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5章 老弱妇孺也是地主团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多隆阿“啪”地一声把千里镜往马鞍上一拍,眉头拧成了麻花。

    nbsp这茴军首领分明在跟他玩“你追我,如果你追到我,我就让你好看”的把戏!他要是真带着兄弟们冲过去,估计得变成“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一个送”。

    nbsp可要他这么灰溜溜地撤了?

    nbsp他的心就像被辣椒面糊了一嗓子——咽不下这口气!

    nbsp穆图善踮着脚尖凑过来,活像只怕吓到主人的老鹦鹉:“将军呐,您瞅瞅这形势——敌军这会儿正上头呢,王阁村指不定藏着多少‘地雷!咱要是这会儿冲,怕是得变成‘人肉烧烤摊啦!不如先按兵不动,等援军到了,咱们再组个‘加强版杂牌军!”

    nbsp多隆阿沉默得能听见自己心跳,活像打鼓。

    nbsp最后憋出一句:“传令!原地扎营,把探子撒出去,别让敌军偷偷‘偷菜!还有那啥……关中各县的‘好汉们,让他们赶紧滚过来!”

    nbsp他嘴里说着“部队”,心里却默念:“炮灰,纯纯的炮灰……”

    nbsp果然,三天后援军到了——那叫一个“精彩”!

    nbsp领头的大爷扛着锄头当长枪,身后跟着扛扫帚的、挑扁担的,还有位大娘挎着竹篮,篮里装着给儿子准备的炊饼。

    nbsp多隆阿嘴角抽搐:“这哪是团练,这是‘关中夕阳红旅行团吧?”

    nbsp穆图善憋笑憋得内伤,凑近嘀咕:“将军,您看这阵仗……打起来怕是‘自己人踩自己人都比敌人杀伤力大!”

    nbsp多隆阿深吸一口气,决定战略性眼瞎:“不管咋说,人来了就是希望!传令——今晚加餐!让伙头兵煮一锅‘壮胆汤,管他回民还是汉民,先灌饱了再说!”

    nbsp心里默念:“最起码能消耗敌人的弹药储备!”

    nbsp越想越不对劲:“特么这些老头老太太是在军营里混吃的来了吧!”

    nbsp人数还不少,简直无边无际。

    nbsp完全可以号称十万之众。

    nbsp不行明天就对羌白镇发起总攻。

    nbsp不然粮草顶不住啊!

    nbsp第二天清晨,晨雾还未散尽,多隆阿已经跨上了战马,腰间佩刀“呛啷”出鞘,在晨光中划出一道冷冽的弧。

    nbsp校场上的士兵们稀稀拉拉地列着队,扛锄头的老汉、挎竹篮的大娘、挑扁担的农夫混杂在八旗兵的行列间,像一锅没煮熟的八宝粥。

    nbsp多隆阿深吸一口气,将千里镜往马鞍桥上一磕,震得马儿打了个响鼻。

    nbsp他扯着嗓子开吼,声音像砂纸打磨过的铜锣:“兄弟们!今儿个不是打仗,是杀鸡给猴看!咱们身后是关中千万百姓的粮袋子,前面是茹毛饮血的贼寇!谁要是敢后退半步,督战队的刀可比敌人的箭快!”

    nbsp他故意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扛着农具的“好汉们”。

    nbsp嘴角抽搐道:“...当然了,要是有人实在扛不住,咱也不强求——回村种地也是条汉子路!但是回村种地,羌白镇的那些茴匪给你们种地的机会吗?”

    nbsp台下响起一阵稀稀拉拉的哄笑,夹杂着几声咳嗽和扁担磕地的闷响。

    nbsp多隆阿心火“腾”地窜起三丈高,却硬憋着压下去:“可要是今儿个谁他娘的敢当缩头乌龟,老子就让他知道——八旗的军法比茹河的冰碴子还冷!”

    nbsp他猛地抽出令箭,“啪”地插在沙地上,箭尾红缨抖得像是滴血。

    nbsp穆图善领着金顺的八旗兵已悄然绕到阵后,火枪手们的枪口在晨雾中泛着幽光。

    nbsp赵即发、胡大贵、曹克忠、陶茂林各领一队,将校场出口堵得铁桶一般。

    nbsp多隆阿余光瞥见那些大爷大娘们正用炊饼喂马,嘴角又抽

第215章 老弱妇孺也是地主团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