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怠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嘴上再如何抱怨,李怀端还是立刻安排了差役去路上接应,又去码头跟进。

    nbsp卢文鸣也知道人一多就容易生乱,唯恐给老友惹来麻烦,接道:“我去一趟码头,若有事情,也晓得什么情况。”

    nbsp李怀端道:“你去也叫不动人,我跟你一道去!”

    nbsp说着催人套了马,两人一前一后出得衙门,匆忙往码头跑。

    nbsp卢、李两个急急赶往码头的时候,那灵河镇辖下村子出身,因青蒜、水芹菜同宋妙相识,随后踊跃自荐,争着要回乡帮韩砺等人招募人力的李阿婆,也正四处张望,一心往汲县富安码头走。

    nbsp她后头跟着七八人,另有两人跟她齐头并进。

    nbsp齐头两人都是二十上下,其中一个左手拿一张图纸,指着大道右边一处屋舍同树木道:“是了,就是这里,土地庙!你看画得一模一样,四扇门,上头写的字笔画也长得挺像,边上这棵树的弯岔都一样!”

    nbsp另一人忙凑近去看,应道:“是了,就是这里没错!”

    nbsp又转头同李阿婆道:“大姨婆,往右边走!”

    nbsp李阿婆却是一副将信将疑模样,也过去看了眼。

    nbsp老人不知道小篆、楷书写法不同,只晓得比着上头“土地庙”三个字一条一条笔画,最后道:“我看这三个字怎的好像横竖写得不大一样?”

    nbsp又道:“万一另一条道上也有个土地庙呢?稳妥些,还是找人问问吧!若是走错了,人生地不熟的,费脚力也就算了,耽误了报到的功夫怎么办?”

    nbsp她辈分最高,年纪最大,人虽絮叨,到底今次是为头的,又是因她带来的消息,后头一群青壮虽然不耐烦,也只好彼此拿眼睛表示不满,又从嘴里“唉!”、“哎!”地发出嘘声。

    nbsp李阿婆哪里不晓得这群后生觉得自己烦——毕竟一路过来,照着图走,就没走错过,但她还是坚持回回岔路的时候都要问人。

    nbsp这样做法,啰啰嗦嗦,自然是让小儿辈觉得丢面子,又琐碎。

    nbsp但老人经事多,凡事求稳,又自觉是个带队的,生怕出错,宁可被埋怨,也不肯放松些。

    nbsp她道:“你们不好意思去问,我来问!”

    nbsp说着就要上前去找路人。

    nbsp一群后生,哪里好意思叫个老婆子去问路。

    nbsp于是慌不迭拉的拉,劝的劝,又有人赶紧上前问了。

    nbsp果然不多时回来道:“姨婆,往右边走,码头还有小五里地就到了!”

    nbsp一众人等忙又赶路。

    nbsp再走到岔道时候,却见那分岔地方站着十来人,也是当头一人拿一张纸,纸上绘有道路指引,正按图找路。

    nbsp两边一对,见得对面模样,就猜到彼此目的一致,于是上前打一会招呼,原来都是灵河镇的。

    nbsp“你们怎的晓得这里要招人的?”

    nbsp“我们村有个收鸡鸭的贩子特地来说的,问我们有没有一二十天空,便是没有,也能干一天算一天钱——左右闲着也是闲着,又包一顿吃,又有贴补,能省嚼用,就过来看看!你们打哪里晓得的?”

    nbsp李阿婆站了出来,道:“我认得那招人的秀才公,也见过滑州州衙里头好些个大官哩!”

    nbsp她于是把自己当日怎么在官驿门口躲雨,怎么遇得宋妙,怎么认识京城都水监来的吴公事并韩秀才公为首的许多学生,又怎么晓得对方缺人手要修堤挖河,怎么主动要回乡帮着招人。

    nbsp这话回家之后,她已是跟一村人说过许多遍,一路也反反复复说,同村晚辈早听得耳朵起茧子,闻言个个露出难耐模样。

    nbsp但对面这十来人却是一个都没有听过的,俱都竖着耳朵,十分认真,还不住询问其中细节。

    nbsp等李阿婆答完,对面便道:“原还怕是他虚编了些,却原来没骗人。”

    nbsp也有人道:“这样好事,滑州怎么不先紧着他们自己人?”

    nbsp李阿婆却是早问过这个问题,此时虽左右无人,还是压低嗓子,做一副秘密不好外传的样子,道:“听闻是他们那通判跟下头胥吏打架,下头人不肯搭手帮忙,老大一个官,只好吹胡子瞪眼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本不打算掏钱,是要征召徭役,而今只好把那抚济流民的银钱拿出来招人了。”

    nbsp隔着一条河,卫州自然不知道滑州事。

    nbsp但是天底下老吏治上官,实在是太常见不过,对面人一听,一个质疑的都没有,尽数信了。

    nbsp两队边说边往前走,渐渐并做一队,少不得互相说起闲话来,约莫小半个时辰,一路对着从灵河镇报名的摊位上领来的简略指引图问路,终于码头已是目之所见,不过三四百步之遥。

    nbsp一行人正要往前走,就见前方一片开阔空地,不知哪家平日里装卸货用的,此时空地处支着五六张长桌,桌后坐人,桌边立着两根竹竿拉开布幌,上写大大的“招”“收”二字,边上立有大木板,写着“河工报到”,上头画着个挖土的人。

    nbsp又有人在旁时不时敲两下锣鼓,喊道:“有去滑州应募的,来这里登记啊!换了牌子才好登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又有牌子,又有敲锣打鼓,得了这许多提醒,除非聋子、瞎子,不然如何能不知道是到了地方?

    nbsp此时那几张桌子处已经围了些人,李阿婆敢一个人跨州卖菜,胆气同果断可想而知,当先上前寻了张排队少的桌子,在人后头站着,又招呼一村后生赶紧过来,等排到跟前,把自己手头一份文书交上前去给对面人,道:“这里是八角村九人,我是那做中的!”

    nbsp对面却是个年轻人,看着只十来岁,见得对面一气来了这许多人,也有些紧张模样,转头叫道:“张管事,这里一气来了九个人!”

    nbsp那张管事本是站在另一张桌子后头,此时走了过来,指点那年轻人道:“哥儿咱不急,先一个一个对名字,抄牌子。”

    nbsp说着抬头对众人道:“我念到名字的,站出这边手来一步!”

    nbsp他挥了挥左手,就那文书读名字,果然里头一个一个站出人来。

    nbsp那年轻人右边手摆了个大筐,里头装得满满当当,全是系了麻绳的竹牌子,此时忙放在桌上,听到一个名字,按着文书找到,往那竹牌子上抄一个名字,又按天干地支等等编了号。

    nbsp一时抄完,那张管事按着竹牌子上头名字,叫人一个一个上前用红泥按了手指印,又发下去叫他们随身带好,道:“你们明天下午申时初,在脖子上挂了这竹牌,来此处列队上船,如若迟了,船不等人,就不做数了。”

    nbsp又给李阿婆单单一个另外形制的牌子,上头写了“甲申”两个大字,道:“阿婆明日记得同来,送人上了船,才算你前头事情了结,至于后头,还有其余计算。”

    nbsp李阿婆道:“我晓得,我晓得!”

    nbsp又道:“今日那韩秀才公特地交代,叫我们这一行今次跑一趟先探明了路,明日就当给其他队伍领路的,叫我给你们说一声,让在名册后头记下来,日后多算半天工钱!”

    nbsp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一份书信来。

    nbsp张管事接下一看,见了最后韩砺落款并小印,果然在那名册最后做

第一百六十一章 怠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