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薛家有女乘以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0章 试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晨雾还没散时,乔河码头的青石板已经浸透了潮气。

    nbsp薛竞君和楚人凤站在栈桥上,看最后一艘货船的缆绳套在固定的石头上,磨着绳索。

    nbsp船头堆着的慈姑像座白玉小山,沾着的河泥,看起来还是蛮新鲜的。

    nbsp“薛老板,九船都卸完了,这是最后一船。”船夫甩着汗巾笑。

    nbsp“前儿个掌柜的,你让俺们将这些慈姑送到磨坊去,我们还当玩笑,这玩意儿除了水乡人家腌着吃,谁要这么些?”船夫嘿嘿一笑。

    nbsp薛竞君看向楚人凤,没接话,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绣的菱花纹。

    nbsp昨儿个停靠岸边,在酒楼听见客官抱怨,说今年到处都有灾害,北方面粉价涨得厉害,寻常人家快吃不起面条了。

    nbsp她想到那个小厮说在慈姑磨成粉可用。不知真假,所以让楚人凤找到最近的仓库,去试试。

    nbsp“你别管那么多,我们怎么说你们怎么做就是了。”楚人凤转头对那个船夫说。

    nbsp“好的,那小的这就叫人去安排。”船夫开口。

    nbsp“算了,你去找王掌柜,他办事我放心。”楚人凤开口。

    nbsp船夫点头答应,早知道就不多嘴了,不然这个差事就是自己的了。

    nbsp船夫刚要走,就见码头入口处来了队车马,为首的王掌柜穿着青布短褂,看见栈桥上的货堆就直咂舌。

    nbsp“东家这是……把半个湖的慈姑都搬来了?”这一边的负责楚家生意的掌柜王东风擦着汗。

    nbsp“能送不能送,活儿能不能干?”楚人凤蹙眉。

    nbsp“能干能干!”王掌柜嘿嘿一笑,立马干活去了。

    nbsp薛竞君弯腰从货堆里拣了个顶大的慈姑,外皮带着绒毛,掐开的断面雪白,“这东西水分足,淀粉多,磨成粉未必不如麦粉。”她把慈姑往王东风手里塞,“让磨坊的师傅仔细着些,出了粉先过筛,粗的细的分开装,记下出粉率。”

    nbsp王东风掂着手里的慈姑,突然笑了:“薛老板这是想让北方的百姓都吃上慈姑粉做的面?这要是成了,可是大功一件。”他转头对力夫们喊,“都精神着点!把这些搬上马车,轻拿轻放,碰坏了唯你们是问。”

    nbsp力夫们扛着麻袋往马车上送。

    nbsp薛竞君站在栈桥上看,看了看,就转身要上船了。

    nbsp“去哪呀?”楚人凤赶紧追上去。

    nbsp“不是说麦粉缺吗?换个地方买麦粉,再高价卖出去,这样为我们的慈姑粉弄一点卖出去的空间。”薛竞君脑子转得快。

    nbsp楚人凤一笑“我说你这个脑子,转的真快。”

    nbsp船再次出发了,楚人凤吩咐其他船卸完的赶紧跟上。

    nbsp王东风还想来邀功,哪里还看得到楚人凤和薛竞君的船。

    nbsp“去哪呀?”楚人凤问。

    nbsp“去有麦多的国家。”薛竞君简言短语。

    nbsp“我发现你回来之后说话可少了……”楚人凤说。

    nbsp“话多伤身,我要修身养性。”薛竞君笑着说。

    nbsp“你但凡停下来休息一个月,都比你闭嘴修养的多。”楚人凤说。

    nbsp“你别管。”薛竞君不理他。

    nbsp秋风卷着黄沙,薛竞君几人把船停在码头,换成商队的骆驼。

    nbsp薛竞君坐在骆驼上,戴着白色帷帽。

    nbsp穿过一小块沙漠,薛竞君就看到了一望无垠的麦浪直晃眼。

    nbsp“叫金麦国是真名副其实啊!”薛竞君深吸一口气,感觉得到,连田埂间吹来的风都带着麦香,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一眼都望不到边际。

    nbsp“你看这麦子,颗粒饱满得很。”薛竞君回头冲身后的楚人凤笑道,“比咱们中城的麦好一些。”

    nbsp楚人凤弯腰摸了一摸,眼底也带了几分笑意:“确实不错。这边太阳大,昼夜温差也大,麦子肯定长得好。”

    nbsp他转头看向不远处田边正在忙碌的农夫,“去问问价钱。”

    nbsp两人走近时,农夫正弯腰割麦,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见他们穿着异乡服饰,停下了手中的活儿,用带着口音的通用语问道:“你们是来买麦的?”

    nbsp“想问问价。”楚人凤点头,“看您这麦子成色好,想问问整车收的话,是什么价?”

    nbsp农夫直起身,擦了把汗:“今年收成好,价钱公道。一担麦,二十文。要是你们买得多,我去跟里正说,还能再让两文。”

    nbsp薛竞君在一旁算着账,一担麦能磨六斗粉,二十文的话,折算成面粉成本不算高。她拉了拉楚人凤的衣袖,低声道:“比咱们预估的便宜些。”

    nbsp楚人凤会意,又问:“若是买够百担呢?”

    nbsp农夫眼睛亮了亮:“百担?那可是大客户!这样,十七文一担,我帮你们找车拉到码头,保管颗粒不少。”

    nbsp“不止百担。”薛竞君说,“我们要的量,得装满满十艘货船。”

    nbsp农夫这下惊得张大了嘴,半晌才道:“十艘船?那得有几万担了!这……我做不了主,我这就去叫里正来!”说着扔下镰刀就往村里跑。

    nbsp不多时,一个穿着长衫、留着八字胡的老者跟着农夫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精壮汉子,想必是村里管事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牟里正拱手道:“在下是这个村子的里正,听闻贵客要大批收麦?”

    nbsp“是。”薛竞君两人回礼,“我们要十艘船的麦。只要成色和刚才看到的一样,价钱好商量。”

    nbsp牟里正搓了搓手,脸上堆起笑:“贵客放心,我们的麦好的很,十里八乡都是数得着的。既然您要得多,我给您算十五文一担,管送到码头,还帮您雇人装船,如何?只不过数量上,可能我要联合其他村一起才能够十艘船。”

    nbsp薛竞君心里一动,十五文比预想的低了近三成,她正要应下,却被楚人凤用眼色拦住。

    nbsp楚人凤认真地说:“十五文是公道价,每担我再加一文,算十六文。但有一条,必须在五日内装船,且质量必须一致,逾期按半价算。”

    nbsp牟里正盘算着,周边村落加起来,凑几万担麦不难,五日内也赶得及,多一文钱,积少成多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当即拍板:“成交!我这就去联络各村,保证五日内让您的船装满!”

    nbsp等里正带着人忙去了,薛竞君笑着说“你这算盘打得比我好,既让人高兴,感觉也还能控制质量,反正左右都不亏就是了。”

    nbsp楚人凤笑道:“嗯,做生意嘛,精打细算才是王道。”

    nbsp接下来的五日,金麦国这一片村子热闹非凡,周边村落的麦子源源不断地运往码头,楚人凤和薛竞君每日都在码头验货,随时拿着一个尖锐的兜子,往袋子上随机一扎,随机查验麦的好坏,一旦出现不好的,一整袋都不要了。

    nbsp这样确保每担麦都颗粒饱满,没有掺杂质和石子。

    nbsp牟里正果然办事妥帖,不仅麦的成色一致,还找了熟练的脚夫装船,码头上人声鼎沸,麻袋堆叠如山,十艘货船渐渐都被装得满满当当,船身都往下沉了沉。

    nbsp第五日傍晚,最后一袋麦被搬上船,里正拿着账本过来对账:“楚老板,薛老板,十船共计两万八千六百六十七担麦,按十六文一担算,总共是四千五百八十六贯七十二文,七十二文给您抹零了,您给我四千五百八十六贯即可。”

    nbsp“给,这是成交契约,和已支付契约,这里按个手印,这是四千五百八十六两银票和碎银。”楚人凤让人做了见证,起了契约。

    nbsp牟里正头一回见这么多钱,点点头“好的好的,我们银货两讫。”

    nbsp牟里正接过银票和碎银,笑得合不拢嘴:“多谢贵客照顾生意,下次再来,咱们还按这个价!”

    nbsp“行。”两人拱手,“劳烦里正了。”

 &nbs

第260章 试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