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生走到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夜风吹起下雨淅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子花香囊。”

    nbsp晚风里飘来股淡淡的栀子花香,不知道是从哪户人家飘来的,混着夏小汐头发上的洗发水味,竟真的像老家院子里的味道。“回去了好,”邢成义说,“家里总比外面暖和。”

    nbsp“嗯。”她点点头,看了看表,“不早了,上去歇吧,明天你还得早起。”

    nbsp“好,小汐姐你也早点歇。”邢成义看着她往楼上走,浅杏色的裙摆在风里晃了晃,像朵飘在月光里的栀子花。他站在原地,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才转身往宿舍走。

    nbsp回到宿舍,大伙都已经躺下了,小徒弟打着轻轻的呼噜,老李翻了个身,嘴里嘟囔着“苹果真甜”。邢成义轻手轻脚地爬上床,摸出枕头底下的速写本,借着手机屏幕的光,翻开画着小房子的那页。月光透过玻璃照在纸上,小房子的轮廓泛着柔和的光,旁边的小人手牵着手,像他和王红梅,像刚才和夏小汐站在路灯下的影子,像宿舍里闹闹哄哄的大伙——这些在京城打拼的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却都揣着各自的盼头,在这小小的宿舍里,凑出了家的热乎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他把速写本放回枕头底下,闭上眼睛,耳边还响着刚才的笑声、果汁的甜香、夏小汐说起栀子花时温柔的声音。今晚的风是软的,月光是暖的,连宿舍的硬板床都好像不那么硌人了。他知道,不管明天调回中店有多忙,不管以后的日子有多难,只要想起今晚宿舍里的热闹,想起这些一起打拼的人,心里就会揣着股热乎气,像他煨在砂锅里的鲍汁,慢慢熬着,就会越来越稠,越来越香。

    nbsp夜深了,宿舍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的风偶尔吹过槐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像在给这个热闹的夜晚,唱首温柔的晚安曲。

    nbsp王红梅把最后一个骨碟放进托盘时,包间的挂钟刚过七点。往常这个点正是饭点忙的时候,今儿客人走得早,她擦完桌子、叠好餐巾,领班就笑着说:“红梅,今儿活儿干完了,早点回去歇着吧。”

    nbsp她揣着围裙兜里的小布包,脚步轻快地往宿舍走。布包里装着下午邢成义打电话时提过的——明天他就调回中店了。想起电话里他的声音,带着点雀跃的颤,她的嘴角就忍不住往上扬,连脚步都跟着飘了起来。

    nbsp路过宿舍楼下的老槐树,她停下脚步,摸出布包里的速写本,翻开画着长城的那页。上面的小人还戴着灰手套、扎着粉布条,旁边写着“长城的风是甜的”。她指尖轻轻碰过那行字,想起这段时间邢成义带她去的地方:香山文化街的枫叶书签、动物园的熊猫、北海的白塔、长城的烽火台,还有生日那天他送的银镯子,现在还好好地戴在手腕上,凉丝丝的,却暖得人心发颤。

    nbsp以前他在总店,俩人歇班凑到一起得提前算好公交时间,他每次送她回宿舍,都要赶末班车,有时没赶上,就只能在站台旁的长椅上坐半宿,第二天还得早起去后厨。有次她心疼,让他别送了,他却说:“送你到楼下,我才放心。”

    nbsp现在好了,他调回中店,后厨离她宿舍就隔两条街,以后歇班不用再赶早班车,晚上一起吃碗面,他送她回来,还能在老槐树下多聊会儿。她想起下午他在电话里说:“以后咱去颐和园,不用坐俩小时公交了,早上出门,中午就能到。”

    nbsp风把槐树叶吹得“沙沙”响,王红梅把速写本抱在怀里,像揣了个宝贝。她摸了摸手腕上的银镯子,又摸了摸布包里邢成义上次给她的豆沙糕——还剩半块,用油纸包得好好的。她咬了口豆沙糕,甜香混着面香,像邢成义的笑,像以后能常常见面的日子,甜得人心里发暖。

    nbsp往楼道走时,她碰见李姐,李姐笑着问:“红梅,今儿咋这么开心?”

    nbsp“邢成义明天调回中店了。”她的声音里带着点藏不住的雀跃。

    nbsp“哟,那好啊!”李姐拍了拍她的肩,“以后你们见面就方便了,这小伙子实在,对你也好,可得好好处。”

    nbsp王红梅的耳朵有点红,点点头,跑上楼。推开宿舍门,她把速写本放在床头,又把银镯子擦了擦,在灯光下闪着光。她想起明天就能见到邢成义,想起他说要给她带草莓味的巧克力,想起以后能一起去颐和园划船,心里像揣了罐蜜,甜得睡不着。

    nbsp她从布包里掏出毛线,是上次织袜套剩下的灰线,想着给邢成义织个围巾,冬天他去市场挑海鲜,就能围上,不冻脖子。毛线在手里绕来绕去,针脚虽然歪歪扭扭,可每一针都带着盼头——盼着明天见面,盼着常常见面,盼着他说的那个“像样的家”,盼着日子像这豆沙糕一样,甜甜蜜蜜,稳稳当当。

    喜欢。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夜风吹起下雨淅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