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禁卫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我们的责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今天的我们的国家也在严峻的寒冬中面对共同的挑战,让我们记住为我们打下江山的军人们不朽的誓言。带着希望和勇气,让我们再一次勇敢地面对寒流,迎接可能会发生的风暴。我们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住,在面临挑战的时候,我们没有屈服,我们没有逃避也没有犹豫,我们脚踏实地、心怀信仰,秉承了宝贵的自由权利并将其安全地交到了下一代的手中。

    nbsp苍天在上。

    nbsp1905年元月一日,戈辉

    nbsp这篇新年贺词,每个读到他的人内心都会无比的激动。

    nbsp新世界的大门,在1905年开始为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慢慢敞开。大时代到底是将如何发展,真的是只有苍天在上了。

    nbsp戈辉的新年贺词被大清国各大报纸转载。总政治部更是将其全文发到了全军所有部队,让大家集中学习戈辉总司令新年贺词的精神。

    nbsp戈辉的新年贺词在整个大清国和列强的圈子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贺辞中有很多新词引起了朝廷和列强的注意。

    nbsp戈辉的新年贺辞,被各方做了各种各样的解读,贺辞里隐隐约约,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内容,让列强和朝廷浮想联翩。

    nbsp列强的主流报纸也做了整篇幅的转载,日本的《朝日新闻》就对戈辉的新年贺辞做了整篇幅的转载,还附上了相关的解读内容。

    nbsp一个外形温婉的南方女子,也读到了这篇《朝日新闻》的转载。当然,内容已经翻译成了日语,但依然让她心潮澎湃。这个南方女子名叫李香,浙江山阴人,目前在日本留学。

    nbsp李香,经常能在《朝日新闻》上看到关于大清东北的信息,都是一些对俄国作战胜利的消息。偶尔会有关于东北或朝阳工业开发区,再或者北方经济特区的消息。她对这个大力发展工业,农业,教育,国防的北方经济特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北方经济特区要求适龄儿童,不分男女,都必须进入学校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禁止女孩子裹脚,禁止阻止女孩子上学等政策,让她觉得非常好。她决定,等她学成归国后,立即去东北。

    nbsp不仅是李香,和李香经常联系的周树人、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陈撷芬、刘道一、王时泽等都对北方经济特区产生了浑厚的兴趣,都计划去东北发展。

    nbsp还有一个人也对东北很感兴趣,这个人此时正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上学,他的名字叫蒋百里,他也十分关注《朝日新闻》上关于北方经济特区和的报道。他已经决定了,等陆士毕业后,直接去东北。

    nbsp戈辉上午发表完新年贺词后,直接去了朝阳陆军讲武堂。

    nbsp1905年1月1日,元旦,戈辉在朝阳陆军讲武堂,为200名德国教官团举办了盛大的新年宴会,款待两年多来为的成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德国教官团。同时为每一名德国教官送上一支精心制作的黄金纪念版FA99式0.3寸口径军用半自动手枪,另付10个压满子弹的弹夹和每人1000发散弹。

    nbsp这个礼物对爱枪的德国教官团来说实在是太珍贵了式0.3寸口径军用半自动手枪是他们见过的最漂亮的手枪了。原枪设计还是从德国设计师鲁格先生那里买来的,让德国教官们感觉特别亲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这两百名陆军教官,是1902年9月份来的东北,到现在已经在朝阳陆军讲武堂任教两年零三个月了,已经圆满完成了他们的教学任务。到1904年12月31日为止,他们为进行了8期的培训,每期6个月,学员人数不等,此外,他们还为培养了2000名军事教官,可以说,他们为正规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nbsp今天既是个新年宴会,也是为200名教官送行宴。几天后,他们将登上德国邮轮回国。

    nbsp目前在朝阳陆军讲武堂任教的还有很多德国教官,开的课程也很多:军事理论、军事战术和训练方法研究、后勤管理学、军事经济学、军事预算学、军事会计学、军事测绘学、军事法学、军事化学、军械整备学等多个学科。大约还有一千名德军教官在朝阳陆军讲武堂教学。他们的合同期还没到,有些是去年下半年刚刚到任的。总之,随着德国和的军事交流不断的深化,会有越来越多的德军教官来朝阳陆军讲武堂任教。

    nbsp但有一点,让德军教官很奇怪,总参谋部只让他们在军校里教课,从来不让他们直接去训练士兵,士兵一直都是由自己的教官,或者从军校毕业的教官去训练。有很多德军教官甚至从来没有到的营区里参观过,他们看到的,了解到的,只是在军校里学习和生活的学员。

    nbsp1905年1月3日,戈辉签署命令,命令在官营农场的12万民兵,其中的人正式转入现役,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至此,戈辉以为俄国人修铁路为名招的17至24岁的24万劳工,已经有十六万五千人分五批加入到了,余下的七万五千人继续亦兵亦民的一边在官营农场工作,一边继续参加军事训练。

    nbsp1905年1月5日,戈辉在锦州港亲自为200名德国陆军教官送行。

    nbsp也是在这天,戈辉作为的总司令,作为朝阳陆军讲武堂的校长,正式推荐林贺为朝阳陆军讲武堂总教官,中校军衔,随后总政治部主任王超辉上将签发了正式的任命函。

    nbsp林贺,经过半年来的学习,他已经对的训练体系有了充分的认识,在他看来,的训练要比日军的训练更科学更系统,更有效率,特别是“八角台教学法”,士兵们私下里叫“戈辉教学法”,让林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半年来,他真的是学到东西了,同时也对今后的训练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特别是学习了戈辉传授他的吐纳之法后,感觉自己的身体素质比以前强了很多。

    nbsp从此,年轻英俊的林贺,成了讲武堂的明星人物。

    喜欢。

第121章 我们的责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