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合理施工,提高质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人群散去时,天边只剩一线橙红。我独自走进仓房,取出压实仪连接系统接口。连续使用六时辰后,内部能量槽已消耗近四成,提示栏闪烁:“高频运行将缩短续航周期,建议每日使用不超过八个时辰。”
nbsp我记下数据,顺手调出明日排班表。验收卡制度要落地,得有人专门核对;识字问题也得解决,否则签字形同虚设。
nbsp正写着,顾承安从门缝探出头:“娘,爹说饭好了。”
nbsp我抬头,他手里攥着一根小木棍,在地上划出几道斜线。
nbsp“你在画什么?”我问。
nbsp“沟渠。”他仰起脸,“娘今天说,坡度不能错,水才会流得稳。”
nbsp我看着他用木棍比出角度,认真得像个小匠人。
nbsp第二天一早,一刻钟图解课准时开始。柏舟用长木棍指着铺在地上的放大图纸,讲主渠如何借地势引流,坡度如何影响流速。苏芸在一旁摆出测量绳和水平尺,现场演示。
nbsp工人们蹲成半圈,有的听得直点头,有的还半信半疑。渠工老刘嘀咕:“我们祖辈挖渠,哪管什么度不度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你祖辈没用过灵泉灌溉。”我接过话,“我们种的是灵稻,一寸水差,整季减产。图纸上的每一道线,都是试过十次才定下的。”
nbsp老周在旁附和:“昨儿我重测了三段,按新标深挖两寸,坡度正合适。”
nbsp老刘没再说话,低头琢磨起手里的尺子。
nbsp上午的施工明显规范起来。木工组主动用水平尺校模板,石匠队每夯一段就叫监工来测密实度。验收卡上的签名越来越多,数据也越来越稳。
nbsp临近午时,北坡巡查员突然来报:有人翻过警戒线,在坑边停留片刻,又迅速离开。
nbsp我带人赶到,发现坑沿多了一道鞋印,纹路清晰,尺码偏大。蹲下细看,鞋底嵌着一小片青苔,来自村外溪涧。
nbsp“记下足迹尺寸。”我吩咐,“今晚起,巡查加配火把,换班时间不固定。”
nbsp回程路上,柏舟低声问:“要不要报官?”
nbsp“证据不足。”我说,“他们就是要我们乱。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把活干得让他们挑不出错。”
nbsp下午,我召集文书员和监工开小会,正式设立“验收档案库”,所有工序卡按日期归档,每日汇总问题,次日晨会通报。同时定下规矩:凡连续三日验收全优的班组,奖励半升米;出现返工的,工分减半。
nbsp苏芸提出由她每晚抽半个时辰教识字,地点就设在工地旁的凉棚下。我当场同意,并让文书员编了简易识字表,头一页就是“工”“验”“责”三个字。
nbsp天黑前,最后一组模板完成安装。我拿着压实仪逐段检测,数据全部达标。验收卡填完最后一栏,我签字时,笔尖稳稳划过纸面。
nbsp柏舟走过来,递来一碗热汤:“今天没出岔子。”
nbsp“还没完。”我喝了一口,“他们等的就是我们松劲的时候。”
nbsp他点头,目光扫过远处黑下来的北坡。
nbsp我收起卡本,正要回仓房,忽然听见凉棚那边传来朗读声。是李木,正带着几个工人念识字表。
nbsp“工——人有责,验——收要真。”
nbsp声音不大,却一字一顿,清晰有力。
nbsp我站在原地听了片刻,转身走向系统界面,调出能量值余额:4820点。距离五千还差一百八十。
nbsp只要再撑两天,就能兑换模块化钢架模板,彻底取代手工搭架。
nbsp我正要关闭界面,压实仪突然震动,提示今日使用已达七个半时辰,内部冷却系统启动。
nbsp我把它放进包裹,系紧搭扣。
nbsp凉棚里的读书声还在继续。
喜欢。
第365章 合理施工,提高质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