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民富商苏半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1集:活期初推,平遥起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遥春潮:汇通票号的活期革新

    nbsp光绪八年正月十六,平遥古城的积雪还没化透,东大街上的冷风裹着雪粒,却吹不散汇通票号门前的热闹。朱红大门外,一块新挂的梨木牌泛着油光,上面用朱砂写的“活期存银,随存随取,月息一厘”十个字,在晨光里亮得晃眼。

    nbsp“活……活期存银?”卖糖画的老冯捏着拨浪鼓,凑到木牌前反复确认,冻得发红的手指在“随存随取”四个字上蹭了蹭,“以前票号不都只管汇兑吗?咱老百姓存银子,不还得去当铺挨那三分利的剥削?”

    nbsp他话音刚落,旁边背着布囊的农户老张就接了话:“我昨儿听邻村的二柱说,汇通要改规矩,今儿特意赶了三十里地来看看。家里攒了五两银子,放家里怕招贼,存当铺又不划算,要是真能随存随取,还有利息,那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nbsp说话间,票号的两扇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伙计小赵端着铜盆出来泼水,见门口围了几十号人,赶紧笑着招呼:“各位乡邻别挤,咱东家说了,今儿开门就办活期存银,人人都能办,慢慢来!”

    nbsp人群顿时炸开了锅,你推我搡地往门里涌。有提着钱袋的布庄掌柜,有攥着碎银子的小商贩,还有抱着陶罐的老太太——罐子里是她攒了十年的养老钱,原本打算埋在院里老槐树下,听说汇通的新规矩,特意挖出来要存。

    nbsp第一个跨进门槛的是卖醋的王掌柜。他穿着浆洗得发白的蓝布棉袄,手里攥着个沉甸甸的蓝布包,一进门就把布包往柜台上“啪”地一放,银子碰撞的清脆声响,让满堂的喧闹瞬间静了几分。

    nbsp“苏东家在吗?”王掌柜嗓门洪亮,眼睛瞪得溜圆,“我这包里是五十两现银,今儿存进来,明天真能取?”

    nbsp里间的账房帘子一挑,苏半城走了出来。他穿着一身藏青色长袍,袖口沾着点墨迹,显然是刚在里头算账。见是王掌柜,他笑着迎上去:“王掌柜快请坐,小赵,给王掌柜倒杯热茶。”

    nbsp等热茶端上来,苏半城从柜台里取出一张浅黄的纸,纸上印着“汇通票号活期存票”八个篆字,旁边还留着空白,等着填金额和存户姓名。他拿起毛笔,蘸了墨,抬头问:“王掌柜,您这五十两,是整存还是拆成几笔存?”

    nbsp“就整存!”王掌柜搓了搓手,眼神里满是急切,“我这银子是准备开春进新醋坛子的,说不定下个月就要用,要是取不出来,可就误了生意了。”

    nbsp苏半城点点头,笔走龙蛇地填好存票,又从抽屉里取出一枚新雕的印章——印面是“晋月”二字,刻得苍劲有力。他在存票的落款处盖了印,朱砂印泥在黄纸上晕开,像一朵小小的桃花。

    nbsp“王掌柜您看,”苏半城把存票递过去,“这存票上有您的姓名、存银金额,还有咱汇通的‘晋月印。您以后来取钱,只要带着这张票,再盖上个您的私印,不管什么时候来,咱都给您兑现银。”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要是您信得过,存满三个月,利息还能多算半厘,比活期又划算些。”

    nbsp王掌柜接过存票,反复看了好几遍,又用手指摸了摸印章的纹路,确认是真的,这才松了口气。他从怀里掏出一枚小巧的牛角印,在存票的“存户印鉴”处盖了个“王记醋坊”的印,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存票折好,塞进贴身的棉袄里:“苏东家,我信您!咱平遥人都知道,汇通的信誉比银子还值钱!”

    nbsp送走王掌柜,票号里更热闹了。布庄的张掌柜存了两百两,说要留着夏天去苏州进丝绸;杂货铺的李老板存了三十两,是给儿子准备的学费;就连卖菜的陈大娘,也把攒的二两碎银子存了进来,说要给老伴买副新拐杖。

    nbsp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有的填存票,有的验银子,有的登记台账。苏半城也没闲着,一会儿帮着解答乡邻的疑问,一会儿去后院查看银库的库存——为了应对活期存银的需求,他早就提前从太原分号调了五千两现银过来,此刻银库里的银子堆得像小山,闪着白花花的光。

    nbsp“东家,这都晌午了,您还没吃饭呢!”账房先生老周端着一碗面条进来,见苏半城还在柜台前忙活,忍不住劝道,“您歇会儿,让伙计们盯着就行。”

    nbsp苏半城接过面条,却没立刻吃,而是望着门外络绎不绝的人群,叹了口气:“老周,你看这些乡邻,手里都有银子,却没个放心的地方存。以前咱票号只做大宗汇兑,把这些小存户都推给了当铺,这不光是丢了生意,更是丢了人心啊。”

    nbsp老周点点头,也感慨道:“谁说不是呢?以前当铺的利息高得吓人,三分利是常事,有的甚至要五分。去年城西的刘老汉,就因为在当铺存了十两银子,到期取的时候,连本带利要还十五两,最后没办法,只能把家里的几亩地卖了。要是早有活期存银,哪会有这种事?”

    nbsp苏半城扒了几口面条,忽然问道:“太原分号那边,活期存银的规矩传下去了吗?还有张家口、西安的分号,得让他们尽快跟上,不能只在平遥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您放心,昨天就派人送信去了,”老周说,“不过……东家,我还是有点担心。咱们做活期存银,要备这么多现银,万一哪天大家都来取钱,银库不够兑怎么办?那可是挤兑啊,以前日升昌就出过一次挤兑,差点就垮了。”

    nbsp苏半城放下筷子,走到墙上挂着的商路图前。图上用红线标着汇通票号在各地的分号,从山西到河北,从陕西到甘肃,密密麻麻的,像一张大网。他指着图上的太原分号,对老周说:“老周,你看,咱们的分号遍布十八省,这就是咱们的底气。要是平遥的银库不够了,能从太原调;太原不够,能从西安调

第391集:活期初推,平遥起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