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明朝做钦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章 谁,谁叫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nbsp费一流应着,刚要走出房间,突然想起了什么,扭头对如烟道:“太阳一落,我便回来。”

    nbsp李四邺在门外喊到:“快走吧哥们儿,再不走云就把太阳遮住了。”

    nbsp—

    nbsp经过了丽春院这一夜,李四邺性情大变似的,与费一流说话,不再那么刻板严肃正经了。仿佛是因为都成了嫖娼之人,而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端着的了;又仿佛那个女人给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nbsp去察院的路上,他哈欠连连地说道:“一流,昨天晚上鼓动啥呢?搅得我都没睡好。”

    nbsp费一流伸了个懒腰,说道:“你那声音才大呢,直接压过了你房间里那女子的声音。”

    nbsp“有吗?”

    nbsp“对了,你不是找了个声音好听的吗?让兄弟我也听听这天籁之声呗。怎么女人的声听不到,反倒只能听到男人叫?真没天理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干男人呢!”

    nbsp李四邺笑道:“这房子太不隔音了。也不知道就这样子,丽春院还怎么能把生意做得这么红火?”

    nbsp之前说过,城北的万花楼新招了一些胡妓,城南的丽春院有些扬州瘦马。此外,还有城东城西的青楼楚馆,丽春院绝非久安城内烟花柳巷行业的一枝独秀。

    nbsp前文提到,丽春院招牌上的那几个字可是出自路知府的手笔。这其中有什么蹊跷,可就不得而知了。

    nbsp说到这房子的隔音质量,费一流心想,必须得给如烟尽快购置房屋了,但是该去哪搞这么一笔银子呢?

    nbsp我要是个工科生就好了,那样就能……罢罢罢,空想误家,想点儿实际的吧。

    nbsp……

    nbsp费、李二人到达察院之时,看到院外已然停放了三张轿子,一张赛一张的华丽。

    nbsp轿子的文化真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时俱进。

    nbsp所谓源远流长,轿子在中国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述到西汉之时,甚至早在大禹治水之时就有了雏形。

    nbsp那时的轿子是由于车不能在深山老林间驰骋,于是就有了这种一步一颠的代步工具。

    nbsp正如《明史·舆服志》有云:“轿者,肩行之车。”

    nbsp轿子文化,历代相袭,与时俱进。到了明朝,坐轿已经成为达官贵人出行的不二首选,成为趋之若鹜的时尚。

    nbsp为此,明朝政府也与时俱进地多次修改发布达官贵人乘坐轿子的标准。

    nbsp拿察院停的这三顶轿子来说吧:

    nbsp这个最小的蓝呢官轿用两人抬,出行时鸣锣七响;

    nbsp稍大的绿呢官轿,用四人抬,出行鸣锣九响;

    nbsp最为华丽的那张银顶轿子,皂色盖帏,出行时则鸣锣十一响。

    nbsp等级森严,讲究颇多,真可谓博大精深。

    nbsp不仅是官员,婚嫁之时,女子都要坐大红花轿,披红挂绿,花枝招展。

    nbsp对于讲求实际的人来说,驾着七彩祥云来娶亲算什么本事?

    nbsp猴子才成天掉根威压在空中荡来荡去呢!

    nbsp骑着高头大马,领着八抬大轿来迎娶,那才叫无限风光。

    nbsp当然,至于浪漫与排场的选择,这里按下不提。

    nbsp……

    nbsp(本章完)

    喜欢。

第109章 谁,谁叫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