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七零都跟阎王谈过判还怕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7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船行至黄河中段,河面的冰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露出底下奔涌的浊浪。周成煜突然指着北岸的峭壁:“那是三线建设时的废弃隧洞!”崖壁上“备战备荒”的标语被水浸得发涨,红漆顺着岩壁往下淌,像极了勘探队日记里画的血痕。

    nbsp李默抛出铁锚时,锚链突然卡在河底的硬物上。周小小潜下去摸,指尖触到片冰凉的金属——是块搪瓷牌,上面印着“黄河水文站”五个字,边角还粘着半片军绿色布料,和气象站褥子的料子一模一样。

    nbsp“下面有东西!”她刚浮出水面,河底突然传来沉闷的轰鸣。周成煜蹲在船舷边看水深仪:“河床图上标过暗河,就在隧洞正下方。”话音未落,船身猛地一沉,定星针从周小小怀里飞出来,直直扎进隧洞入口的石缝。

    nbsp隧洞里比想象中干燥,岩壁上还留着当年的标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李默用手电筒照向深处,光柱扫过的地方,堆着几十只木箱,箱身上的“炸药”二字被潮气浸得模糊,却和盐井里的箱子款式完全相同。

    nbsp“是寻灵会没来得及运走的。”苏雨晴撬开最上面的箱子,里面的炸药包上压着本油印小册子,标题是《灵脉开发计划》,落款处盖着个模糊的红章。册子的最后一页,贴着张泛黄的合影,十几个人站在黄河边,最中间的人脖子上,挂着和张明远同款的皮绳。

    nbsp周小小突然注意到合影背景里的帆布帐篷,帐篷门口插着根木杆,杆顶绑着的红绸子在风里飘——那绸子的打结方式,和勘探队徽章上的红绳如出一辙。她刚要指给众人看,隧洞深处突然传来滴水声,节奏竟和李默铜铃的频率完全一致。

    nbsp“这边!”李默拽着铜铃往暗处走,铃声在空荡的隧洞里回荡,竟引得岩壁上的水珠纷纷坠落,在地面汇成条小溪,顺着地势往隧洞尽头流去。周成煜蹲下身摸了摸水迹:“姐,是硝石水,和炸药箱上的味道一样。”

    nbsp尽头的岩壁上,有人用红漆画了个巨大的五角星,星尖正对着块松动的石头。敲开石块,后面露出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洞里飘出股熟悉的味道——和岱庙香炉里的柏叶香一模一样。

    nbsp“是守灵人的藏身地!”周小小钻进去时,手电筒的光扫过洞壁,上面刻满了名字,最上面一行是“第一批守灵人”。

    nbsp洞中央的石台上,摆着个老式收音机,调频指针停在“黄河之声”的频段。李默按下播放键,里面传出沙沙的电流声,接着是个苍老的声音:“灵脉过黄河,需借河灯引,守灵人后代……”后面的话被杂音吞没,只剩下反复循环的“三月三,龙抬头”。

    nbsp苏雨晴突然发现石台底下的暗格,里面藏着个铁皮盒,打开的瞬间,三枚铜铃滚了出来,铃身上的漩涡标记和李默的那只完全相同。盒子的衬里上,用钢笔写着行小字:“李、周、苏三家,代代相传”。

    nbsp“我爷爷的日记里提过,当年勘探队里确实有这三姓人。”李默拿起其中一枚铜铃,轻轻一晃,隧洞外突然传来密集的脚步声,有人用沙哑的嗓子喊:“张会长说了,铜镜的另一半就在暗河里!”

    nbsp周成煜突然把油印册子往怀里一塞:“往暗河走!”他指着洞口上方的通风管,“工程图上标过,这管子通暗河的分流道!”

    nbsp通风管里狭窄得只能匍匐前进,周小小爬在最前面,手指突然触到片粗糙的布料,拽出来一看,是件工装外套,口袋里装着半张火车票,目的地是“青海——山东”,发车日期正是1975年勘探队失踪的那天。

    nbsp“他们没失踪,是分散转移了!”她刚说完,前方突然透出光亮,通风管的尽头连着条地下暗河,河面上漂着几十盏河灯,灯芯明明灭灭,像无数双眼睛在黑暗里眨动。定星针突然从周成煜手里飞出去,落在最前面那盏河灯的灯座上。

    nbsp灯座是用半面铜镜做的。

    nbsp周小小捞起河灯时,镜面突然亮起绿光,映出幅画面:七十年代的黄河边,三个穿着工装的人正往暗河里放河灯,手里分别举着铜铃、笔记本和罗盘——那罗盘的样式,和苏雨晴家传的一模一样。

    nbsp“是我们的爷爷!”苏雨晴的声音带着哭腔,镜面里的绿光突然暴涨,顺着暗河往上游蔓延,河灯的火光也跟着连成线,像条通往未知的路。李默突然指着河对岸:“看那面墙!”

    nbsp对岸的岩壁上,有人用硝石画了幅巨大的地图,从黄河一直延伸到岱庙,每个节点都标着个五角星,最后一个星尖指向的位置,正是他们此刻站立的暗河。地图的角落里,刻着行小字:“守灵不是困住灵脉,是护送它回家”。

    nbsp暗河突然剧烈摇晃,周成煜拽着众人跳上漂来的木筏:“寻灵会的人在炸隧洞!”木筏顺流而下时,周小小回头望,看见绿光从岩壁的裂缝里涌出来,顺着暗河往黄河主干道流去,河灯的火光在绿浪里起伏,像无数个跳动的心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木筏冲出暗河的瞬间,周小小看见河面的冰已经全化了,两岸的柳枝抽出新芽,在风中摆得像七十年代标语里的感叹号。远处的渡口,老头正带着守灵人的后人们放河灯,火光顺着黄河往东方蔓延,那是岱庙的方向。

    nbsp“灵脉要回岱庙了。”周成煜翻开笔记本,最新的页面上不知何时多了行字,笔迹和他爷爷的一模一样:“七十年代埋下的种子,该发芽了。”

 &

第667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