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煮大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7章 突袭汉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郧阳府早就是金山的34;暗棋34;。早在起事前快两年,金山就以开采磷矿为名,将郧阳周边山头买完,早就囤积好十万石的粮草,更用金山的银钱收买了当地知府——那知府收了银子,早让金山把郧阳府的官府关卡全换成了34;自己人34;。

    nbsp当李标带着前锋精兵摸到郧阳城下时,城门早已大开,一千名新军早已秘密控制了府衙、粮仓和城门要道。

    nbsp34;好!34;李标拍了拍守城将领的肩膀,34;三天内全员集结完毕,目标汉中!34;

    nbsp这三日,李标没闲着——清点粮草、整编队伍、派斥候探路,忙得脚不沾地。等到二十五日清晨,九千多精兵已整装待发,粮食、兵器、马匹全都备得妥妥当当。

    nbsp从郧阳到汉中,中间隔着号称34;难于上青天34;的商洛山区。这地方山高林密,自古就是兵家难行之地——但李标早有准备!

    nbsp主道上官府的关卡全被里应外合民兵消灭,全部换成金山新军的人员,整个郧阳到汉中全部改姓“李”。更绝的是,李标派了前锋三百人,提前五天摸黑潜入汉中城!这三百人化装成货郎、樵夫和乞丐,混在城中百姓里,暗中联络了同志会提前征召的五百名汉中本地民兵——这是年初就做好的布局。

    nbsp崇祯四年(1631nbsp年)的汉中府,像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在天灾与人祸的惊涛骇浪中摇摇欲坠。这座连接西北与西南的战略枢纽,此刻已然成为大明躯体上一道无声裂开的伤口,表面维持着明朝疆土的名号,实则早已沦为饥饿与混乱的围城。

    nbsp汉中府在册民户约nbsp12nbsp万户,正常年份实际人口约nbsp45nbspnbsp55nbsp万人,勉强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生计。然而,1630nbsp年陕北大旱,如同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数万流民如潮水般涌入汉中,使得实际人口在短期内急剧膨胀至nbsp60nbsp万。但好景不长,1631nbsp年,饥荒与瘟疫这对可怕的恶魔接踵而至,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人口再度锐减。

    nbsp汉中府的驻军力量,看似有着纸面编制的威严,实则不堪一击。南郑县城的汉中卫,纸面编制为nbsp5600nbsp人,可实际兵力仅有nbsp800nbsp人,更为糟糕的是,还缺饷nbsp50%,士兵们食不果腹,士气低落。宁羌卫纸面编制nbsp3200nbsp人,实际兵力不足nbsp300nbsp人,早已逃亡殆尽,几乎成了一副空架子。兴安千户所原本有nbsp1120nbsp人,如今只剩下nbsp200nbsp人,而且这些人还并入民户谋生,所谓的军事防御力量荡然无存。整个汉中府纸面编制nbsp9920nbsp人,实际现存兵力约nbsp1100nbsp人,如此薄弱的兵力,如何能守护一方安宁?

    nbsp机动兵力方面,陕西巡抚标营分防汉中的nbsp500nbsp骑(驻南郑),看似是一支可以快速响应的力量,但在实际中却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川北援剿副总兵驻广元,名义上协防汉中,却从未真正出现过,不过是徒有虚名。汉中府的军事防线,就像一座千疮百孔的城墙,到处都是漏洞,随时可能被敌人攻破。

    nbsp崇祯四年春旱,汉江水位降至百年最低,原本肥沃的稻田龟裂,如同大地干涸的嘴唇,渴望着甘霖的滋润。粮价如脱缰的野马,疯狂暴涨,米价从1两/石飙升至nbsp4nbsp两/石,普通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张献忠小股部队(约nbsp300nbsp人

第267章 突袭汉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