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炸断公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暴风雪如同被激怒的白色巨兽,在比斯特里察河两岸的山谷间肆虐了整整一夜。

    nbsp当黎明艰难地刺破厚重的铅灰色云层,吝啬地洒下些许惨白的光线时,福查外围,钢铁巨兽般匍匐在汹涌河流之上的比斯特里察河水电站,才在弥漫的风雪中显露出它庞大而冷峻的轮廓。

    nbsp巨大的混凝土坝体巍峨耸立,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冰甲,在微弱天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寒光。

    nbsp坝顶,高耸的输电塔就像沉默的钢铁巨人,巨大的电缆被冰雪包裹成粗壮的白色锁链,在狂风中发出低沉的嗡鸣。

    nbsp坝体后,被水闸控制的德里纳河支流在峡谷中奔腾咆哮,翻涌的墨绿色水流裹挟着碎裂的浮冰,撞击着坚固的坝基,发出沉闷如雷的轰鸣。

    nbsp水电站的附属建筑群——

    nbsp控制中心、涡轮机房、维修车间、营房

    nbsp——坚固的堡垒,依托着坝体两侧的陡峭山崖而建,在风雪中影影绰绰。

    nbsp整个水电站,就是一座扼守在通往萨拉热窝咽喉要道上的、由钢筋混凝土、钢铁与水流构成的巨大要塞。

    nbsp露娜站在水电站主控楼顶层的观察哨内,冰冷的防弹玻璃上凝结着厚厚的霜花,她用带着战术手套的手抹开一小片视野。

    nbsp呼啸的寒风如同鬼哭,卷起坝顶的积雪,形成一片混沌的白色帷幕。

    nbsp远处,被暴风雪笼罩的群山,只剩下模糊而狰狞的黑色剪影。

    nbsp“一旦哈夫克的铁蹄踏进福查,”一个沉稳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他们就像捏住了萨拉热窝,甚至整个波黑东部的喉咙。”

    nbsp露娜没有回头,她知道是营长,阿尔乔姆·西多连科少校。

    nbsp他走到露娜身边,同样望向窗外那片被风雪主宰的、危机四伏的群山。

    nbsp他身材魁梧,像一头经历过无数严冬的棕熊,即使穿着厚重的GTI冬季作训服和M5nbspRelinknbsp39;神盾39;脑控外骨骼作战系统,也掩盖不住那副被战火反复捶打的结实身板。

    nbsp饱经风霜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鬓角已染霜白,但那双灰蓝色的眼睛却锐利如鹰隼,目光沉稳得如同脚下的混凝土坝体。

    nbsp他的作训服领口下,隐约可见几枚勋章的绶带边缘——

    nbsp那是用血与火淬炼出的荣誉,但他从未主动提起过顿涅茨克的往事。

    nbsp“福查是钥匙,”西多连科少校的声音虽然不高,却仿佛每一个字都有千斤之重,带着一种只有经历过无数生死搏杀、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人才会有的沉重感。

    nbsp他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缓缓地说道:

    nbsp“M5公路、M20公路,还有沿着德里纳河谷的铁路……所有这些交通要道,都在这里交汇。一旦我们能够成功拿下福查,那么哈夫克的重装部队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沿着这些如同血管一般的道路,源源不断地涌向萨拉热窝的心脏地带。”

    nbsp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给她一点时间去想象那种场景,然后接着说道:

    nbsp“到那个时候……”

    nbsp然而,他并没有把话说完。

    nbsp哪怕最坚强的GTI特战干员们,也会深知少校话中的含义,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nbsp最后,西多连科少校将目光移到了他脚下的水电站上,继续说道:

    nbsp“而我们现在所站的这个水电站,就是卡在他们喉咙里的一块硬骨头。它所发出的电力,支撑着萨拉热窝东部防线部分关键节点的正常运转。可以说,这座水电站本身,就是一座强大的火力支撑点。”

    nbsp露娜沉默地点点头。

    nbsp昨天抵达时,那令人窒息的疲惫和深入骨髓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但眼前的景象和少校的话语,已将严峻的现实塑造成冰冷的钢针,深深刺入她的脑海。

    nbsp这是他们第二次放弃撤回相对安全的萨拉热窝的机会。

    nbsp第一次是在戈卢博夫奇空军基地的废墟上,为了那些平民和伤员。

    nbsp这一次,是为了扼住这致命的咽喉。

    nbsp“营长,”露娜转过身,声音恢复了特战指挥官特有的冷静,“我需要了解我们所有的防御细节。每一寸阵地,每一个火力点,每一份可用的资源。”

    nbsp西多连科少校嘴角似乎向上牵动了一下,露出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赞许。

    nbsp“跟我来,少领。让你看看,我们‘德里纳河守卫者营,为哈夫克杂种们准备的‘新家。”

    nbsp整整一个上午,露娜在西多连科少校的亲自带领下,检阅钢铁长城般,细致地巡视了水电站的每一处防御节点。

    nbsp得益于后勤部队在暴风雪间隙的疯狂运输和战前充分的战备储备,这座水电站的内部,简直像一个巨大的、武装到牙齿的军火库和物资堡垒。

    nbsp在涡轮机房底层,巨大的发电机组发出低沉的轰鸣,震得地面都在微微颤抖。

    nbsp这里被改造成了坚固的屯兵点和反装甲阵地。

    nbsp厚重的防爆门后,是堆成小山般的弹药箱:

    nbsp从缴获的穿甲弹到R14M战术步枪使用的枪弹,再到RPG32火箭弹和“短号”反坦克导弹、QN202微型红外制导导弹、红箭12反坦克导弹,应有尽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崭新的R14M战术步枪、速射机枪、RC15侦察步枪整齐地码放在枪架上。

    nbsp角落里,甚至还有十几套备用的M5nbspRelinknbsp“神盾”脑控外骨骼作战系统,静静地躺在充电支架上,幽蓝色的能量指示灯在昏暗中闪烁,散发着冰冷而强大的科技感。

    nbsp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枪油味、弹药味和机油味。

    nbsp露娜拿起一把崭新的RC15侦察步枪,冰冷的金属触感传来。

    nbsp她熟练地检查枪机、弹匣、光学瞄具,动作流畅。

    nbsp枪身散发着新出厂武器特有的淡淡防护油气味,每一个部件都严丝合缝,性能完美。

    nbsp这让她因连番苦战而紧绷的神经,稍稍获得了一丝可靠武器的慰藉。

    nbsp坝顶火力平台,上寒风如同刀子般割在脸皮。

    nbsp这里视野极其开阔,但也暴露无遗。

    nbsp沿着坝顶边缘,用沙袋、预制混凝土块和拆下的厚重钢板构筑了数个坚固的环形工事。

    nbsp每个工事里都部署着重火力:

    nbspNSV“岩石重机枪,AGS17“火焰”自动榴弹发射器,甚至还有几门被巧妙固定在混凝土基座上的ZU232双联装23mm高射炮——

    nbsp它们的平射火力足以撕碎任何轻装甲目标。

    nbsp穿着臃肿防寒服和外骨骼系统、戴着防寒面罩的GTI特战干员蜷缩在工事里,警惕地注视着风雪弥漫的对岸和上游河谷。

    nbsp他们的眉毛和睫毛上凝结着白色的冰霜,枪口也裹着防冻布。

    nbsp两侧山崖制高点,是依托天然岩洞和人工开凿的掩体,建立了数个隐蔽的观察哨和狙击阵地。

    nbsp伪装网覆盖下,先进的战场监视雷达天线无声地转动着。

    nbsp反坦克导弹小组潜伏在厚重的岩石后面,冰冷的发射筒指向下方可能的进攻路线。

    nbsp通讯天线林立,试图穿透暴风雪和哈夫克的电子干扰,与后方保持联系。

    nbsp控制中心地下掩体,是整个防线的神经中枢。

    nbsp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水电站周边区域的电子地图(虽然部分区域被干扰得雪花闪烁)、各火力点的状态、以及无人机(在天气允许时短暂升空)传回的模糊画面。

    nbspGTI通讯兵戴着耳机,嘶吼着试图维持脆弱的通讯链路。

    nbsp空气中弥漫着电子设备散发的热量、咖啡的焦糊味和压抑的紧张气息。

    nbsp西多连科少校的临时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防御部署和雷区位置。

    nbsp“雷区,”西多连科少校带着露娜走到坝体西侧的一个观察口,指着下方被厚厚积雪覆盖、一直延伸到远处雪松林的斜坡,“那里,还有东边的山谷入口,埋了足够让一个装甲营有来无回的东西反坦克雷,POMZ2反步兵绊雷……还有我们工兵连的‘杰作——用缴获的哈夫克‘九头蛇重机枪改装成的遥控定向武器。”

    nbsp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的狠厉,“风雪帮了大忙,掩盖了所有痕迹。够他们喝一壶的。”

    nbsp露娜顺着他的手指望去。

    nbsp白茫茫的一片,只有狂风吹过雪松林梢发出的呜咽。

    nbsp看似平静的雪原之下,是致命的死亡陷阱。

    nbsp她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份防御的周密。

    nbsp“弹药、装备、工事、雷区……少校先生,你们准备得很充分。”

    nbsp“充分?”

    nbsp西多连科少校哼了一声,灰蓝色的眼睛扫过窗外依旧肆虐的风雪,“再充分的准备,也要看对手是谁,看上帝给不给面子。”

    nbsp他脸上的凝重并未散去。

    nbsp“黑山……几天就垮了。第20近卫红旗集团军……那可是我们GTI的王牌之一!结果呢?在哈夫克的闪电攻势下,溃不成军!现在,压力全到我们第51集团军这边了。”

    nbsp他用力拍了拍冰冷的混凝土窗台,“这暴风雪……现在是我们最好的掩护,但也可能是敌人进攻的前奏。他们不会等天晴的。”

    nbsp露娜的心也沉甸甸的。

   &n

第23章 炸断公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