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集:当铺里的新柜台布[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周正明点点头,把瓷瓶小心地放进木匣里,又用软布裹了两层:“放心,我给您收得好好的。”
nbsp男人走后,雨还没停。张启元蹲在柜台边,看着那块粗麻布,伸手摸了摸,布料糙得硌手,却透着股踏实的劲儿。“周叔,”他声音软了点,“您是说,客人来当东西,看的不是柜台多气派,是人心实不实?”
nbsp周正明把墨锭放回砚台,擦了擦手:“东子,咱开当铺,不是为了赚黑心钱。客人来当东西,都是走投无路了,咱得给人留条后路。这麻布是糙,可它记着当年的事,记着怎么待人。绒布是显阔,可它滑,没根儿,客人看着心里不踏实。”
nbsp他拿起软布,又开始擦麻布上的灰尘,动作仔细,像是在擦件宝贝:“你看这墨渍,每次看到它,我就想起老秀才的话。咱这当铺,靠的不是多好的柜台,是‘实在俩字。客人信咱,才敢把传家的东西当这儿来。要是连这点都忘了,再气派的柜台,也留不住客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张启元没再说话,走到门边,把那把黑布伞又往里面挪了挪,免得雨飘进来打湿柜台。他看着周正明擦麻布的背影,忽然觉得,这灰扑扑的粗麻布,比底下的新绒布好看多了——那布上的墨渍,不是脏,是记着人情,记着本分,像老铺子门口的铜铃,虽不亮堂,却能在雨天里,给走投无路的人,敲出一点安心的声响。
nbsp雨渐渐小了,阳光从云缝里漏出来,照在柜台上。粗麻布上的墨渍,在光线下泛着淡淡的光。周正明把麻布铺平整,又坐回柜台后,拿起那本厚厚的当票册,一页页翻着。册子里记着的,不只是物件和金额,还有一个个雨天里的故事,一个个藏在包袱里的难处。而那块粗麻布,就像这些故事的封面,糙是糙了点,却装着最实在的人心。
nbsp过了几天,张启元又来当铺,手里没带别的,就带了块新织的粗麻布,颜色和旧的一样,边角还特意磨了磨,看着像用了多年。“周叔,”他把麻布递过去,有点不好意思,“我让家里的织娘织的,您看,以后咱柜台就铺这个。要是客人问,我就跟他们说,这布是咱‘裕和当的规矩,铺着实在,待人也实在。”
nbsp周正明接过麻布,摸了摸,布料厚实,透着股新的棉香,却又带着点故意磨出来的旧意。他笑了,把新麻布铺在旧麻布旁边,两块布叠在一起,像是老故事和新日子,都透着实在的劲儿。
nbsp那天下午,又有客人来当东西,是个老太太,揣着个银镯子。她把镯子放在粗麻布上,眼睛亮了亮:“掌柜的,您这布好啊,跟我年轻时家里织的一样,铺着心里踏实。”
nbsp周正明点点头,拿起银镯子看了看,又拿起笔,磨了磨墨。墨香飘过来,老太太忽然说:“我当年当东西,掌柜的也用这样的布,也用这样的墨。现在这样的铺子,不多了。”
nbsp周正明没说话,只是把当票写得工工整整,金额算得清清楚楚。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粗麻布上,照在墨渍上,也照在老太太的笑脸上。柜台底下的绒布,安安静静地躺着,没人再提起它。因为大家都知道,真正撑着老铺子的,从来不是多气派的柜台,是铺在柜上的粗麻布,是藏在墨香里的实在,是记在人心上的本分。
nbsp日子一天天过,“裕和当”的柜台,始终铺着块粗麻布。有时候是旧的,有时候是新的,上面偶尔会添点新的痕迹——可能是洒了的墨,可能是沾了的茶渍,可能是客人不小心蹭上的灰。但每一块麻布,都记着故事,记着人心。来往的客人,不管是走投无路的,还是暂时周转的,只要把东西放在这粗麻布上,心里就踏实。他们知道,这铺着粗麻布的柜台后面,坐着个实在的掌柜,不会坑人,不会欺心。
nbsp后来,张启元接手了当铺,还是照着周正明的规矩,柜台永远铺着粗麻布。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换块好点的布,他就指着布上的痕迹,讲那些雨天里的故事,讲老秀才的《论语》,讲灰布衫男人的瓷瓶,讲老太太的银镯子。讲完了,他就说:“这布糙,可它记着实在。咱开当铺,赚的是利息,守的是人心。人心要是丢了,再贵的布,也铺不稳柜台。”
nbsp再后来,“同鑫当”因为收了当物压价太狠,客人越来越少,没多久就关了门。而“裕和当”的铜铃,还在青石板路边响着,叮铃,叮铃,像在跟每个进来的客人说:别怕,这儿的柜台铺着粗麻布,这儿的人,实在。
喜欢。
第377集:当铺里的新柜台布[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