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一战开始准备抗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0章 你说儿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1940年的年初,渝州即将易主,原本只需要派个人来直接交接一下就行了,萧河认为有这功夫不如多造两门炮,但龙国千年传承的礼仪之邦,有些礼不能废。

    nbsp在思州乌江畔短暂“闭关”誊写完那足以改变海权的小鹰级航母的一众资料数据后,他终究还是带着近卫师的精锐,登上了下渝州的船队。铁灰色的军舰劈开浑浊的江水,沿着乌江顺流而下,目标直指渝州朝天门码头。

    nbsp码头上,早已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尽管物资匮乏,百姓们也自发地挂出了能找到的最鲜艳的布片)。

    nbsp维持秩序的士兵们精神抖擞,但脸上也难掩激动。站在迎接队伍最前列的,并非达官显贵,而是两位穿着体面中山装、气度沉稳却难掩江湖豪气的长者——萧河的大舅和二舅。

    nbsp萧河母亲的汪家,在渝州本就是响当当的袍哥人家,讲究的就是一个“绝不拉稀摆带”。随着萧河在黔州崛起,其影响力更是水涨船高。汪家两兄弟审时度势,早已将昔日的袍哥码头成功转型为掌控渝州及上游重要航运的“川江航运公司”。

    nbsp他们深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在渝州民生凋敝、难民如潮的艰难岁月里,汪家的船队不仅保障了物资运输,更在码头上开辟了装卸、修补、仓储等大量活计,让许多走投无路的渝州本地百姓,勉强有了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毙街头。

    nbsp这份“袍哥义气”混合着新式商业的担当,让汪家在渝州底层民众心中威望极高。当然,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外地难民,汪家也只能徒呼奈何,能力有限,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了——毕竟,以前还得顾及林总统的面子,如今,这面子自然要给自家外甥撑足了!

    nbsp“来了!船来了!”nbsp眼尖的人指着江面上出现的舰队轮廓,激动地大喊。

    nbsp人群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无数的目光聚焦在为首那艘飘扬着朱雀旗的军舰上,充满了热切的期盼。

    nbsp“萧督军!”

    nbsp“黔州军万岁!”

    nbsp“赶跑小鬼子!光复河山!”

    nbsp口号声此起彼伏,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震动着江岸。这热情不仅仅是因为汪家的面子,更是因为实实在在的希望

    nbsp萧河还没踏上渝州的土地,“黔州招工办”的牌子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在渝州的大街小巷竖了起来!这消息如同燎原之火,点燃了所有挣扎在生死线上的难民和底层百姓的心!

    nbsp黔州的“招工办”在龙国早已是传奇!它意味着:只要你有一双手,愿意干活,就有饭吃!有力气的去工厂、去矿山、去修路架桥;有手艺的去工坊、去技术学校;识文断字的去当文书、去教书;就连老大爷老大娘,也能找到看大门、扫街道、浇花种菜的活计!黔州没有闲人,黔州不养懒汉,但黔州也绝不饿死一个愿意自食其力的人!

    nbsp“招工办开张了!有手艺的、有力气的、识字的,都来登记!包吃住,发工钱!”

    nbsp“川南铁矿招工!待遇从优!”

    nbsp“思州纺织第五厂附属技校招生!包教包会,学成分配!”

    nbsp招工办的工作人员嗓子都喊哑了,登记桌前挤满了面黄肌瘦却眼含希望的人群。这不仅仅是招工,这是给无数绝望的灵魂打开了一扇生门!整个渝州的百姓,尤其是那些饱受战乱流离之苦的难民,对萧河的到来所抱有的激动和感激,达到了空前的高涨

第370章 你说儿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