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盛天老味道 - 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多久,两名穿着黑马甲的侍者推着餐车缓缓走来。
nbsp餐车上放着两个造型古朴的砂锅,盖子盖得严丝合缝,却仍然能隐约看到热气从边缘冒出。
nbsp“两位贵客,这是本店的招牌:老盛天·云南过桥米线。”
nbsp领班亲自上前,轻轻揭开其中一个砂锅的盖子。
nbsp刹那间,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刘成下意识深吸了一口气。
nbsp砂锅里盛着滚烫的高汤,表面浮着一层金黄的油花,旁边整齐地码放着肉片、蔬菜和各种配料。
nbsp两名侍者在两人面前的桌上铺好竹帘,将砂锅稳稳放到竹帘中央。
nbsp接着又端上两个印花小碗,配上塑料勺子和一次性筷子,以及两瓶贴着【盛天古法】标签的麻油和辣椒油。
nbsp最后,一名侍者从冰桶中取出两听可乐,“啪”一声拉开拉环,倒入嵌满冰块的玻璃杯中。
nbsp这一整套流程下来,行云流水,庄重得仿佛不是在上菜,而是在进行某种古老的仪式。
nbsp江楠瞪大眼睛,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nbsp这他妈也太正宗了吧?
nbsp从砂锅到配料,从调料到餐具,甚至连竹帘都特意做旧了!
nbsp你们到底是在还原什么啊?!
nbsp领班似乎看出了她的疑惑,脸上浮现出一丝自豪:“这是我们餐厅的招牌特色,‘老盛天·云南过桥米线。”
nbsp他微微躬身,继续介绍:“汤底是用宣威老火腿、三年以上的走地鸡、筒子骨,辅以多种秘制山菌,文火慢炖8小时而成。”
nbsp“所有配菜,无论是里脊肉片、乌鱼片、鹌鹑蛋,还是豆皮、韭菜、豆芽,也都是每日新鲜备置,确保最佳口感。”
nbsp“最难得的是这调料。”
nbsp领班小心翼翼地拿起那瓶麻油:“这是我们特意从盛天老街寻访到的古法手工麻油,沿用传统石磨工艺,香味醇厚。”
nbsp他又指向辣椒油:“这辣椒油也是按盛天当地最地道的配方制作的,辣而不燥,香而不腻。”
nbsp江楠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问:“你们这儿……不是意大利餐厅吗?”
nbsp“是的!”
nbsp领班的表情变得有些感慨:“但自从有位贵客提出想吃到最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我们就开始了漫长的探索。”
nbsp“起初我们尝试了很多配方,但那位贵客总是不满意。”
nbsp他回忆道:“后来我们特意从云南请来了当地最有名的米线师傅,可还是达不到要求。”
nbsp“直到有一天......”
nbsp领班的声音忽然压低,带着几分神秘:“我们请教了李晴小姐。”
nbsp刘成听到这个名字,微微歪头。
nbsp谁?
nbsp李晴?
nbsp那不是娘娘吗?
nbsp领班继续说道:“李晴小姐告诉我们,那位贵客想要的不是云南本地的味道,而是盛天当地那种独特的‘盛天味。”
nbsp“于是我们开始在盛天寻访古味,拜访了多位做了几十年米线的老师傅。”
nbsp领班的表情越发虔诚:“经过无数次尝试和改进,终于还原出了这道‘盛天老味道的过桥米线。”
nbsp江楠听得目瞪口呆。
nbsp你们拍《舌尖上的龙国》呢?
nbsp就为了一碗米线,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
nbsp路边随便找家小店不行吗?
nbsp刘成嘴角微微一抽,心里已经明白过来了。
nbsp估计是自家兄弟在这儿吃饭时突然想吃米线,人家做了他又不满意,最后逼得人家没办法,只好去问李晴,这才搞清楚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nbsp“二位请慢用。”
nbsp领班介绍完毕,恭敬地退后两步:“有任何需要请随时吩咐。”
nbsp说完,他便带着两名侍者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包厢。
nbsp包厢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小砂锅里高汤微微沸腾的“咕嘟”声。
nbsp刘成和江楠对视一眼,同时笑了出来。
nbsp“这次可真是长见识了。”
nbsp江楠摇摇头,拿起勺子舀了一小碗汤,又熟练地加了些麻油和辣椒油。
第618章 盛天老味道 - 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