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途经阿萨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迷你巴士沿着刚铺上的柏油公路缓缓行驶,车轮碾过平滑的路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这片安静的土地在低语。

    nbsp车窗半开,地中海的风悄悄穿过,带着咸湿的气息,拂过每个特战干员的脸庞,带来一阵清凉的慰藉。

    nbsp阳光从车窗洒进,穿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出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nbsp公路的右侧是陡峭的悬崖。

    nbsp悬崖下方,海浪猛烈地拍打着坚硬的礁石,发出轰鸣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nbsp左侧则是广袤无垠的沙漠。

    nbsp起伏的沙丘在夕阳的映照下被染成了金红色,如同熔化的铜水,流淌在大地上,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仿佛进入了一个迷幻的梦境。

    nbsp车内,赛伊德单手稳稳扶着方向盘,他的红钢面具反射着车内微弱的光,转向威龙时,低沉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宁静。

    nbsp“这条路是中国援建的。”

    nbsp他眼睛紧盯前方,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三个月前战争结束,才通车。以前从这里去学校得绕道沙漠,经常遇到沙暴,几乎每次都会被困在沙丘里,走一整天也不一定能赶到。”

    nbsp威龙微微点了点头,透过车窗望着那片荒凉的沙漠,心中有些感慨。

    nbsp过去的困境,仿佛在这条崭新的道路前逐渐变得遥远,而眼前的美景却依旧难掩那片土地的原始荒野。

    nbsp这个被自然与历史雕刻的地方,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悄然变化着。

    nbsp巴士沿着蜿蜒的道路缓缓前行,转过一个弯道后,眼前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

    nbsp一片绿洲宛如沙漠中的明珠般展现在眼前。

    nbsp十几棵高耸入云的棕榈树环绕着一座洁白如雪的建筑群,在阳光的照耀下,白色的建筑显得格外耀眼。

    nbsp飘扬的阿萨拉国旗与鲜艳的五星红旗相互映衬,给这片绿洲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nbsp微风拂过,带来了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那笑声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让人心情愉悦。

    nbsp同时,还夹杂着足球撞击地面的闷响,这声音让整个绿洲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nbsp“阿萨拉中国友谊学校。”

    nbsp赛伊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罕见的柔和,仿佛对这所学校有着特殊的情感,“我和我姐姐现在就在这里当体育老师。”

    nbsp当巴士缓缓停在校门口时,几个包着头巾的小女孩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好奇地围拢过来。

    nbsp她们瞪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车上的特战干员们。

    nbsp赛伊德推开车门,缓缓走下车。

    nbsp他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孩子们的恐惧,相反,孩子们看到他后,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欢呼着向他扑来:

    nbsp“赛伊德叔叔!”

    nbsp红狼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被称为34;阿萨拉死神34;的男人弯腰抱起一个小女孩,让她用手指敲击自己的红钢面具发出清脆的响声。

    nbsp34;这他妈是我认识的那个赛伊德?34;

    nbsp威龙小声问乌鲁鲁。

    nbsp乌鲁鲁咧嘴一笑:

    nbsp34;战争结束了,兄弟。人总是会变的。34;

    nbsp校园里,中国援建的现代化体育场格外醒目——

    nbsp翠绿色的人工草皮上,二十多个孩子正在追逐一个褪色的足球。

    nbsp场边站着一位身材高挑的中年女性,她穿着宽松的运动服,一头棕发扎成利落的马尾。

    nbsp看到赛伊德,她快步走来。

    nbsp34;姐姐。34;

    nbsp赛伊德放下小女孩,34;我带了些朋友来,你应该还没忘记他们。34;

    nbsp班宁——

    nbsp曾经的阿萨拉特种部队女指挥官

    nbsp——虽然还是没能改变作为杀人机器时的冷酷,但她的笑容温暖得能融化撒哈拉的冰雪:

    nbsp34;威龙!红狼!天啊,蜂医,你的胡子更长了!34;

    nbsp她挨个拥抱每个人,轮到无名时却突然停下。

    nbsp无名站在人群最后,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挂在脖子上的士兵牌。

    nbsp34;坎贝尔……34;

    nbsp班宁的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

    nbsp无名抬起头,灰蓝色的眼睛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nbsp34;妈妈。34;

    nbsp他终于开口,声音干涩得像是沙漠里的风。

    nbsp班宁一把将他搂进怀里,伤疤纵横的脸上滑下两行泪水:

    nbsp34;终于又见到你了……我听说你差点死在巴尔干半岛……34;

    nbsp赛伊德适时地清了清嗓子:

    nbsp34;姐,你不是说要给客人们尝尝你煮的咖啡吗?34;

    nbsp班宁抹了把脸,重新挂上笑容:

    nbsp34;对,对!露娜小姐,我听说你是咖啡专家?我这里有也门摩卡……34;

    nbsp露娜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nbsp34;真正的摩卡港咖啡?34;

    nbsp34;从我丈夫老家带来的,你知道的,他的家族以前是做生意的。34;

    nbsp班宁揽着无名的肩膀,34;来吧,大家都在等你。34;

    nbsp体育场上,红狼和乌鲁鲁已经加入了孩子们的足球赛。

    nbsp深蓝有些拘谨地站在场边,直到一个小男孩跑过来拉住他的手:

    nbsp34;先生!一起来玩!34;

    nbsp威龙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一位戴着安全帽、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的中国工程师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过来,他的身上散发着一种质朴而坚毅的气息。

    nbsp“您好,我是王建军,来自中铁建援阿项目组。”他微笑着向威龙打招呼,并递上一瓶冰镇矿泉水,“您就是威龙队长吧?赛伊德先生经常提起你们呢。”

    nbsp威龙感激地接过矿泉水,两人一同坐在场边的长椅上,开始愉快地交谈起来。

    nbsp王工热情地指着远处的教学楼,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nbsp“你看,那就是我们的杰作!”

    nbsp“我们采用了最先进的抗震设计,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障师生的安全。”

    nbsp“而且,整栋教学楼都是由太阳能板供电,既环保又节能——你知道的,阿萨拉经常停电,每天供电非常不稳定……”

    nbsp威龙点了点头。

    nbsp根据前几年他在阿萨拉的亲身经历,阿尔及尔、卡萨布兰卡等重要城市的电还是比地方上要充足,但对电力的需求也是比其他地方强的。

    nbsp就算是卡萨布兰卡,也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停电,停电后不管外表多么豪华的高层塔楼也要走楼梯上去,有的时候上个楼要几十分钟

    nbsp威龙还知道一种“特权用电”——即便阿萨拉全国停电,各地的政府驻地、军营和重点军工厂永远灯火通明。

    nbsp这些场所配有柴油发电机和巨型蓄电池,停电0.1秒就会自动切换电源。

    nbsp“此外,我们还配备了全套的多媒体教室,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教育资源。”

    nbsp威龙顺着王工的手指方向望去,只见那座崭新的教学楼矗立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壮观。

    nbsp“上个月,这座教学楼刚刚通过了严格的验收,现在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啦!”

    nbsp王工兴奋地说道。

    nbsp威龙的目光被那些在球场上奔跑嬉戏的孩子们吸引住了。

    nbsp他们身穿印有中阿两国国旗的nbspTnbsp恤,脸上洋溢着纯真而明亮的笑容,仿佛这片土地从未经历过战火的洗礼。

    nbsp“这里完全看不出曾经是战区啊。”
第2章 途经阿萨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