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证据确凿,准备反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商人把那块铁牌放在桌上时,手指微微发抖。我伸手去拿,金属的凉意顺着指尖爬上来,边缘刻痕刮过皮肤,像是某种警告。
nbsp我没有说话,闭上眼,调出系统界面。【物流调度】模块下方浮现出一条新指令入口——“物品溯源验证”。能量值扣除20,扫描启动。
nbsp光纹从铁牌表面扫过,数据流在视野中滚动:材质为青铜掺锡,密度8.21克/立方厘米,与官铸标准误差小于刻字刀痕深度平均0.37毫米,波动范围符合官方统一刻具参数。三秒后,结论弹出:【判定结果:真品,非仿制,登记编号乙字三十七号,签发单位——镇西盐务司,签发时间:三年前五月初九】。
nbsp我睁眼,盯着那行小字“盐通令·乙字三十七号”,心口像被什么压住了。
nbsp三年前五月初九,正是赵财胞弟因私运铁砂被押解流放的日子。县志上写得清楚,那批货是从镇西盐场起运,由盐务司签发临时通行令。后来案子结了,所有相关令牌该当销毁。可这块铁牌不仅没毁,还落在了赵财的伙计手里。
nbsp我翻过铁牌,背面的刻字在油灯下泛着冷光。手指摩挲着“乙字三十七号”这几个字,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细节——昨夜柏舟带回的消息,盐场进出的车辙很深,像是满载。他们运的不是一次货,是持续在走。
nbsp这不是偶然,是重建路线。
nbsp我起身走到案前,抽出县志,翻到三年前那段记录。目光停在押送官的名字上:周承远,时任盐务司副使,如今已调任府城粮仓督办。而当年负责销毁令牌的文书吏,姓王,正是现在镇上福来客栈的掌柜。
nbsp巧合太多,就不是巧。
nbsp我重新闭眼,启动系统【社交网络溯源】功能。目标锁定铁牌最后持有者——李商人那个要回老家的伙计。能量值再扣30,数据开始回溯。
nbsp画面浮现:此人过去三个月,每月初五都会出现在镇东福来客栈,每次停留一个半时辰,进出时都戴斗笠,身形刻意佝偻。系统自动提取其面部轮廓,与数据库比对,匹配度78.6%——通缉令上那个三年前逃逸的北地盐枭余党,张七郎。
nbsp我睁眼,把县志往桌上一放。
nbsp张七郎三年前就该死了,官府报的是乱箭穿心。可系统不会错,人脸特征点重合率超过七成,加上活动规律与赵财进城时间完全同步,说明他们早有接头。
nbsp赵财不是自己在干,他在替人铺路。这块铁牌是钥匙,客栈是中转站,盐场是仓库,而商盟报备的路线,是他用来掩护走私的遮羞布。
nbsp我铺开一张新纸,提笔写下三行字:
nbsp一、铁牌为真,来源非法,证明赵财掌握官府废弃权限;
nbsp二、伙计与盐枭有关联,证明走私网络仍在运作;
nbsp三、黑旗车队运输火油铁砂,路线与商盟重合,意图嫁祸。
nbsp写完,我把纸推到一边,又取出系统扫描的货物成分图。火油桶上的标签模糊,但系统分析出其闪点低于45℃,属军管物资;铁砂含碳量1.8%,可直接用于锻打刀刃。这两样东西,民间不得持有,更别说大规模运输。
nbsp证据链已经成型,但还不够硬。官府要的是人证物证链条完整,不能只靠我嘴说。
nbsp我重新调出系统,启动【证据链可视化】。能量值扣除50,界面展开一张三维图:盐场为起点,黑旗车队沿商盟报备路线向北,终点指向北地一处废弃矿洞,坐标与张七郎曾活动区域重叠82%;每月初五,福来客栈天字三号房亮灯,房客登记名为“赵二”,实为张七郎化名;铁牌使用记录显示,最近一次通行是在三天前子时,正是商盟车队出发前六时辰。
&n
第415章 证据确凿,准备反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