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代风云五千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8集:元朝四等人制与户籍歧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元朝四等人制与户籍管理中的民族歧视体系

    nbsp一、四等人制的形成背景与制度渊源

    nbsp(一)蒙古征服的历史轨迹与民族格局

    nbsp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开启了大规模的扩张进程年灭金,1241年蒙古铁骑深入东欧,1258年灭阿拉伯阿拔斯王朝,1279年最终覆灭南宋,形成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在征服过程中,蒙古政权接触到多元民族群体:最早归附的西域诸族(畏兀儿、回回等)、华北的汉族与契丹、女真遗民,以及南方的南宋汉族群体。不同民族归附时间、文化传统与对蒙古政权的忠诚度差异,成为四等人制形成的现实基础。

    nbsp蒙古传统的“黄金家族”血缘认同与草原游牧社会的等级观念,为民族分层提供了思想资源。同时,金朝统治中原时期推行的“女真、渤海、契丹、汉儿”等级制度,以及西夏对境内民族的差异化管理,也为元朝提供了制度参照。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巩固蒙古贵族统治,亟需一套能平衡各民族利益、强化族群壁垒的管理体系,四等人制由此应运而生。

    nbsp(二)四等人制的法律化与户籍绑定

    nbsp四等人制并非成文法中的明确条款,而是散见于《元典章》《通制条格》等政书中的政策实践。至元年间(12641294),朝廷通过一系列诏令将民族等级与户籍管理正式绑定:

    nbspnbsp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户籍归宗正府管理,享有“国族”特权;

    nbspnbsp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中亚人及部分欧洲人(如钦察人),因较早归附且擅长商业、技术,被蒙古人倚重,户籍由宣政院及地方官府双重管辖;

    nbspnbsp汉人:又称“汉儿”,指原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契丹、女真、渤海等族,户籍归户部统辖;

    nbspnbsp南人: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及南方少数民族,被视为最后征服的“亡宋遗民”,户籍管理最为严苛,由江南行中书省直接管控。

    nbsp这种划分突破了传统中原王朝“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文化认同框架,代之以征服时序与族群出身为核心的政治等级,形成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制度化民族歧视体系。

    nbsp二、四等人制在户籍管理中的具体实践

    nbsp(一)户籍登记与身份区隔

    nbsp元朝户籍制度实行“诸色户计”,即在职业户种(军户、匠户、民户等)之外,叠加民族等级属性。登记时,官府需在户籍册中明确标注“蒙古”“色目”“汉人”“南人”身份,甚至细化到具体部族(如色目人中的“畏兀儿”“回回”)。例如,1970年出土的《黑城户籍文书》显示,甘肃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的户籍簿中,每户均注明民族成分,蒙古军户可免服杂泛差役,而汉人民户需承担沉重赋役。

    nbsp不同民族的户籍档案由不同机构保管:蒙古宗王、贵族的户籍属宗正府“玉牒”系统,严禁汉人官员查阅;色目富商大贾的户籍由市舶司与地方官府共管;汉人与南人的户籍则归入州县“黄册”,但需定期向蒙古监察机构“肃政廉访司”报备。这种隔离式管理,从制度上固化了民族间的身份鸿沟。

    nbsp(二)政治权利的等级分配

    nbsp1.nbsp入仕途径的民族限制

    nbsp元朝官制中,中央政府的核心职位(如中书省丞相、枢密使)几乎全由蒙古、色目贵族担任。至元二年(1265)规定:“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色目人充同知,永为定制。”达鲁花赤作为地方最高监临官,必须由蒙古人或少数亲信色目人担任,汉人、南人仅能担任副职。科举考试更凸显民族歧视。延佑复科(1315年)后,将进士录取分为左右两榜:蒙古、色目人考“右榜”,题目较易,录取名额各25人;汉人、南人考“左榜”,题目较难,录取名额各25人,但南人人口占全国八成以上,录取比例悬殊。如泰定元年(1324)进士榜,南人录取者仅占16%,且不得担任翰林国史院等清贵官职。

    nbsp2.nbsp司法特权的制度化

    nbsp《元典章》规定:“蒙古人扎死汉人,杖五十七,征烧埋银;汉人扎死蒙古人,处死,征烧埋银。”若蒙古人因纠纷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只能向官府申诉,违者严惩。至元九年(1272)更明令:“禁汉人、南人、高丽人不得执持军器,凡有马者拘收。”汉人、南人私藏铁器超过一尺者,即按“谋反”论处。

    nbsp(三)经济赋役的差异化负担

    nbsp1.nbsp赋税征收的民族倾斜

    nbsp蒙古人作为“国族”,享有赋税优免权。至元十七年(1280)定制:蒙古军户仅需缴纳“四顷免税”外的少量税粮,而汉人民户需按亩缴纳夏税(丝料)、秋税(粮食),南人地区更需缴纳额外的“江南夏税”(以实物或银两征收)。据《元史·食货志》记载,江南地区的田赋比华北高出三倍,而南人地主需承担其中七成以上,蒙古、色目贵族的庄园则多获免税特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2.nbsp手工业与商业的垄断控制

    nbsp元朝官营手工业(如大都的织染局、兵器局)中,匠户按民族分设作坊:蒙古匠户担任监工,色目匠户负责技术核心(如回回炮制造),汉人、南人匠户则从事苦力劳动。商业领域,色目商人凭借“斡脱”(官商)身份垄断海外贸易,享有免税特权,而汉人、南人商人需缴纳3.3%的商税,且不得经营盐、铁等专卖商品。至元二十二年(128

第208集:元朝四等人制与户籍歧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