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民富商苏半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0集:渡口边的新跳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乎的,不像铁板那样凉。她笑着说:“陈伯,还是您想得周到。上次我带我家娃走镇上的水泥桥,桥面凉,娃脚一沾地就哭,还是您这木板好。”

    nbsp陈老篙坐在船篷下,看着媳妇抱着娃在船上坐好,又看了看雨丝落在木板上,把木板润得更黑亮。他想起自己的孙子,去年孙子来渡口看他,才刚学会走路,也是这样被媳妇抱着,踩在这木板上,小脚丫在木板上蹭了蹭,咯咯地笑。那时候他就想,这木板得留着,等孙子下次来,还能踩着玩。

    nbsp雨越下越大,江面上起了雾。陈老篙把船停在对岸的码头,刚想歇口气,就看见远处有个人影,拄着拐杖,慢慢往渡口走。是王阿婆,她上次摔了一跤,腿还没好利索,怎么这下雨天还出来了?

    nbsp陈老篙连忙撑着船往回划,到了岸边,他扶着王阿婆上了木板。王阿婆的脚刚踩上木板,就叹了口气:“老陈,还是你这板好,踩着心里踏实。上次我在镇上的石板路上摔了,就是因为路太硬,脚没站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您慢着点,别着急。”陈老篙扶着王阿婆在船上坐好,给她递了杯热水,“这么大的雨,您咋还出来了?”

    nbsp“我家孙女在城里上学,今天放假,我去对岸接她。”王阿婆喝了口热水,笑着说,“我孙女从小就爱踩你这木板,说踩着像走在棉花上,每次来都要在板上跳两下。”

    nbsp陈老篙笑了,他想起王阿婆的孙女,小时候总跟在王阿婆后面,踩着木板上上下下,嘴里还哼着歌。那时候木板上的沟还没这么深,现在沟深了,孙女也长大了,去城里上学了。

    nbsp船到了对岸,陈老篙扶着王阿婆下了船。王阿婆走在木板上,脚步比在岸上稳多了,她回头对陈老篙说:“老陈,谢谢你啊,要是没有这木板,我这老骨头还真不敢走。”

    nbsp“谢啥,应该的。”陈老篙挥了挥手,看着王阿婆慢慢走远,才撑着船往回划。

    nbsp雨停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陈老篙把船泊好,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木板,确认石头垫得稳,才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他走在铁板上,还是觉得硌脚,走到木板边,又踩了踩木板,软乎乎的,带着木头的温气,心里踏实。

    nbsp第二天一大早,陈老篙又来到渡口。他刚把木板搭好,就看见镇上的李书记来了。李书记是来视察渡口的,他看着铁板和旁边的木板,笑着说:“陈伯,您这办法好啊,既用了新铁板,又留了老木板,照顾到了老人小孩,想得真周到。”

    nbsp“做生意嘛,得顾着弱的。”陈老篙蹲在青石板上,又点了袋烟,“这渡口渡的不是人,是情分。老人们踩着这木板走了一辈子,孩子们踩着这木板长大,要是把这板扔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我心里也不踏实。”

    nbsp李书记点了点头,看着木板上的两道浅沟,又看了看铁板上的纹路,说:“您说得对,情分比啥都重要。以后镇上要是有啥需要,您尽管说,我们一定支持。”

    nbsp陈老篙笑了,烟杆在石头上磕了磕,火星子掉进江里,随波漂远了。江面上的雾还没散,太阳慢慢升起来,把木板和铁板都染成了金色。不一会儿,渡口又有人来了,老人背着菜篮子,媳妇抱着娃,学生背着书包,他们有的走铁板,有的走木板,脚步声在渡口响起,像一首温吞的歌。

    nbsp陈老篙坐在船头,撑着篙,把船往对岸划。江风裹着水汽吹过来,带着木头的香气和铁板的凉意,他看着岸边的芦苇荡,看着江面上的碎金子,心里踏实得很。他知道,这铁板会一直在这里,结实防滑,这木板也会一直在这里,软乎乎的,带着三十年的情分,渡着镇上的人,也渡着镇上的日子。

    nbsp日子一天天过去,渡口的铁板被踩得越来越亮,木板上的沟也越来越深。有时候,陈老篙会坐在青石板上,看着人们踩着木板上上下下,听着他们的笑声,心里就像江面上的水,温温的,暖暖的。他知道,只要这渡口还在,这木板就会一直在,就像他父亲当年说的那样,渡人渡心,得顾着弱的,才能把日子过踏实了。

    喜欢。

第360集:渡口边的新跳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