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集:平遥议改,活期扩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遥七月:活期银潮漫县城
nbsp光绪八年七月,平遥古城的暑气裹着汾河的湿气,沉甸甸压在青石板路上。汇通票号总号的青砖院墙里,几株老槐树的叶子被晒得打蔫,唯有檐下悬挂的“同业会”木牌,在热风里轻轻晃着,惹得檐角铁马叮当作响。
nbsp苏半城踩着辰时的梆子声走进议事厅时,十二家票号的东家已大半坐定。日升昌的李掌柜端着盖碗茶,指节叩着桌面,目光扫过厅中众人,见苏半城进来,才放下茶碗,慢悠悠道:“承宗,这七月天本就燥,你偏要把大伙喊来,莫不是又有什么新主意?”
nbsp苏半城笑着颔首,走到厅中八仙桌旁,将手里的账本轻轻一放。账本封皮上“汇通票号活期存银登记”几个字,让在座东家都微微直了身子——自正月汇通推出活期存银,府城百姓存银的热潮就没断过,如今才过半年,光是太原、大同两地的活期存银,就比当初预估的多了三成。
nbsp“今日请各位来,确实是为活期存银的事。”苏半城翻开账本,指尖点在“府城存户占比九成”那行字上,“眼下府城的百姓都认咱们的活期,可县城的乡亲呢?上个月我去平遥周边的祁县、太谷走了走,见着农户背着布囊,赶几十里路来府城存银,有的银子就揣在怀里,路上怕丢,夜里怕抢,多不容易。”
nbsp他顿了顿,抬眼看向众人:“我想,把活期存银扩到各县的分号去。月息还按一厘算,若是存满一年,再多加半厘利息。这样一来,县城百姓不用跑远路,咱们票号的生意,也能扎得更深些。”
nbsp话音刚落,李掌柜便皱起了眉,手里的茶碗重重磕在桌沿:“承宗,你这主意太冒失了!府城分号的现银储备足,可县城分号呢?就拿咱们日升昌的祁县分号来说,平日里只做些汇兑,现银拢共不过两千两。你要是让他们做活期,万一哪天百姓都来取银子,分号拿什么给?真要闹起挤兑,不光是一家的事,整个山西票号的名声都得砸了!”
nbsp李掌柜的话,让几位东家也跟着点头。蔚泰厚的张东家摸了摸胡子:“李掌柜说得在理。县城分号的底子薄,现银调度是个大问题。去年腊月,咱们蔚字五联号的介休分号,就因为现银不足,误了商户的汇兑,差点丢了大客户。”
nbsp苏半城早料到会有反对声,他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的羊皮地图,缓缓展开。地图上用朱砂标出了十二家票号在山西各县的分号,府城分号用红圈标注,县城分号则用蓝点,密密麻麻,像撒在山西地界上的星子。
nbsp“各位请看,”苏半城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红线移动,“咱们十二家票号,在山西有五十六家分号,其中府城分号十二家,县城分号四十四家。我已经跟汇通各县分号的掌柜算过,若是推活期,每个县城分号日均需备现银五百两。咱们联号不是白联的——县城分号要是缺现银,当天就能向所属府城的分号调;府城分号要是不够,再往总号调。就像一张网,互相扯着,还怕现银不够?”
nbsp他指着平遥总号的位置:“比如平遥周边的平遥县、介休县分号,若是现银告急,一个时辰就能从平遥总号调银过去;太谷县分号缺银,太原府分号半天就能送到。咱们之前定的联号盟约里,本就有‘互通有无的规矩,如今不过是把这规矩用在活期存银上,怎么会冒失?”
nbsp李掌柜还想再说什么,乔致庸却先开了口。他坐在苏半城身旁,手里转着两颗油光锃亮的核桃,声音沉稳:“李兄,我倒觉得承宗这主意可行。咱们晋商做了几百年生意,靠的是什么?不就是‘信誉二字。县城百姓想存银却没处去,咱们把活期扩过去,是给他们方便,也是给咱们自己攒信誉。”
nbsp乔致庸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再说,现银调度的事,承宗想得比咱们细。去年咱们十二家联号抗汇丰,不就是靠互相拆借,才扛住了洋人的高息揽储?如今不过是把这法子用到县城,有什么好怕的?要是连这点胆子都没有,将来洋人的银行把分号开去县城,咱们再想抢生意,可就难了。”
nbsp乔致庸的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水里,让原本犹豫的东家们都动了心。大德通的王东家放下手里的算盘:“乔东家说得对。我听说汇丰在上海的分号,已经开始往周边县城跑了。咱们要是不先占住山西的县城,将来银子都流到洋人那儿去,咱们这些老票号,迟早得喝西北风。”
nbsp“我也同意。”蔚丰厚的赵东家接着说,“上个月我去运城分号,见着不少盐商想存活期,可咱们没这业务,他们只好把银子存在当铺,月息才半厘。要是咱们把活期扩到运城县城,这些盐商的银子,不就都成咱们的了?”
nbsp见众人态度转变,李掌柜也没再坚持,只是叹了口气:“罢了,你们都觉得行,我也不拦着。只是得把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哪个分号出了挤兑的事,咱们十二家都得帮衬着,别让一家扛不住。”
 
第396集:平遥议改,活期扩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