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薯条,苏联英雄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章 工程上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普斯沃夫斯基宫的战斗几乎滑入一边倒的局势时。

    nbsp由“新来的”“哑巴”和2名霍尔姆门勇士带领的暂编第1师断后部队,在德军特殊机构的注意力,已经被薯条君捞出的大把全新版本“神遗物”吸引过去的情况下。

    nbsp成功在预设的阵地拦截了,发现俄国人有转向跑路的倾向后,被德军指挥官派出的来阻止的德军坦克。

    nbsp当然这种情况也有一半要归功于,对于新装备过于自信的德军坦克兵,在没有注意到原本一直跟着他们的独立侦搜连特别武器小组已经被调走的情况下,盲目地选择了和以前相同的战术。

    nbsp倒V字型的双列战术,在通常的突击中极为有利坦克部队将火力压缩在一个狭窄正面增加突破能力,但当坦克速度大幅增加之后,这种有利于所有车组向V字正面中心急停开火的冲击阵线,就成了连环追尾的起手势。

    nbsp或者说在德军发动突击时,德军良好的训练水平确实可以让他们在高速下维持这个阵线,并以惊人的配合能力完成对苏军制造的假冒掩体的攻击。

    nbsp让整个突击过程在最初之时确实如德军指挥官想象的一样,实现了水银泻地般的攻势。

    nbsp但由于独立侦搜连的撤离,这些从战争第一天之后就脱离前线,只在传言中听闻过俄国人的巫术手段的德军士兵,对于巫术的防御意识虽然有了,但经验却基本为零。

    nbsp因此当第一台作为前锋的Ⅳ号坦克的车长,注意到天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个黑影的时候,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nbsp“汉斯!规避!”

    nbsp机警的车长在感觉天上的东西十分有九分的不妙之后,便立即向驾驶员下达了转向规避的口令。

    nbsp不过口令下达的下一秒,才用余光注意到另外一侧更让他熟悉的威胁——直射火炮开火时的炮口火光——的德军车长便后悔了。

    nbsp轰!

    nbsp被自己强大战场直觉坑害了的德军车长,虽然成功避开了他从未见过的“新来的”的无人机攻击,但却因此错失了躲过“哑巴”埋伏在半地下掩体中的高射炮射击的机会。

    nbsp不过实话实说,以当前Ⅳ号坦克的速度,选择规避锁定之后就很难摆脱的带有规则性命中能力的地狱火导弹,确实是比选择规避需要目力锁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对全速状态下的坦克完成侧面预瞄射击的直瞄火炮是更加理性的选择。

    nbsp但谁让“哑巴”作为传奇AA人的被动是敌方速度越快瞄的越准呢?

    nbsp这个原本是针对战争雷霆中各种低空超速喷气机的技能,也没想到今天能碰到飞的太低的德军坦克。

    nbsp于是在第一辆Ⅳ号坦克被命中履带,并在高速转向下发生倾覆后,后面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Ⅳ号坦克,在完全没有反应时间的情况下便发生了一场恐怖的连环车祸。

    nbsp所幸出于德国人的严谨,德军特殊机构的全面性能强化清单里,也包括对于碰撞缓冲能力的强化,才让一队德军坦克兵没有在今天死于飙车的快乐。

    nbsp但队形彻底堆成一座小山的德军坦克部队情况也不是特别好,早就在附近掘坑隐蔽的苏军士兵在收到伏击成功的信号之后便一跃而出,准备给德军表演了一波熟练的反坦克体操。

    nbsp若非后续跟进的德军机械化步兵指挥官,当机立断的下令直接火力覆盖己方坦克。

    nbsp这18台占据了第18装甲师最精锐装甲营半壁江山的Ⅳ号坦克一台也无法幸存。

    nbsp不过暂编第1师断后部队的伏击也并非全部都获得了如此成功。

    nbsp延续了钢铁巨蟒改装方案,并得到了加强的Ⅲ号坦克纵队,直接无视了科拉姆科和阿列什科夫联手布置的地雷。

    nbsp这让试图阻止这队坦克切断暂编第1师撤入树林道路的苏军部队,在一开始就陷入了苦战。

    nbsp直到德军Ⅳ号坦克发生连环车祸,无法确认是否会受到同类攻击的德军指挥官。

    nbsp在发现了更多苏军正在向这里增援的情况下,选择了暂时退回封锁线。

    nbsp(一些解释:

    nbsp1、最精锐装甲营的半壁江山

    nbsp理论上第18装甲师的坦克团应该有三个营,每个营各装备15台Ⅱ号、34台Ⅲ号,12台Ⅳ号,外加3台指挥型Ⅲ号。

    nbsp再加上团部直属,第18装甲师共拥有50台Ⅱ号,115台Ⅲ号,36台Ⅳ号,外加12台挥型Ⅲ号,共213辆坦克。

    nbsp是巴巴罗萨开始时,从数量到质量唯二的最强装甲师,另外一个则是第3装甲师。

    nbsp不过第3装甲师的Ⅳ号坦克比第18装甲师要少4台。

    nbsp至于唯一一个坦克数量达到250台以上的第7装甲师,则由于其主要填充了167辆38(t)而显得实力逊色不少。

    nbsp而在这里,Ⅳ号坦克被集中到一个营使用则是因为,Ⅲ号、Ⅳ号坦克接受的改装完全不同,让德军不得不改变自己混编坦克营的习惯。

    nbspPS:德国人混编坦克营的习惯,更多是因为其坦克产能一直不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2、科拉姆科和阿列什科夫

    nbsp科拉姆科,是霍尔姆门勇士中最为年长的人,其历史原型是同名苏军少尉。

    nbsp而科拉姆科少尉,在历史中的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中,于6月22日冒险在科布林堡外围埋设了大量地雷,对要塞的后续坚守有着深远意义。

   &nb

第93章 工程上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