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孙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汉光和五年(182年),在吴郡富春县孙氏宅邸内,随着一声清亮的啼哭,孙权降临人世。
nbsp他出生时便与众不同,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容貌奇伟,令见者无不称奇。
nbsp彼时孙坚正忙于四处征战,听闻次子诞生,虽未能及时陪伴左右,但心中对这个儿子也充满了期待。
nbsp当地善于相面的刘琬见到年幼的孙权后,更是断言:34;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34;
nbsp这番预言,似在冥冥之中预示着孙权不平凡的一生。
nbsp孙权自幼聪慧过人,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与稳重。
nbsp在兄长孙策的教导下,他不仅熟读经史子集,对兵法谋略也颇有研究。
nbsp每当孙策宴请宾客,年幼的孙权总能安静地坐在一旁,认真聆听长辈们的谈论,从中汲取知识与智慧。
nbsp孙策常对宾客们说:34;此诸君,汝之将也。34;言语间满是对弟弟的赞赏与期许。
nbsp初平三年(192年),对于孙氏家族而言,是个悲痛的年份。
nbsp孙坚在攻打荆州刘表时,不幸被黄祖部将射杀,年仅三十七岁。
nbsp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让孙氏家族失去了主心骨,也让江东局势陷入动荡。
nbsp此时年仅十岁的孙权,虽还未到能够独当一面的年纪,但已开始协助兄长孙策处理诸多事务。
nbsp他跟随孙策辗转各地,在战火中逐渐成长,不仅习得了军事谋略,更培养出洞察人心的敏锐直觉。
nbsp建安五年(200年),命运再次给了孙权沉重一击。
nbsp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时遇刺,生命垂危。
nbsp临终前,他将年仅十九岁的孙权唤至榻前,郑重地将江东大业托付给他:34;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34;
nbsp说完,便将象征权力的印绶交到孙权手中。
nbsp面对兄长的重托,年轻的孙权强忍悲痛,迅速振作起来。
nbsp此时的江东,内忧外患交织:山越族时常发动叛乱,扰乱地方安宁;内部各方势力对这位年轻的继承人持观望态度,暗流涌动;外部更有曹操、刘表等强敌环伺,随时可能趁虚而入。
nbsp但孙权没有丝毫退缩,在张昭、周瑜等老臣的辅佐下,他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成熟与魄力。
nbsp孙权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即位之初便广招贤才。
nbsp他亲自登门拜访鲁肃,与之34;合榻对饮34;,共商天下大计;重用诸葛瑾,使其成为自己的重要谋士。
nbsp同时,他也十分重视安抚老臣,对程普、黄盖等跟随孙坚、孙策征战多年的老将礼遇有加,让他们继续为江东效力。
nbsp在孙权的努力下,江东逐渐形成了新老结合、人才济济的局面。
nbsp为了稳定内部局势,孙权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
nbsp一方面,他对归附的山越部落采取怀柔政策,给予土地和物资,鼓励他们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对于顽固不化的叛乱势力,则坚决予以镇压。
nbsp经过数年的努力,孙权不仅平息了山越之乱,还将大量山越人编入军队,扩充了江东的军事力量。
nbsp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意图一举荡方割据势力,实现天下一统。
nbsp此时荆州刘表病逝,其子刘琮在蔡瑁、张允等人的劝说下,不战而降,将荆州拱手相让。
nbsp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军大败,仅率数十骑逃至夏口,形势岌岌可危。
nbsp曹操在占据荆州后,信心大增,随即修书一封,派人送往江东。
nbsp信中写道:34;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34;
nbsp这封看似轻描淡写的战书,实则充满了威胁之意,令江东上下人心惶惶。
nbsp面对曹操的大兵压境,江东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nbsp以张昭为首的文臣认为,曹操34;挟天子以征四方34;,师出有名,且曹军势大,拥有水陆大军数十万,而江东兵力有限,难以与之抗衡,主张投降曹操。
nbsp而周瑜、鲁肃等武将则力主抗曹,他们分析指出,曹军虽众,但存在诸多弱点:北方尚未完全平定,马超、韩遂等势力仍在关西,是曹操的后顾之忧。
nbsp曹军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正值寒冬,马无草料,且曹军远道而来,水土不服,必生疾病。
nbsp孙权深知,这一战关乎江东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
nbsp他一方面认真倾听各方意见,另一方面也在心中反复权衡利弊。
nbsp此时鲁肃向他进言:34;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何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34;
nbsp这番话直击孙权内心,坚定了他抗曹的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为了进一步坚定信心,孙权又召见周瑜。
nbsp周瑜详细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兵力:34;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34;
nbsp周瑜的分析让孙权彻底打消了顾虑,他拔剑斫案,斩钉截铁地说:34;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34;
nbsp随后,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统率三万吴军,与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对峙。
nbsp在这场决定天下走势的大战中,孙权与刘备联军采用黄盖火攻之计。
nbsp黄盖率数十艘装满易燃物的战船,伪装成投降曹军,待靠近曹军战船时,点燃战船,一时间火光冲天,曹军战船陷入一片火海。
nbsp孙刘联军趁势出击,大破曹军。
nbsp赤壁之战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曹操统一天下的野心,更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nbsp战后,孙权趁机扩大势力范围,派步骘收服交州,巩固了江东的后方。
nbsp然而,这场胜利也让孙权与刘备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为日后围绕荆州的明争暗斗埋下了伏笔。
nbsp赤壁之战后,荆州成为孙刘两家争夺的焦点。
nbsp刘备以34;暂借34;为名占据荆州要地,孙权多次派人索要未果。
nbsp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则亲率五万大军至公安,令关羽进兵益阳,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nbsp此时,曹操攻打汉中的消息传来,刘备面临
第195章 孙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