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民富商苏半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8集:祠堂里的家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了省下银子给天津的洋行打点。

    nbsp34;爹,儿子错了。34;他的声音哽咽着,眼泪砸在宣纸上,晕开34;不欺老幼34;四个字,34;那批鸦片我已经烧了,跟俄罗斯人的合同也撕了。只是;

    nbsp34;只是什么?34;

    nbsp34;洋行的经理说,要是咱们不跟他们合伙,下个月就会有十家布庄抢咱们的生意。34;苏明远的肩膀垮下来,像被霜打了的庄稼,34;儿子怕......怕苏家百年的基业,要毁在我手里。34;

    nbsp祠堂外忽然起了风,窗棂被吹得呜呜作响。苏敬之站起身,走到供桌前抚摸着那些牌位,像是在跟历代先人说话:34;康熙年间,苏家的绸缎被人下了泻药,说是会染病。你太爷爷就在鼓楼前摆了摊子,当着全城人的面煮绸缎汤喝。生意不是靠钻空子做起来的,是靠人心。34;

    nbsp他转身从供桌底下拖出个旧木箱,打开时露出里面泛黄的账本。最上面那本记着光绪二十六年的账,页脚写着34;庚子年,赠米三百石,免贫户欠银34;。

    nbsp34;你看这儿。34;苏敬之指着账本上的朱批,34;这是当年义和团打进城时,咱们铺子里的伙计自发守着粮仓。他们说39;苏家待咱们不薄,不能让歹人抢了救命粮39;。34;

    nbsp苏明远的手指抚过那些歪歪扭扭的批注,忽然想起小时候在铺子里,看见账房给乞丐分馒头,看见父亲把受潮的布料改成棉衣送给脚夫。那些他以为是34;傻气34;的举动,原来都藏在这些泛黄的纸页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天快亮时,苏明远终于抄完了第五十遍家训。他的手腕酸得抬不起来,可心里那块堵了许久的石头,却像是被祠堂里的晨雾化开了。

    nbsp苏敬之看着儿子抄满家训的宣纸,忽然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半块发霉的窝头,用红绳系着:34;这是你爷爷当年在戈壁里,分给他最后一个馒头的老驼夫送的。他说39;苏家的馒头,能顶半个月的干粮39;。34;

    nbsp晨光从祠堂的窗棂照进来,落在那些牌位上,也落在苏明远潮湿的眼角。他忽然明白,父亲让他跪在这里,不是要他记住那些死板的规矩,是要他看见藏在账本背后的人心。

    nbsp34;爹,我去天津卫。34;苏明远站起身,长衫上的尘土簌簌落下,34;不是去跟洋行合伙,是去告诉他们,苏家的生意,只做对得起良心的买卖。34;

    nbsp苏敬之看着儿子挺直的背影消失在晨光里,伸手扶正了供桌上的牌位。长明灯的光晕里,34;商道即人道34;五个字像是活了过来,和窗外渐渐喧闹的市井声融在一起。祠堂外传来伙计们卸货的吆喝声,新到的茶叶带着江南的清香,漫过青石板路,漫过百年老店的门槛,漫过那些写在纸上、刻在心里的规矩。

    nbsp他缓缓走出祠堂时,看见账房先生正在教新来的小伙计打算盘,嘴里念着34;一上一,二上二34;,清脆的算珠声里,混着远处包子铺飘来的香气,混着码头搬运工的号子,混着这座城里醒过来的烟火气。

    nbsp苏家的故事,就像这祠堂里的家训,不用刻在石碑上,只消藏在每天的营生里,藏在给客人称货时多出来的那一钱,藏在给伙计发月钱时添上的那半吊,藏在每一个34;做买卖先做人34;的寻常日子里。

    喜欢。

第268集:祠堂里的家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