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凌在明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9章 追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声望、甚至担任着低级土官职务的爪哇族头人,正在自家的庄园里宴请宾客。他早已将数十年前参与洗劫一个华人村落、手上沾满数十条人命的往事深埋心底,以为时过境迁,可以安享晚年。突然,庄园被大批明军士兵包围,火把照得夜空如同白昼。高占魁麾下的一名千户手持按察使司签发的海捕文书和皇帝特旨,直接闯入宴会厅,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当场宣读其罪状,将其锁拿归案。其家产也被立即查封。整个过程迅雷不及掩耳,当地驻军和官府甚至来不及(也不敢)做出任何反应。

    nbsp又过了几日,在西爪哇的山区,一支明军精锐小队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经过数日追踪,突袭了一个隐藏极深的山寨。寨主是当年一股专门袭击华人商队、手段极其残忍的土匪头子,大明收复爪哇后,他带着部分死党遁入山林,偶尔还出来劫掠。明军士兵如神兵天降,经过短暂而激烈的交火,击毙负隅顽抗的匪徒十余人,最终将试图化装逃跑的匪首生擒活捉。

    nbsp在巴达维亚城内,一名靠与荷兰人合作、通过侵吞华人商户财产而起家的富商,深夜被按察使司的衙役从情妇的床上拖起,罪名是“附逆红夷,谋财害命”。其名下诸多店铺、仓库被连夜查封,账本被悉数搜走。

    nbsp类似的情景,在短短十几天内,在爪哇各地接连上演。李东等人雷厉风行,凭借着军队的强力支持和皇帝的直接授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清理着历史的旧账。抓捕行动有时公开进行,声势浩大,以儆效尤;有时则秘密进行,以避免打草惊蛇或引发不必要的骚动。

    nbsp当然,行动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与目标人物利益相关的本地势力试图暗中阻挠,或散布流言蜚语,称这是“汉人清算”、“秋后算账”,企图挑拨民族关系。然而,李东对此早有预料。他一方面严令军队和差役严格执行纪律,不得骚扰无辜,不得借机敛财,所有行动必须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依据特旨程序);另一方面,他通过宣礼学堂的学生、投诚的本地官员以及明事理的阿訇、头人,广泛宣传皇帝旨意和《大明律》的公正性,强调此次只惩首恶元凶,不咎胁从,更不牵连普通百姓,目的乃是伸张正义,保障所有守法之民(无论民族)的安全与公平。

    nbsp更重要的是,随着一个个昔日横行霸道、劣迹斑斑的凶徒落网,许多长期受他们欺压的底层爪哇百姓反而暗自称快,觉得大明官府确实为他们除了害。而汉人移民社区更是人心大快,纷纷焚香祷告,感激皇帝陛下为他们主持公道,伸雪冤屈。他们对帝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瞬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nbsp半个月期限将至,光武帝在行宫内听取了李东的初步汇报。

    nbsp“陛下,经半月努力,行辕共锁拿涉及重大积案之凶犯、主谋、煽动者共计一百三十七人。其中,包括前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犯下屠杀罪行的刽子手二十一人,本地趁乱戕害华民之土王头人、匪首四十六人,附逆红夷、为虎作伥、残害同胞之汉奸败类十五人,其余皆为各案之主要从犯。现已查清主要罪证者八十九人,均已录供画押。缴没之赃款、田产、宅邸无数,具体数目尚在清点中。”

    nbsp李东呈上一份厚厚的名单和案卷摘要。光武帝仔细翻阅着,面色凝重。每一页纸的背后,都可能是一条甚至数条无辜逝去的生命,一个破碎的家庭。

    nbsp“很好。”皇帝合上案卷,长出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证据确凿者,依《大明律》及朕之特旨,从严从速论处!该斩立决者,不必等候秋审,公示罪状后,立即明正典刑!该绞监候、流放三千里者,亦即刻执行!将其罪状、判决,遍谕爪哇各州县,乃至吕宋、旧港等地,让所有人都看看,这就是残害大明子民的下场!”

    nbsp“至于那些缴没的田产宅邸,”光武帝顿了顿,“除部分充公作为官府之用外,其余部分,优先发还受害者遗属(若还能找到),或用于补偿当年受损之华人社区,兴办学堂、医馆。亦可划出一部分,奖励此次有功之员弁,抚恤伤亡将士。”

    nbsp“臣,遵旨!”李东心中凛然,知道皇帝这是要彻底了结此段公案,并以实际行动安抚人心。

    nbsp次日,巴达维亚城外临时搭建的法场上,举行了规模浩大的公审大会。赵铭森作为主审官,当众宣读主要罪犯的累累罪行。随后,在一片肃穆与愤慨交织的气氛中,数十名罪大恶极的首犯被当场处决。血光溅起的那一刻,标志着一段血腥历史的终结,也宣告了帝国律法在此地的绝对权威。

    nbsp这场由光武帝亲自推动的“清积案、靖地方”风暴,虽然短暂而猛烈,但其影响却极为深远。它极大地震慑了那些依旧心怀叵测的势力,彻底赢得了爪哇乃至整个南洋地区汉民的心,同时也向所有归附不久的本地族群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大明帝国不仅带来了秩序和繁荣,更带来了不容挑战的正义和王法。皇帝陛下的意志,如同南海的阳光与雷霆,既能滋养万物,也能粉碎一切邪恶。

    nbsp经此一事,爪哇承宣布政使司的统治根基,变得更加稳固。光武帝的南巡,也在完成这最后、最铁血的一笔后,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帝国的航船,将继续它的征程,但爪哇这片土地,已深深地烙下了光武时代的印记。

    喜欢。

第489章 追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