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新政开始推行、朱由检实现承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过钱龙锡递来的账本,张书缘也没着急翻看,反而又与他聊些了新政方面的事情,重点是放在了朝廷的财政方面。
nbsp但可惜,对于财务范畴的事并非钱龙锡所擅长,到头来二人只聊出了个增加商税的想法。
nbsp说实在的,商税可以增加,但在这大税种之下还有着诸多问题。
nbsp一是大明眼下,主要以征收实物为准不太承认宝钞的购买力。
nbsp二是苛捐杂税繁复征收频繁,使得大量普通百姓沦为了流民。
nbsp三是各种杂捐繁多,比如剿匪要征剿饷、练兵要征练饷等五花八门的杂捐。
nbsp总之,这三个大面就奠定了百姓生活之窘境的局面。
nbsp见跟他聊不出个所以然后,张书缘便就起身告辞了,在离开的同时又嘱咐了一番部衙里的人,让他们勿要苛待钱府。
nbsp其实不用他说,毕际壮等人也知道如何办差,毕竟他们是来丈量土地财产的,又不是要抄家,这要是弄倒了自己家战友,那日后谁还敢跟他们合作?
nbsp带着钱龙锡给的账本,不大会儿功夫,他便就回到了自己府上。
nbsp关上房门,张书缘便开始查看起了这位老夫子的家产。
nbsp据这账本的内容显示,钱龙锡一族手中掌握着三十七间各类商铺,其产业最大当属在松江华亭的四间丝绸制作坊。
nbsp而这四间制丝坊每年都能给他带来近乎三万两的收入,再算上其他的铺子、田产,张书缘保守估计,钱龙锡一族每年最少可得十万两雪花银。
nbsp“唉,这还真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呐。”
nbsp看着手里的账本,张书缘就哀叹了一声,只觉的这大明上下满是这种官僚,能不亡国才是怪事。
nbsp可没办法,这自古以来历代王朝的权贵都是如此,在上位之初包含政治理想抱负,可当掌权之后那各种人马便就相继而至了。
nbsp对于种种来人,有些人的利益诉求他们能拒绝,但有些却因争斗需要选择接受,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得要出手培植自己人。
nbsp……
nbsp合上账本,张书缘便扶着头,只觉的这大明是烂透了。
nbsp但眼下却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快速处理,只能是选择一点点的清理大明身上的毒瘤了。
nbsp因为,杀光了这满朝文武,整个天下必然会混乱,届时别说是救大明了,恐怕自己能不能活着都是个问题!
nbsp当然,他张书缘是不怕死,但他觉得,自己哪怕要死也要死的有价值,绝不能被高迎翔那种被乱流裹挟的人给搞死。
nbsp“看来不能等丈量完钱龙锡了在动手了,黄伯备轿我要去琉璃厂一趟。”
nbsp这求人就要有个求人的态度,打定了主意,张书缘便趁着天色去了琉璃厂。
nbsp在逛了几家店铺后,他终于是相中了一枚玉扳指。
nbsp而这扳指名叫翠鸣,其品相极佳,售价有千两之巨。
nbsp虽然这千两银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天价,但对于他张书缘而言,其也不过是三个月的工资罢了。
nbsp但他张书缘眼下,除了有户部正常给予的俸禄外,还有惠民坊总股份的百分之五的分红。
nbsp而惠民坊发展到了此时,在他商业司的干预之下,这惠民坊已经是开设了一千多座,分布在全国各地。
nbsp这受精盐、肥皂、玻璃等产业的影响,去年光流水就有七百五十万两,总利润更是达到了两百万两!
nbsp要不是有己巳大战和南方受灾的影响,这坊市的利润肯定能冲到二百五十万两左右。
nbsp也就是说,在去年一年时间里,他张书缘就获得了来自惠民坊的十万两分红。
nbsp当然,这分红的最大头并不在他身上,而是在成国公和定国公那里,是各拿走了三十万现银,而朝廷与朱由检则是拿走了六十万,至于那些散股的分红也有三十万之巨。
nbsp……
nbsp买下了礼物之后,张书缘便就去到了位于东城的曹化淳的私宅。
nbsp而这处宅子的占地面积并不大,只有七百个平方左右,比之魏忠贤的私宅要小的多。
nbsp来到门前,张书缘便就亲自敲响了木门。
nbsp“谁啊?”
nbsp院门打开,从里面露出了位太监模样的人。
nbsp“哦,烦请公公通禀一声,就说内阁张书缘拜见。”
nbsp对于朱由检的心腹内臣,张书缘很是对他礼遇,而这种礼遇不同于对王承恩那般。
nbsp因为,他曹化淳是真正能在朝局中出大力的人!
nbsp“哦,请阁部稍等,小的这就去通禀都督。”
nbsp“恩。”
nbsp见小太监去禀报了,张书缘也没着急,反而是静心的等候。
nbsp不多时,一阵爽朗的笑声就从门里传了出来。
nbsp“呵呵,张阁怎么来了?这来我府上怎地也不通知一声。”
nbsp曹化淳是爽朗的笑着,走出门来就拱了拱手。
nbsp“本阁知道曹公繁忙,突兀打搅还请曹公见谅啊。”
nbsp“嗨,你我之间还谈这些?快快随我入内一叙。”
nbsp拉着张书缘的手,曹化纯就将他给拉入了府内。
nbsp看到这一幕,陪同在曹化淳身边的太监就傻了,他还从来没见过自家都督有这种和颜悦色的时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进入曹府大堂。
nbsp张书缘便见一年轻人在捧读诗书。
nbsp“曹公这位是?”
nbsp“哦,咱家给你介绍一番。这是我次兄曹化雨之子。清越还不快拜见张部堂?”
nbsp见张书缘好奇,曹化淳便就向他介绍起了人。
nbsp一听此人是曹化雨之子,张书缘便就扶了扶手。
nbsp“原来是化雨之子啊。恩,不错不错。”
nbsp看了眼面前有些俊秀的青年,张书缘就想起了曹家的身世。
nbsp这曹化淳一家可都是牛人!
nbsp大哥曹化春是现任中军都督府治下应天卫都指挥佥事。
nbsp二哥曹化雨是现任后军都督府治燕山左卫的指挥同知。
nbsp而这二人是在崇祯十年左右时,更是先后做到了中后二军的左都督一职!
nbsp……
nbsp听到内阁的人夸奖自己了,那名为清越的人便就赶忙答谢。
nbsp“诶,不放谢,本阁观你青葱年少,这心中可曾抱负啊?”
nbsp见到了此人,张书缘就想拉拢一二了,这若是能将曹家的人拉拢进自己的阵营,那办起事情来自己就更加会轻松了。
nbsp“阁部所问还不回答?这平日里不是挺能说的吗?”
nbsp瞧见侄子有些含蓄,曹化淳便就是一愣。
nbsp其实,他曹清越是个能言善辩的主,但奈何眼前这二人给他的压力太大了,搞得他是紧张无比。
nbsp“曹公算了,既然贵公子不想说,咱们就别逼他了。”
nbsp见人似乎是紧张,张书缘也就不再看他了,反正有他小伯父在,他还能不上自己的船?
nbsp要知道,自己可是兼着内阁和吏部啊,若曹化淳为后人着想的话,是一定会找自己帮他谋个位置的。
nbsp“嗨,让张阁见笑了。清越下去读书吧。”
&nb
第226章 新政开始推行、朱由检实现承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