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潘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nbsp侍女不解,却还是照做了。
nbsp没过多久,那只狗便抽搐着死去了。
nbsp潘淑抚摸着孙亮的头,轻声说:34;亮儿,这宫里的路,从来都不好走。34;
nbsp她没有声张此事,只是在孙权来看她时,状似无意地提起太子最近行事有些急躁。
nbsp孙权本就对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储位之争感到厌烦,听了潘淑的话,心中对孙和又多了几分不满。
nbsp赤乌四年,孙权大病一场,卧床不起。
nbsp太子孙和趁机拉拢朝臣,甚至私闯后宫探望孙权的病情,引起了孙权的猜忌。
nbsp潘淑抓住这个机会,让心腹太监在孙权耳边吹风,说太子急于上位,恐有不臣之心。
nbsp病中的孙权本就多疑,听了这些话,更是怒不可遏。
nbsp他下令将孙和软禁起来,彻查其党羽。
nbsp一时间,朝堂上下人心惶惶,许多支持太子的大臣都被牵连入狱。
nbsp潘淑看着这一切,心中没有丝毫波澜,她知道,这是保护孙亮必须付出的代价。
nbsp赤乌五年,皇后步氏病逝。
nbsp后宫无主,谁能成为新的皇后,成了朝野关注的焦点。潘淑知道,她的机会来了。
nbsp步皇后的葬礼刚过,朝堂上便围绕着皇后人选争论起来。
nbsp丞相陆逊主张立袁夫人为后,理由是她出身名门,德行兼备;而骠骑将军朱据则支持恢复徐夫人的后位,认为发妻复位合乎礼法。
nbsp潘淑坐在窗前,听着侍女汇报朝堂的动向,指尖在棋盘上轻轻敲击。
nbsp她知道,无论是袁夫人还是徐夫人,都不是她的对手。
nbsp袁夫人虽贤,却无子嗣;徐夫人虽有长子孙登(已逝),却与孙权早已情断义绝。
nbsp真正让她忌惮的,是那些反对立她为后的老臣。
nbsp34;陆逊在奏折里说,贵妃出身寒微,恐难母仪天下。34;侍女低声说,语气里带着不平。
nbsp潘淑笑了笑,拿起一枚白子落在棋盘上:34;出身寒微又如何?汉高祖的皇后吕雉,不也是农家女吗?34;
nbsp她顿了顿,又说,34;你去告诉中书令孙弘,就说我想在宫中设坛,为陛下祈福。34;
nbsp孙弘是孙权晚年宠信的大臣,为人奸佞,却很会揣摩帝王心思。
nbsp潘淑知道,此人虽不可靠,却是对付陆逊等人的利器。
nbsp设坛祈福那天,潘淑穿着素色道袍,跪在蒲团上诵经,孙亮则乖巧地坐在她身边。
nbsp孙权来看她时,见母子二人神色虔诚,心中十分感动。
nbsp潘淑趁机说:34;陛下春秋已高,当保重龙体。臣妾愿每日在此诵经,祈求上天保佑陛下福寿安康。34;
nbsp孙权握住她的手,那双手因常年抄写经文而有些粗糙,却让他感到踏实。34;有你在,孤便安心。34;
nbsp自那以后,潘淑时常在孙权面前提起孙亮的聪慧,说他小小年纪便懂得体恤下人,有仁君之相。
nbsp她从不直接攻击太子孙和,却总在不经意间透露孙和与朝臣过从甚密,恐有结党营私之嫌。
nbsp赤乌七年,太子孙和因祭祀太庙时拜访岳父张休,被孙权认定为34;私通外戚34;,废为南阳王。
nbsp鲁王孙霸因觊觎储位,被赐死。
nbsp储位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年幼的孙亮被立为太子。
nbsp孙亮成为太子后,立潘淑为后的呼声越来越高。
nbsp可陆逊等老臣仍在反对,认为潘淑34;心机深沉,恐乱后宫34;。
nbsp潘淑知道,该是时候除去这块绊脚石了。
nbsp她让人搜集了陆逊与废太子孙和往来的书信,虽无实质内容,却足以引人遐想。
nbsp她让人搜集了陆逊与废太子孙和往来的书信,虽无实质内容,却足以引人遐想。
nbsp她将书信交给孙弘,让他在孙权面前34;无意34;中提及。
nbsp孙权本就对陆逊干预储位之事心存不满,见了书信后更是震怒,当即下令斥责陆逊。
nbsp年迈的陆逊不堪受辱,不久后便病逝了。
nbsp消息传来时,潘淑正在给孙亮讲故事,她只是顿了顿,便继续柔声说道:34;从前有只老鹰,总觉得小狮子威胁到了它的地位,结果被猎人一箭射穿了翅膀;
nbsp赤乌十四年,潘淑终于被册封为皇后。
nbsp册封大典那天,她穿着繁复的凤袍,一步步走上祭天的高台,身后是垂首侍立的百官。
nbsp阳光洒在她的凤冠上,熠熠生辉,她忽然想起多年前在乌程县捣衣的那个午后,那时的她,从未想过自己能站到这样的高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成为皇后的潘淑,开始着手整顿后宫。
nbsp她废除了许多严苛的规矩,减轻了宫人的劳役,赢得了后宫上下的拥戴。
nbsp同时,她也没有忘记培养自己的势力,将兄长潘据提拔为卫将军,掌管宫中禁军,确保孙亮的安全。
nbsp孙权看着潘淑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她更加信任。
nbsp有时甚至会让她批阅一些不重要的奏折,潘淑总能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让孙权刮目相看。
nbsp可潘淑的权势也引起了一些大臣的警惕。
nbsp太傅诸葛恪便曾多次在孙权面前进言,说皇后不宜干政。
nbsp潘淑知道后,并没有生气,反而主动向孙权请辞,说自己只想安心教导太子,辅佐陛下。
nbsp孙权见她如此识大体,对她更加宠爱。
nbsp赤乌十六年,孙权的身体越来越差,已经无法处理朝政。
nbsp潘淑开始代理一些政务,她处事公正,赏罚分明,赢得了许多大臣的支持。
nbsp可也有人说她34;专权跋扈34;,甚至编造谣言说她想效仿吕雉,临朝称制。
nbsp潘淑对此并非不知,只是她已无暇顾及。
nbsp她知道,孙权的时间不多了,她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孙亮铺好一条平坦的路。
nbsp太元元年,孙权病重,卧病在床。
nbsp朝政大权渐渐落到了孙弘和诸葛恪手中。
nbsp潘淑看着病榻上形容枯槁的丈夫,心中明白,一旦孙权驾崩,年幼的孙亮恐怕难以驾驭这些权臣。
nbsp她开始频繁地召见外戚,商议辅佐孙亮的事宜。
nbsp兄长潘据虽掌管禁军,却性情温吞,难堪大任;族中子弟多是文弱书生,缺乏历练。潘淑思来想去,决定效仿西汉的吕雉,在必要时垂帘听政,却忘了吕雉的结局是满门抄斩。
nbsp宫中渐渐有了流言,说皇后想效仿吕霍之事,祸乱吴国。
nbsp潘淑对此并非不知,只是她已无路可退。
nbsp孙亮是她唯一的希望,为了儿子,她必须牢牢抓住权力。
nbsp她开始清洗后宫中反对自己的势力,连一向与世无争的袁夫人也被她迁出了正宫,安置在偏僻的静心苑。
nbsp有宫人劝她:34;袁夫人素来与人为善,何必赶尽杀绝?34;
nbsp潘淑只是淡淡道:34;宫墙之内,没有39;素来39;二字,今日的善,或许就是明日的刀。34;
nbsp孙权偶尔清醒时,会看着潘淑忙碌的身影,眼神复杂。
nbsp他想起初遇时那个在梅树下眼神清亮的少女,不知从何时起,她的眼中多了那么多算计与忧虑。
nbsp他想劝她,却已无力开口。
nbsp一日,他拉着潘淑的手,气若游丝地说:34;淑儿,孤...对不起你;
nbsp潘淑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她知道,帝王的歉意,从来都轻飘飘的,却也重得能压垮人的一生。
nbsp太元二年正月,孙权的病情愈发严重,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nbsp潘淑衣不解带地守在病榻前,亲自为他喂药擦身,昔日光滑的手背上布满了冻疮。
nbsp孙亮依偎在她身边,看着父亲苍老的面容,小声问:34;母后,父皇会好起来吗?34;
nbsp潘淑抚摸着儿子的头,强忍着泪水:34;会的,父皇还要看着亮儿成为一代明君呢。34;
nbsp可她心里清楚,孙权的大限已至。
nbsp她连夜召来中书令孙弘,商议草拟遗诏之事。
nbsp她想在遗诏中加入34;皇后辅政34;的条款,却遭到了孙弘的反对:34;陛下早已定下诸葛恪为辅政大臣,此事恐难更改。34;潘淑冷冷地看着他:34;
nbsp孙大人是忘了,是谁帮你坐稳了中书令的位置?34;孙弘脸色一白,终究还是答应了。
nbsp然而,潘淑的计划并没有得逞。
nbsp诸葛恪早已察觉到她的意图,暗中联合了几位老臣,准备在孙权驾崩后,立即拥立孙亮即位,架空潘淑的权力。
nbsp他们甚至买通了潘淑身边的几个宫女,监视她的一举一动。
nbsp神凤元年的初春,潘淑在照料孙权时不慎染了风寒。
nbsp病中的她依旧强撑着处理事务,直到深夜才在凤榻上睡去。
nbsp几个曾被她责罚过的宫女见她病重,又听闻孙权时日无多,便起了歹心。
nbsp她们记得诸葛恪的嘱咐:34;皇后若在,你们永无出头之日。34;
nbsp夜深人静时,宫女们悄悄溜进凤帐,用浸了迷药的手帕捂住潘淑的口鼻。
nbsp潘淑从梦中惊醒,挣扎着想要呼救,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nbsp她看着眼前这些熟悉的面孔,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nbsp她想起自己刚入织室时,也曾被老宫女欺负;想起成为夫人后,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想起孙亮稚嫩的脸庞...
nbsp最终,她的眼神渐渐涣散,像一盏燃尽的油灯,彻底熄灭了。
nbsp这位在吴宫争斗中步步为营的皇后,最终没能熬过那个寒冷的夜晚,年仅三十岁。
nbsp潘淑死后三日,孙权驾崩。
nbsp年幼的孙亮即位,太傅诸葛恪辅政。
nbsp诸葛恪以34;皇后暴毙,恐有冤情34;为由,彻查后宫,将那几个宫女处死,却对外宣称皇后是病逝的。
nbsp没有人知道,这场看似公正的审判,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掩盖。
nbsp孙亮即位后,追谥潘淑为34;大皇后34;,与孙权合葬于蒋陵。
nbsp可这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小皇帝,终究没能守住吴国的江山。
nbsp太平三年,孙亮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不久后便病逝了。
nbsp多年后,有人在吴宫的废墟中,发现了一枚残破的梅花玉佩。
nbsp玉佩的背面刻着一个34;淑34;字,边缘已被岁月磨得光滑。
nbsp谁也不知道,这枚玉佩曾见证过一个江南女子的传奇一生——从浣衣女到皇后,她在深宫中绽放过,也凋零过,最终像那寒冬的梅花,只留下一段模糊的传说,消散在历史的烟雨中。
nbsp而那片曾见证她与孙权初遇的梅林,依旧在每个冬末春初绽放,暗香浮动,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被遗忘的宫廷往事。
nbsp只是再也没有人知道,那一年的大雪中,那个眼神清亮的少女,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喜欢。
第231章 潘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