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善若水,寻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市井真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明时节的青城山细雨迷蒙,程远撑着油纸伞走在后山石板路上。自从接任药王殿主后,他每月都会抽两天来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观清修。手机在道袍口袋里震动,是米歇尔发来的会议纪要——他扫了一眼就按灭屏幕,现在不是处理公务的时候。

    nbsp34;程师兄!34;小道士清风急匆匆追来,34;山下有位陈居士,说和您约好了看相。34;

    nbsp程远这才想起上周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的讲座结束后,确实有位穿中山装的老先生拦住他,说是有祖传的相术要请教。当时他只当是寻常的学术交流,没想到对方真找上山来了。

    nbsp药王殿偏厅里,陈老先生正襟危坐。褪色的中山装洗得发白,布鞋底沾着新鲜的泥点,身旁放着个鼓鼓囊囊的旧皮包。见程远进来,老人立即起身作揖,动作利落得不像七十多岁的人。

    nbsp34;程老师见谅,34;老人从皮包取出个红布包,34;这是我家传的《麻衣相法》光绪年手抄本,想请您过目。34;

    nbsp程远接过泛黄的书册,发现扉页上盖着方34;青城山藏经阁34;的朱印。老人见状解释:34;民国二十六年,先祖父在贵山避乱时抄录的。34;

    nbsp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石阶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程远沏了壶峨眉雪芽,听老人讲述他四十年的相面经历。没有高科技仪器,没有玄乎其玄的术语,老人说的都是菜市场里卖豆腐的王婶、公交车上遇到的售票员这类普通人的面相故事。

    nbsp34;您看这个。34;老人突然指着程远左眉梢的一颗小痣,34;这颗39;隐珠39;主三十五岁后得异路功名,正应了您弃商从道的经历。34;

    nbsp程远心中一动。这颗痣确实是在他三十四岁那年突然长出来的,当时还特意去医院检查过。他不动声色地翻开《麻衣相法》,在34;眉部相法34;章节果然找到相关记载。

    nbsp34;不过;老人凑近细看,34;您这颗痣边缘有分叉,说明机缘中带着劫数。34;他压低声音,34;去年腊月,您是不是差点从楼梯上摔下来?34;

    nbsp程远手中的茶盏一晃。去年公司年会那晚,他确实在消防通道踩空,幸亏被及时赶到的保安拉住。这件事连公司高层都不知道,媒体报道的只是他34;临时身体不适34;。

    nbsp雨势渐大,程远留老人在观里用斋饭。食堂角落,老人从皮包里掏出个铝制饭盒,里面整齐码着自家腌的萝卜干。

    nbsp34;程老师别见笑,34;老人夹了块萝卜干放在程远碗里,34;我们这些跑江湖的,就靠这些土方子治病。34;他指着萝卜干上的特殊纹路,34;您胃寒,这个用紫苏腌的效果最好。34;

    nbsp程远惊讶地放下筷子。自从修炼内丹术后,他确实常觉中脘穴发凉,连孙道长开的药方都偏重温补。这个细节,连朝夕相处的苏半夏都没注意到。

    nbsp34;您怎么;

    nbsp34;您拿筷子的手势。34;老人笑着比划,34;普通人夹菜用前三指,胃寒的人会不自觉地用拇指抵住食指第二关节借力。34;他扒了口米饭,34;我师父说这叫39;病相39;,比脉诊还准。34;

    nbsp斋堂外雨声潺潺,程远望着老人沟壑纵横的脸,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真正的道术,都在市井百姓的皱纹里藏着。

    nbsp午后雨停,程远送老人下山。走到半山腰的凉亭时,老人突然驻足。

    nbsp34;程老师,能不能给我看看手相?34;

    nbsp程远失笑:34;您这样的行家还需要我看?34;

    nbsp34;不一样的。34;老人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掌,34;您得的是青城山真传,我们这些野路子;话没说完,他突然盯着程远的掌纹倒吸冷气。

    nbsp程远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发现自己生命线中段突然多出条细小的分支,像树枝般斜插向金星丘。这个变化,连上个月体检时都没有。

    nbsp34;这是;老人声音发颤,34;天医纹啊!34;他急忙翻开《麻衣相法》最后几页,指着幅模糊的插图,34;您看这个,传说孙思邈手上就有这样的纹路!34;

    nbsp程远将信将疑。但当他运转周天时,确实发现掌心的劳宫穴有异常热流涌动。更奇怪的是,当他试着将这股气引导到老人肩周炎的位置,对方立即惊呼疼痛减轻了大半。

第26章 市井真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