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古代名人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 汉献帝刘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李傕的士兵在宫中烧杀掠夺,无恶不作。

    nbsp他们抢走了宫中的金银珠宝,烧毁了珍贵的典籍和文物,甚至对宫女和太监们肆意凌辱。

    nbsp刘协派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等十几人前往郭汜营中劝和,却反被郭汜扣留。

    nbsp闰五月,刘协令谒者仆射皇甫郦去劝和李傕、郭汜,郭汜接受了诏令,而李傕却拒不从命。

    nbsp十一日,刘协为了平息事端,拜李傕为大司马。

    nbsp六月,镇东将军张济到长安劝和,建议把刘协暂时安置在弘农。

    nbsp刘协思念旧京,派人恳请李傕要求东归,往返十余次后,李傕、郭汜才勉强同意。

    nbsp他们以各自女儿为人质,达成和解。

    nbsp七月,郭汜、杨定、杨奉、董承护送刘协东归。

    nbsp然而,十月初一,郭汜又与党羽夏育、高硕作乱,趁夜烧毁学舍,威逼刘协。

    nbsp杨奉和杨定率军出战,击败叛军,郭汜败逃南山。

    nbsp十二月,张济联合李傕、郭汜在弘农东涧与董承、杨奉交战。

    nbsp董承、杨奉兵败,死伤无数,刘协只能露宿曹阳。

    nbsp杨奉、董承秘密派人到河东,联合李乐、韩暹、胡才以及南匈奴的右贤王去卑,共同击破李傕等人,刘协才得以前行。

    nbsp但李傕等人又率军追来,杨奉等人大败,死伤惨重。

    nbsp董承等人无奈,决定渡河。

    nbsp士兵们都想上船,混乱中,董承等人用长矛阻拦,同刘协过河的只有皇后、宋贵人、杨彪以及皇后的父亲伏完,其余宫女和官员都遭到了乱兵的掠夺,死伤不计其数。

    nbsp建安元年七月,刘协在董承、张杨的护送下,终于回到洛阳。

    nbsp此时的洛阳,经过董卓之乱,早已残破不堪。

    nbsp宫殿被烧毁,残垣断壁随处可见;街道上杂草丛生,野狗横行;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nbsp刘协任命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韩暹和董承都留在宫中。

    nbsp董承为了牵制韩暹,密召曹操来洛阳。

    nbsp曹操到后,上奏韩暹、张杨之罪,韩暹逃奔杨奉。

    nbsp刘协念其护驾之功,特赦了他。

    nbsp随后,刘协拜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nbsp曹操以洛阳残破为由,劝说刘协迁都许县。

    nbsp刘协无奈,只得同意。

    nbsp迁都许县后,曹操被封为大将军,进封武平侯,十一月,又升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nbsp从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总揽朝政大权。

    nbsp刘协虽身处许昌,却不甘做曹操的傀儡。

    nbsp建安五年,他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

    nbsp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

    nbsp他们常常在深夜相聚,在密室中商讨计划,试图寻找机会除掉曹操,恢复汉室的统治。

    nbsp然而,事情很快败露,曹操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

    nbsp他立即下令逮捕董承等人,将他们全部诛杀。

    nbsp为了斩草除根,曹操还带剑入宫,要杀董承之女董贵妃。

    nbsp此时董贵妃有孕在身,刘协苦苦哀求曹操放过她,曹操却不为所动,最终董贵妃还是惨遭毒手。

    nbsp伏皇后目睹了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恐惧。

    nbsp她给父亲伏完写信,讲述曹操的暴行,请求父亲秘密铲除曹操。

    nbsp但伏完胆小怕事,不敢动手。

    nbsp建安十九年,伏皇后与父亲伏完的密信之事被曹操发现。

    nbsp曹操勃然大怒,逼迫刘协废除伏皇后,并假为策书,以伏皇后卑贱出身,包藏祸心,不能承接天命为由,退去中宫之位。

    nbsp随后,曹操派尚书令华歆统兵逮捕伏皇后。

    nbsp华歆带领士兵闯入宫中,伏皇后惊慌失措,躲进墙壁的夹层中。

    nbsp华歆命人拆毁墙壁,将伏皇后拖出。

    nbsp伏皇后披头散发,泪流满面,向刘协求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刘协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怎样。”伏皇后被关到监狱里,幽闭而死,她生的两个儿子也被毒死,伏氏宗族被处死一百多人,伏寿母亲也被流放涿郡。

    nbsp建安二十年,曹操威逼刘协立其女曹节为皇后。

    nbsp曹节虽为曹操之女,但她深明大义,对刘协关怀备至。

    nbsp在曹操和曹丕的逼迫下,她多次维护刘协,成为刘协在困境中的一丝慰藉。

    nbsp每当曹操或曹丕派人来逼迫刘协时,曹节总是挺身而出,据理力争,为刘协争取一些尊严和自由。

    nbsp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自封为魏王,其权势已无人能及。

    nbsp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世子曹丕继位。

    nbsp曹丕野心勃勃,一心想取代汉朝,自己称帝。

    nbsp曹丕的亲信华歆率大臣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曹丕。

    nbsp刘协深知汉室气数已尽,连下三道禅位诏书,恳求曹丕效仿虞舜。

    nbsp曹丕假意推辞一番后,于延康元年十二月十三日,正式接受禅让。

    nbsp刘协先告祭祖庙,后使张音奏玺绶诏册奉交曹丕。

    nbsp禅位后,刘协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内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

    nbsp来到山阳后,刘协放下了帝王的身份,与民同耕,悬壶济世。

    nbsp他利用在宫中所学的医术,为百姓治病,深受百姓爱戴。

    nbsp曹节也陪伴在他身边,与他共度余生。

    nbsp在山阳,刘协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他远离了宫廷的纷争和阴谋,感受到了百姓的质朴和善良。

    nbsp青龙二年,刘协在山阳病逝,终年五十四岁。

    nbsp他死后,以汉朝天子的礼仪进行安葬,魏明帝曹叡带着魏国的大臣去哭丧。

    nbsp刘协的一生,充满了无奈与悲哀,他虽贵为天子,却从未真正掌握过自己的命运。

    nbsp但在乱世之中,他也曾努力抗争,试图挽回汉室的颓势,这份不甘与挣扎,为那个动荡的时代,添上了一抹悲壮的色彩nbsp。

    nbsp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让后人在感叹命运无常的同时,也对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喜欢。

第118章 汉献帝刘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