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集:粮仓的新标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周围的脚夫和伙计都停下了手里的活,齐刷刷地看着这边。苏文良攥紧了手里的新标尺,指节泛白:“王老板的意思是,让我也用短尺?”
nbsp“话别说得那么难听。”王敬之皮笑肉不笑,“大家都用一样的尺子,才显得公平嘛。你用长尺,别人还以为我们用短尺的欺负人呢。”
nbsp苏文良突然笑了,他举起手里的新标尺,对着日头照了照,朱砂的刻度在阳光下亮得耀眼:“王老板,我这尺子是按官定的标准做的,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要是您觉得不公平,尽可以去官府告我。至于那批糙米,若是真有问题,任凭官府查验;若是没问题,谁也别想扣下。”
nbsp王敬之的脸色沉了下来:“苏文良,你别给脸不要脸。这城里的粮行,还轮不到你一个毛头小子来定规矩。”
nbsp“规矩不是谁定的,是做出来的。”苏文良把新标尺往石台上一顿,“三十年前,我爹开这粮仓时,就立下规矩,收粮要足秤,兑粮要足尺。这些年苏家能在城里立足,靠的不是投机取巧,是老百姓信得过。”
nbsp他转身对着围观的脚夫和路过的百姓朗声道:“各位乡邻都听好了,从今日起,苏家粮仓的标尺就放在门口的石台上,谁来兑粮、送粮,都可以自己量一量。要是发现短少一分,我苏文良赔十倍的粮食!”
nbsp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议论声嗡嗡作响。一个提着篮子的老婆婆挤上前来,看着石台上的新标尺,颤巍巍地问:“苏东家,这尺子……真的准?”
nbsp“张婆婆,您去年冬天在我这儿买的口粮,还记得不?”苏文良认出她是住在附近胡同里的孤老,“当时您说米里没掺沙子,比别家的干净。我今天把话放这儿,苏家的粮食,不光尺子准,成色更准。”
nbsp王敬之看着群情激昂的百姓,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没想到苏文良会来这么一手。他咬了咬牙,对随从使了个眼色,转身就走,临走时丢下一句:“咱们走着瞧。”
nbsp看着王敬之的背影,周先生急得直跺脚:“东家,您这是把王老板彻底得罪了,他要是联合其他粮行对付咱们……”
nbsp“对付就对付。”苏文良拿起新标尺,走到刚抬来的糙米筐前,“周先生,拿斗来,咱们现在就量。”
nbsp周先生无奈,只好让伙计拿来粮斗。苏文良用新标尺量了量斗的深度,又舀起一斗糙米,用尺子刮平,然后倒进旁边的空筐里。他一连量了五斗,每一次都让围观的百姓过来看刻度。
nbsp“大家看清楚了,这一斗就是三十斤,不多不少。”苏文良把尺子递给一个中年汉子,“这位大哥,你自己来量量。”
nbsp汉子接过尺子,学着苏文良的样子量了一斗,果然分毫不差。人群里响起一阵叫好声,刚才还在嘀咕的脚夫也凑过来说:“苏东家,您这规矩,咱们服!”
nbsp正热闹着,一个穿官服的差役快步走了过来,对着苏文良拱手道:“苏东家,李管带让小的来传话,您那批糙米查验过了,没问题,现在就能卸船。”
nbsp苏文良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刚才的动静怕是传到码头去了,河防营不敢明目张胆地刁难。他对差役道了谢,心里松了口气。
nbsp周先生脸上也露出喜色:“东家,真是天助咱们。”
nbsp“不是天助,是人心助。”苏文良看着石台上的新标尺,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他转身对周先生说:“去打桶漆来,把这标尺再刷一遍,要让它在太阳底下亮堂堂的,让所有人都看得见。”
nbsp伙计们七手八脚地忙起来,刷过漆的标尺在阳光下泛着光,朱砂的刻度像一串红玛瑙。苏文良站在粮仓门口,看着陆续前来兑粮的百姓,看着他们拿起新标尺仔细丈量,看着他们脸上露出放心的笑容,心里突然踏实了。
nbsp日头渐渐偏西,秋老虎的威力减了些。周先生拿着账本过来,脸上带着笑意:“东家,今天兑出去的粮食比往常多了三成,还有好几户农户说明天要把粮食送到咱们这儿来收。”
nbsp苏文良点点头,拿起新标尺,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刻度。他知道,这根尺子不仅量着粮食,也量着苏家的良心。只要这尺子立得直,苏家的粮行就能在这乱世里立得住。
nbsp暮色四合时,粮仓的灯笼一盏盏亮了起来,昏黄的光落在新标尺上,把那串红色的刻度映在青石板上,像一串踏实的脚印。远处传来运河上的号子声,混着仓里伙计们算账的算盘声,在秋夜里格外清晰。苏文良知道,这新标尺带来的,不只是规矩,更是希望。
喜欢。
第270集:粮仓的新标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