

    nbsp夕阳西下时,田垄上插满了标记地界的竹竿,像一排排挺立的哨兵。王强扛着锄头往回走,路过赵刚身边时,突然停下脚步:“队长,等秋收了,俺们王家村想给队里送几车粮食。”

    nbsp赵刚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粮食你们自己留着,够吃就行。咱们现在要的,不是几车粮食,是让这片土地,还有土地上的人,都活得像个样子。”

    nbsp风吹过田野,卷起新翻泥土的气息。远处,陈家庄和王家村的屋顶升起了袅袅炊烟,在暮色里交融成一片温暖的雾。那些在战火中破碎的家园,那些在恐惧中沉默的人心,正随着春风和土地一起,慢慢苏醒,重新生长出属于自己的生机与活力。而那面始终飘扬在村头的红旗,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鲜艳,像一个无声的承诺,守护着这片浴火重生的土地。

    喜欢。

第264集:重建家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