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子夜异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 将魂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最后时刻,钱老爷拉着我的手说:“我怕死,更怕死后受苦...我错了...”

    nbsp说罢断气,两眼终于闭合。

    nbsp那吊死鬼怨气得消,被我超度往生。

    nbsp“人之所以怕死,往往是因为生前造孽,怕遭报应。”张老说,“若能问心无愧,死亦何惧?”

    nbsp少年低声道:“可是师父,大多数人都是带着遗憾和恐惧死的。”

    nbsp张老点头:“这就是死苦。无论贫富贵贱,终难逃一死。死时放不下财富亲人,带不走功名利禄,唯有业力随身。”

    nbsp我听得心中沉重。想起自己也曾怕死怕病,原来这都是人生必尝之苦。

    nbsp五、爱别离苦

    nbsp“世上最苦莫过于情苦。”张老语气柔和下来,“爱别离苦,令人肝肠寸断。”

    nbsp两年前,我在西湖畔遇一奇事。每逢月圆之夜,便有白衣书生出现在断桥边,望着湖水哭泣。

    nbsp当地人传说,那是痴情鬼,因等待恋人而滞留人间。

    nbsp我于月夜前往断桥,果见书生。他面容清秀,却愁眉不展。

    nbsp我问:“公子为何在此徘徊?”

    nbsp书生泣道:“等待恋人,约定在此相会,却始终不见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我细问才知,书生名唤柳生,本是赴京赶考的举子。离乡前与恋人梅儿约定,无论中否,半年后月圆之夜在此相会。

    nbsp然而柳生途中染病身亡,魂灵不忘约定,月月在此等待。却不知梅儿因父母逼嫁,已于三月前投湖自尽。

    nbsp我不忍告知实情,只答应帮他寻找梅儿。

    nbsp次日,我访得梅儿葬处,在她坟前焚香招魂。梅儿魂灵显现,听我说明后泣不成声。

    nbsp月圆之夜,我带梅儿魂魄至断桥。二魂相见,抱头痛哭。

    nbsp原来梅儿死后也在寻找柳生,但因柳生葬在异乡,坟头无碑,始终找不到。

    nbsp“如今心愿已了,可往生矣。”我劝道。

    nbsp谁知二魂竟同声道:“愿永世相伴,不往生!”

    nbsp我叹息:“阴阳相隔,岂能长久?强留人间,终将魂飞魄散。”

    nbsp经我再三劝说,二魂才同意往生。我做法事超度,见他们携手西去。

    nbsp“情爱执着,生离死别,最是痛苦。”张老道,“世人不知,强求不离不别,反而增加痛苦。”

    nbsp少年悄悄抹泪:“师父,那是我第一次见您落泪。”

    nbsp张老微笑:“修道人亦是有情众生。只是要明白,情爱无常,执着是苦。”

    nbsp我感慨万千。想起自己也曾经历别离之苦,不禁黯然。

    nbsp六、怨憎会苦

    nbsp“怨憎会苦,指的是不愿相见的人却偏偏相遇。”张老继续讲述,“这种苦,往往由恩怨情仇所致。”

    nbsp去年秋天,我在一座古城暂住。城中两大富户,李家和王家,世代为仇,最近更是怪事连连。

    nbsp两家先后请我去驱邪,都说对方放鬼害人。

    nbsp我调查发现,两家祖上本是结拜兄弟,因争夺一块宝玉而成仇。那宝玉被掰成两半,两家各执一半,世代相争。

    nbsp最近,李家公子和王家小姐竟暗中相恋,更添纠纷。

    nbsp一夜,我开天眼观气,发现两宅上空怨气凝聚,确实有邪物作祟。循迹找去,竟在两家交界处的古井中,发现一具枯骨。

    nbsp枯骨怀中抱着半块玉佩,与我见过的两家所藏正好合成完整。

    nbsp我招来枯灵魂魄,得知他是两家祖先的义弟,当年因调解纠纷反被杀害,抛尸井中。

    nbsp枯灵魂泣道:“我见两家世代为仇,心有不甘,故化作厉鬼作祟。”

    nbsp我将两家主事人召至井边,说明真相。两家震惊不已,羞愧难当。

    nbsp最终,两家和解,厚葬枯骨,完整宝玉随葬。李家公子与王家小姐终成眷属。

    nbsp枯灵魂怨气得消,往生去了。

    nbsp“怨憎会苦,多起于贪嗔痴念。”张老道,“世上恩怨,往往因小事而起,累积成仇,害人害己。”

    nbsp少年说:“后来那两家成了亲家,还在城中共建善堂呢。”

    nbsp张老点头:“放下怨憎,即是解脱。”

    nbsp我叹道:“可惜世人多执着恩怨,难以放下。”

    nbsp七、求不得苦

    nbsp“求不得苦,是众生最常见的痛苦。”张老道,“贪求不得,心生烦恼。”

    nbsp今年春,我在金陵逢一奇事。有富商请我驱鬼,说他收藏的珍宝阁夜闻哭声。

    nbsp我夜探珍宝阁,果然阴气森森。多宝架上珍玩无数,其中一面古铜镜怨气最重。

    nbsp招出镜中魂魄,原是一位女子。她本是前朝妃子,因爱慕虚荣,用计争宠,害死不少嫔妃。最后却被赐死,魂魄附在她最爱的宝镜上。

    nbsp女子哭诉:“我求帝王恩爱,求珠宝华服,求权势地位,最终一无所有...”

    nbsp富商得知后惊道:“这镜子是我重金购得,据说能带来富贵...”

    nbsp我说:“它带来的只有贪念和灾祸。”

    nbsp富商贪念不止,不肯舍弃宝镜。当夜,他竟然被镜中幻象迷惑,见到无数珍宝,伸手去抓,却打翻烛台,引发火灾。

    nbsp幸亏我及时赶到,救出富商,但珍宝阁已焚毁大半。

    nbsp富商痛心疾首:“我一生贪求珍宝,如今一场空...”

    nbsp我说:“求不得苦,苦在贪求。若能知足,何苦之有?”

    nbsp最终,我超度镜中亡魂,富商也幡然醒悟,将剩余财物布施穷人。

    nbsp“世人贪求名利爱欲,求之不得便生烦恼,求得之后又怕失去,仍是烦恼。”张老道,“如此循环,永无休止。”

    nbsp少年笑道:“师父常说‘知足常乐,可是世人偏偏不知足。”

    nbsp我点头称是。想起自己也曾为求不得而苦恼,不禁汗颜。

    nbsp八、五阴炽盛苦

    nbsp“最后这五阴炽盛苦,是前面七苦的根本。”张老解释道,“五阴即色、受、想、行、识,指人的身心存在本身就是苦。”

    nbsp“这话如何理解?”我问。

    nbsp张老缓缓道来:“约莫十年前,我遇到最特殊的案例。某地有个少年,天生能见鬼神,却被当作疯子关押。”

    nbsp我闻讯前往,见少年被铁链锁在柴房中。他面容憔悴,眼神却清澈。

    nbsp“你能见鬼神通?”我问。

    nbsp少年点头:“从小到大,无所不见。路人肩头的小鬼,灶台下的家神,树精山魅...无人相信我,都说我疯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我开天眼查看,少年果然灵气充沛,是天生的阴阳眼。

    nbsp“这不是病,而是天赋。”我说,“但你无法控制这种能力,以致心神耗损,这才是病根。”

    nbsp少年泣道:“我只想做个普通人...”

    nbsp我留在村中,教他修炼法门,控制能力。半年后,少年已能自如开关天眼,不再被幻象所扰。

    nbsp然而当他恢复正常后,却发现无法融入世俗生活。见惯了鬼神真相,再看人间虚妄,只觉得索然无味。

    nbsp最终,少年拜我为师,成为将魂师,云游四方度化众生。

    nbsp“这就是五阴炽盛苦。”张老指指身边的少年,“就是他,如今是我得力助手。”

    nbsp少年腼腆一笑。

    nbsp张老继续道:“人身由五阴和合而成,本身即是苦器。心有贪嗔痴,身有老病死,如何不苦?”

    nbsp我恍然大悟:“所以修行就是要超脱五阴束缚?”

    nbsp“正是。”张老点头,“熄灭贪嗔痴,超脱生死轮回,才是彻底解脱。”

    nbsp尾声

    nbsp庙外雨完全停了,东方泛白,曙光初现。

    nbsp张老站起身:“天亮了,老朽也该上路了。”

    nbsp我急忙问:“老先生,既然众生皆苦,该如何解脱?”

    nbsp张老微笑:“知苦、悟苦、离苦。知人生是苦,悟苦之根源,离苦得解脱。”说罢与少年收拾行囊,飘然而去。

    nbsp我追出庙外,只见晨雾缭绕,已不见二人踪影。唯闻空中传来吟诗声:

    nbsp“人生八苦泪潸然,轮回六道几时还?nbsp若能识得真心性,火宅之中绽白莲。”

    nbsp我怔在原地,回味昨夜故事,恍如大梦初醒。

    nbsp自此之后,我常思八苦之理,人生观念大为改变。可惜再未遇那张老与少年,唯有将所见所闻记下,以警世人。

    nbsp人生苦短,何必执着?早日看破,方得自在。

    喜欢。

第146章 将魂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