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咱们常家和谁家交好?医书传至甘州[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巧娘听不懂爹爹说的“大户人家”究竟有多大排场,她只模模糊糊觉得,家里好像快要有钱了。
nbsp一想到银钱,她就忍不住想起那个爷爷。
nbsp到时候一定要请他吃些好东西,那些她只在娘亲念叨里听过的糕点、蜜饯,都要让爷爷尝尝。
nbsp不对,还有爷爷交代的任务呢。
nbsp巧娘扒拉着碗里剩下的几口粥,加快了速度。
nbsp得赶紧吃完,借着这盏昏黄的油灯,再把那本书仔细看看。
nbsp明日起,她就得替爷爷把这事办妥了。
nbsp她心里揣着这点念想,连带着碗底的粥都觉得香甜了些。
nbsp西北甘州,如今早已不复昔日边地的萧索,处处透着勃勃生机。
nbsp若是温以缇此刻归来,怕是要惊得合不拢嘴,这地方竟比记忆里更繁盛了许多。
nbsp两国休战,甘州的百姓最是得实惠。
nbsp瓦剌的商队络绎不绝地来此,驼铃声从早响到晚,皮毛、药材堆成了山,换走一车车的他们所需要的物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再加上前几年打下的底子,如今的甘州已是大庆朝数一数二的商贸重城,街上的车马来往如梭,酒肆茶馆里满是南腔北调的客商。
nbsp就在这热闹里,一本写给孩子的书突然在甘州火了。
nbsp说起来也奇,这本薄薄的儿童读物能传开,一来是朝廷隐隐有宣传的意思,二来是由前知州温大人创立的书局在卖,更重要的是,书里的故事实在好。
nbsp即便是不识字的百姓,听人念过几段也连连点头,说里面讲的做人道理浅显又实在,正适合讲给娃娃听。
nbsp这股热乎劲还没过去,紧接着又有两本书震动了整个甘州。
nbsp这回是医书,其中一本《疫中救民方略集》,竟专写当年甘州疫病之事。
nbsp百姓们原对医书没什么兴趣,可一听说讲的是自家经历过的那场劫难,但凡手头宽裕些的,都想着买一本看看究竟。
nbsp等书拿到手里,翻到前面的署名页,众人都愣住了,上面竟列着好些女官的名字!
nbsp“温晴?这不是温大人当年身边的那位宫女吗?”
nbsp有人指着名字惊呼,养济院的女官们更是心头一跳,发现还有好几位是她们相熟的女官。
nbsp甚至连王尚仪、魏尚食、莫尚寝这些名号都在其中。
nbsp“这知味居士是谁?竟敢给女子署名?”有人嘀咕,可不管这人是谁,这事对女官们来说总归是桩大好事。
nbsp甘州养济院的女官们立刻动了起来,走街串巷地帮着宣传。
nbsp现任知州周华浦看在眼里,自是发现了端倪,却半句没拦,只当没瞧见。
nbsp消息传遍甘州后,养济院的女官们私下里细细一琢磨,忽然回过味来,这“知味居士”,十有八九就是温大人!
nbsp温大人回京才一年多,竟悄无声息地做了这么大的事,不仅写了书,还把她们这些女子的名字大大方方印在上面。
nbsp一时间,甘州养济院的女官们个个心头滚烫,连走路都挺直了腰杆。
nbsp日子久了,另一本书的内容也慢慢钻进了人心。
nbsp这本《应急活法》起初没像《疫中救民方略集》那样勾着甘州百姓的好奇心,可买回去翻几页的人渐渐发现,书里记的那些法子,遇上磕碰、急病之类的要紧事时竟格外管用。
nbsp就连城里药铺的大夫们都捧着书翻来覆去地研究,时不时抚着胡须赞叹:“这法子简单实用,寻常人家也学得会,真是救急的好东西!”
nbsp街头巷尾渐渐传开了:“这知味居士真是大善人,两本书都写得实打实的好!”
nbsp众人心里其实都明镜似的,这两本医书的背后,分明都带着那位大人的影子。
喜欢。
第895章 咱们常家和谁家交好?医书传至甘州[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