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古代名人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2章 黄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汉熹平三年深秋,南阳盆地笼罩在肃杀的寒意中。

    nbsp十五岁的黄忠立在演武场中央,粗布短打浸透汗水,却掩不住身姿挺拔如青竹。

    nbsp他深吸一口气,臂弯里祖传的铁胎弓发出低沉的嗡鸣,随着34;嗖34;的破空声,白羽箭精准穿透百步外靶心的红心,箭尾的雕翎在风中微微震颤。

    nbsp围观的乡邻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黄忠抹了把额角的汗珠,目光越过欢呼的人群,望向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少年的心中悄然种下了驰骋沙场的宏愿。

    nbsp父亲黄承业拨开人群,布满老茧的手掌重重拍在儿子肩头:34;好小子!这臂力、这准头,若生在太平盛世,定能成为守护一方的良将。34;

    nbsp老人浑浊的眼底泛起泪光,腰间那把锈迹斑斑的环首刀微微晃动——那是他年轻时征战鲜卑的见证,此刻却成了乱世中无用的装饰。

    nbsp黄忠握紧父亲的手,望着家徒四壁的土屋,暗暗发誓要用这把铁弓为家人挣个太平日子。

    nbsp夜里,黄忠借着月光反复摩挲铁弓。弓身由檀木与牛筋制成,表面刻着古朴的云纹,那是祖父传下的物件。

    nbsp他想起父亲说过,黄家祖上曾是边军将领,因得罪权贵才迁居南阳。

    nbsp如今世道纷乱,或许正是重现家族荣光的时机。

    nbsp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他将弓抱在怀中沉沉睡去,梦中尽是金戈铁马的场景。

    nbsp光和七年的惊蛰,一声惊雷炸响天际。

    nbsp黄巾军的义旗如野火般燃遍中原,二十岁的黄忠毅然披上征衣。

    nbsp临行前,母亲将煮熟的鸡蛋塞进他行囊,泪水打湿了衣襟:34;儿啊,一定要平安回来。34;

    nbsp黄忠跪在地上重重叩了三个响头,转身踏入了滚滚人流。

    nbsp在颍川战场上,黄忠第一次直面生死:飞溅的鲜血染红了铁弓,倒下的敌军如割倒的麦秆般堆积如山。

    nbsp当他张弓搭箭,将黄巾军渠帅射落马下时,飞溅的脑浆溅在脸上,温热的触感让他胃部翻涌,却也点燃了胸中的豪情。

    nbsp此后十年间,黄忠的箭术愈发精湛,曾在宛城保卫战中,于暴雨中连发七箭,射落七名黄巾探子,被百姓誉为34;百步穿杨黄将军34;。

    nbsp一次战斗间隙,黄忠在河边清洗染血的箭簇。

    nbsp夕阳将河水染成血色,倒映着他疲惫的面容。

    nbsp忽然,他听见不远处传来孩童的啼哭。

    nbsp循声望去,只见一名黄巾军士兵正要对稚童下毒手。

    nbsp黄忠想都没想,摸出腰间石子掷出,正中士兵手腕。

    nbsp救下孩童后,他望着孩子惊恐的双眼,心中五味杂陈——战争,究竟何时才能结束?

    nbsp建安三年的梅雨季节,黄忠跟随中郎将刘磐驻守长沙。

    nbsp湘江的水汽浸润着城垣,也浸透了他的甲胄。

    nbsp在一次巡逻中,他偶遇了时任长沙郡丞的韩玄。

    nbsp韩玄望着黄忠箭囊里雕刻着云纹的箭簇,笑道:34;久闻黄将军箭术通神,可愿与在下切磋箭法?34;

    nbsp两人来到校场,韩玄先射,三箭连中红心;轮到黄忠时,他却将弓背在身后,随手抓起路边的石子,手腕轻抖,三枚石子竟接连穿透箭靶。

    nbsp韩玄拊掌大笑:34;此等绝技,非人力可及!34;

    nbsp当晚,两人在江畔对饮,月光映着滔滔江水,黄忠第一次觉得,乱世中也能觅得知己。

    nbsp然而,命运的巨轮在建安十三年轰然转向。

    nbsp曹操的虎豹骑踏碎荆州的宁静,刘表次子刘琮举城投降的消息传来时,黄忠正在擦拭那把跟随他二十年的铁弓。

    nbsp望着城头新换的34;曹34;字大旗,他抚摸着弓身斑驳的刻痕——那是历次战役中留下的战绩标记,如今却成了耻辱的烙印。

    nbsp深夜,他站在湘江边,听着江水拍岸的声响,心中满是不甘:难道要向屠戮百姓的曹贼低头?

    nbsp转机出现在赤壁的烽火之后。

    nbsp刘备的军队如燎原之火席卷荆南四郡,诸葛亮特意修书给关羽:34;长沙黄忠,有万夫不当之勇,将军若能招降,胜得十万雄兵。34;

    nbsp关羽率五百校刀手来到长沙城下那天,黄忠正在城头擦拭佩剑。

    nbsp望着城下威风凛凛的红脸将军,他缓缓抽出大刀,刀锋划过空气,发出清越的鸣响。

    nbsp首战便是惊心动魄的百合大战。

 &nbs

第162章 黄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