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善若水,寻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 天星归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国家天文台的穹顶观测室内,巨型投影屏上实时显示着天鹰座的星图。距离34;五星连线34;还有72小时,我和程明、郑淮安与军方科学家们正在做最后的实验推演。

    nbsp34;根据计算,最佳观测窗口是明晚23:17至;天文学家调整着星图参数,34;届时木星、土星、火星、金星和水星将形成与公元763年几乎完全一致的几何排列。34;

    nbsp林大校指着实验方案:34;我们按古法复制了三套39;观星制药仪39;,分别放置在北京、成都和拉萨实验室。所有设备都配备了量子传感阵列。34;

    nbsp程明调出他设计的监测系统界面:34;我设置了128个数据采集点,从纳米级结构变化到宏观热力学参数全覆盖。34;

    nbsp34;最关键的是这个。34;材料学家展示了一个透明容器,里面悬浮着几克34;天铁34;粉末,34;超净环境下制备的样品,确保不受现代污染。34;

    nbsp实验前夜,我独自在药膳馆后院踱步。师父留下的铜铲虽已移交军方,但那种沉甸甸的使命感却愈发清晰。手机震动,是程明发来的消息:34;爸,我找到了玄静法师密码本的破译线索!34;

    nbsp地下室保险柜里,那本发黄的笔记静静躺着。程明用紫外线灯照射某些页面,显露出淡蓝色的数字编码。

    nbsp34;这是六十年代国防科研常用的三重加密法。34;程明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34;需要配合当日《人民日报》的特定版面;

    nbsp破解过程持续到凌晨。当屏幕最终显示出解密文档时,我们震惊得说不出话——1965年,玄静法师(当时还叫李静之)曾参与过一项代号34;雪莲34;的绝密计划,任务是从西藏寺院收集34;特殊陨铁34;样本!

    nbsp34;这些记录;我颤抖着翻看扫描件,34;师父当年是为国家工作的?34;

    nbsp文件显示,军方当时接到情报,称某些寺院保存的34;天铁34;具有34;特殊放射性34;。玄静法师作为懂藏语的药理专家,被秘密派往西藏调查。但报告结论却出人意料:所谓34;放射性34;其实是某种尚未被科学认知的34;生物活性增强效应34;。

    nbsp34;难怪师父对铜铲如此珍视;我恍然大悟,34;他早知道这不是普通文物!34;

    nbsp程明继续解密,发现更惊人的内容:1967年,34;雪莲计划34;突然终止,所有样本被封存。一份被涂黑的备忘录提到34;国际压力34;和34;文物归还政策34;。

    nbsp34;爸,看这个日期!34;程明指着文件末尾,34;1970年,师父突然退伍,同年青城山药膳馆成立;

    nbsp一切豁然开朗。师父或许是在执行某种未竟的使命,将铜铲和知识通过药膳传承下来,等待合适的时机。

    nbsp次日黄昏,我们飞抵拉萨。军方实验室建在海拔4500米的山顶,最大限度减少大气干扰。实验台中央,复制的34;观星制药仪34;在聚光灯下泛着青铜冷光,周围环绕着价值数亿的量子监测设备。

    nbsp34;各就各位。34;林大校看着原子钟,34;倒计时30分钟。34;

    nbsp程明负责操作量子传感阵列,我则按照古籍记载准备药材:雪莲、红景天、冬虫夏草,每一样都按古法在特定月相下采集。郑淮安检查着34;天铁34;样本的纯度参数。

    nbsp34;大气视宁度极佳。34;天文组报告,34;五星连线已初步形成。34;

    实验正式开始。我将药材放入仪器的磁室,程明启动所有监测系统。室内的量子传感器突然发出蜂鸣——34;天铁34;样本的自旋态开始出现异常波动!

    nbsp34;这不科学;材料学家盯着数据屏,34;没有外加磁场,这些铁镍合金怎么可能自发产生量子相干?34;

    nbsp但数据不会说谎。随着五星几何角度趋近完美,34;天铁34;的量子效应呈指数级增强主控电脑突然报警:样本温度无故上升了2摄氏度!

    nbsp34;看这个!34;程明放大一组波形图,34;39;天铁39;正在发射特定频率的太赫兹波,与药材分子产生共振!34;

   

第165章 天星归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