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不负如来不负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宁夏行宫大殿内,皇城司指挥使面对赵官家的发问,他连忙躬身,恭敬回道:
nbsp“微臣遵官家圣谕,昨夜已经派出数批密,探明查暗访,并对已俘获的原西夏最高僧政衙门【僧众功德司】的官员们,进行了连夜审问,清查其衙门内的度牒库存放的各大寺庙资产簿册数百卷;再结合数批密探潜入各大寺庙中的亲查回报。”
nbsp“最终,属实如官家所料那般,这城内外的各大寺庙之中,暗藏的财富着实惊人!”
nbsp“原西夏伪帝的三座皇家寺庙,每座寺庙内所藏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皆堆积如山,还有大量的田契地契,粗略估算,其价值不下百万两白银。”
nbsp“城内党项贵族所供奉的寺庙有二十座,财富亦颇丰;就连百姓供奉的城外数座小型寺院,亦有数十万贯庙产!”
nbsp“哼!”赵吉闻言,冷哼一声。
nbsp他眼中闪过一丝冷芒,嘴角却泛起一抹笑意:
nbsp“这些西夏秃驴,平日里在寺庙中装得慈悲为怀,暗地里却干着这等敛财的勾当。如今崇佛的西夏已亡,那些不义之财,理应充作朕的大宋军费。”
nbsp皇城司指挥使躬身抱拳,道:“官家,圣明!”
nbsp他又小声地启奏道:“据密探查报,这城外黄河岸边的海宝寺内的后院密室内,秘藏十余位年轻貌美的民女,以供其寺方丈行不雅之事……”
nbsp“岂有此理?!”赵吉怒道:“速速给朕详查此事,审问那些民女是否自愿入寺私通,还是被强抢而去的。”
nbsp“尔等审问过后,把海宝寺内那些民女秘密带来。稍后,朕会对海宝寺的方丈,来一个杀鸡儆猴!”
nbsp“微臣遵旨……”
nbsp赵吉向皇城司指挥使,要来了这城内外各大寺院的资产簿册,堆在了龙书案上,如同一座小山。
nbsp皇城司指挥使告退后,赵吉靠在龙椅上,微闭双目。
nbsp他让大宦官梁师成,拿起案上的各大寺院资产簿册,逐一读给他听……
nbsp“原西夏伪帝的皇家寺庙高台寺,僧八百人;塔藏佛经《开宝藏》,寺内金佛百尊、银器万件,在城外占良田一十五万亩,寺外有僧农奴三百余户,寺库存金五万两……”
nbsp“承天寺,建寺至今虽只有二十三年,然其为已亡的西夏伪帝李乾顺所供奉,寺中有僧三百五十人,寺塔内贡佛舍利,收藏有西夏文的大藏经雕版,在城外占良田十万亩,岁收粮租两万石,寺产估值白银三十万两……”
nbsp“原西夏伪太皇梁氏家庙戒坛寺,僧二百人,寺内鎏金铜佛像千尊,存党项贵族供奉寺庙的珍宝上万件,寺内存银八万余两,在城外占良田三千亩;拥有葡萄园百顷,以此酿造御酒来赚钱。”
nbsp赵吉听得烦了,便对梁师成道:“梁大官不必再念了,念得太多你也累嗓子。朕已知晓这西夏的各大寺庙中所谓的高僧,皆是一丘之貉。”
nbsp“梁大官再找个习过文墨的小宦官,一起把书案这些西夏各大寺院的资产簿册,从每一册皆摘抄百八十字于便条上,粘在簿册封面上。等到朕召见那些高僧时,朕与他们对质用。”
nbsp梁师成闻听圣言,高兴道:“老奴遵旨,这就速办成此事。”
nbsp……
nbsp上午,原西夏兴庆府各大寺庙的和尚们,奉官家圣旨,已经完成了各自负责的城内区域的“佛法”宣扬。
nbsp城内每家每户,都从西夏高僧那里知晓,西夏国被大宋灭亡、昨夜又有天雷毁炸西夏皇陵,皆是因果报应!
nbsp城内众多居民从出生后就一直信佛,如今亲看到西夏的高僧们来到自己面前,如此说法后,绝大多数的西夏居民都深信不疑:西夏该亡、大宋当兴。
nbsp此时,宁夏城内,数千名和尚,分成百余批,各自排着长队,拖着疲惫的身体,终于完成了赵官家交待的皇差。他们心中虽有怨念,却不敢有丝毫表露。
nbsp他们好不容易熬到午时,各寺的方丈、住持、高僧们共计一百人,纷纷奉旨来到宁夏行宫大殿外,心情忐忑,排成长队,等待赵官家的召见。
nbsp而他们手下的众多中下层僧人,则没有资格面圣,只好留在城内等候。
nbsp百人的西夏高僧排着长队等侯圣旨宣见前,他们还被赵官家的禁卫军,逐一进行了搜身安检,防止他们怀揣利刃面圣。就连西夏高僧拄着的禅杖,也被赵官家的禁卫军喝令暂时留在此地,等面圣之后,他们出来时再归还给他们。
nbsp宁夏行宫的大殿内,赵吉端坐在龙椅之上,威严无比。
nbsp大殿的龙书案下方左右两侧,站立着刚刚奉旨而来的宗泽、姚古、王禀、韩世忠、岳飞、吴玠、吴璘、杨再兴、张宪、牛皋这十位留在城内的将领。
nbsp梁师成得到赵官家的示意后,高喊道:“宣大宋宁夏高僧,入行宫大殿面圣!”
nbsp门外的宦官立即传话高喊道:“宣大宋宁夏高僧,入行宫大殿面圣!”
nbsp西夏百位高僧奉旨,按身份地位高低,从前到后,排成两条长队,躬身低头,依次步入大殿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他们站好后,双手合十,躬身行礼,齐呼道:
nbsp“阿弥陀佛,贫僧参见大宋皇帝,愿赵官家万岁万岁万万岁。”
nbsp赵吉微微抬手,说道:“众位高僧,免礼。”
nbsp入殿的百位西夏高僧,心里还很不满意,暗道:
nbsp‘以前,贫僧被夏皇李乾顺召见时,人家夏皇都是早早地离开龙椅,亲自到殿门外迎接啊!”
nbsp“以前,贫僧入殿后,夏皇还赐座哩。可这位御驾亲征打进了兴庆府的宋皇赵官家,却如此轻待贫僧!
nbsp赵官家那洪亮的声音传来:“众位高僧不必拘束,皆抬起头来,让朕认识一下。”
nbsp高僧们闻听圣言后,这才敢抬起头来,向上望去。
nbsp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吓得他们那光秃秃的脑袋上,个个冷汗直冒。
nbsp这些高僧看到,被黄绸蒙着的堆如小山的龙书案后面,端坐在龙椅上的赵官家气度非凡、英明神武,威压天下英豪,似天外来人也!
nbsp这些高僧,之所以能被曾经的夏皇李乾顺以及众多党项贵族所崇信,他们在口言佛法、相面认人这些方面属实是擅长的。
nbsp他们再看一眼,一代圣君雄主赵官家的左右两侧,侍立着的老中青十位将领,皆如怒目圆睁的金刚,吓得他们心脏狂蹦。
nbsp因为,他们用所谓的“慧眼”,看出了这些将领的手上,曾经都沾不少条人命。
nbsp冥冥之中,他们还感到:赵官家身边的这些将领,在未来还会造下更大的杀业,真如一座座杀神也!
nbsp百位西夏高僧吓得不由自主,低下了头,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再看这些杀神,更不敢看众杀神所拱卫着的真龙天子赵官家。
nbsp赵吉高声道:“今日,朕召见尔等,一是,感谢尔等为朕宣传天威,让宁夏城内众多百姓知晓,天命当所归我大宋!”
nbsp“二是,朕久闻西夏佛教昌盛,高僧众多,今日朕欲与尔等共论佛法。三是,稍后,朕会赐下斋饭御宴,以款待众位高僧大能。”
nbsp“贫僧谢官家厚爱……”
nbsp“贫僧不才,愿为官家讲解我佛大法……”
nbsp众僧一边言谢,一边心中窃喜,暗道:
nbsp‘以自己高深的佛法见解,向赵官家高谈阔论一番,讲述佛法的博大精深;再引经据典,定能说服赵官家像亡国之君李乾顺那样虔诚地信奉我教佛法……
nbsp“我佛妙法,博大精深,不知官家想让贫僧从哪讲起呢?”
nbsp“……”
nbsp赵吉微笑着,并没有轻易表态。他待众僧答谢和问完,才缓缓开口道:
nbsp“朕听讲闻,在佛教中,‘贪、嗔、痴,被称为三毒。众位高僧,何人可为朕解惑?”
nbsp众僧面面相觑,心里敲鼓,不是他们解释不了这区区的“贪、嗔、痴”三字即三毒,而是他们不知道赵官家为何突然问起这个来。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呢?
nbsp片刻之后,古稀之年的高台寺方丈毅然站了出来。
nbsp他双手合十,嗓音沧桑道:“阿弥陀佛,贫僧不才,愿为大宋皇帝解惑。”
nbsp“好!”赵吉佯装微笑,对其赞道:“朕听闻方丈乃得道高僧,有劳方丈为朕解惑了。”
nbsp作为原来西夏皇家第一寺的高台寺的方丈,他看到赵官家的微笑表情后,提到嗓子眼的石头落了下来,他徐徐开口道:
nbsp“据贫僧所知,早在东晋,瞿昙僧伽提婆所译的《增壹阿含经》中有云:
nbsp‘佛告波斯匿王:老耄之至不可避,死亡之至不可避。
nbsp贪淫致老,嗔恚致病,愚痴致死,除此三者,乃可得道。
nbsp一切众生皆因食而存,复因耽食致病;王者因民存国,复因民叛失位。”
nbsp“故此,贪、嗔、痴,被我佛称为三毒。”
nbsp众僧为敢于先出头的高台寺方丈,暗挑大拇指。
nbsp赵吉佯装顿悟状,道:
nbsp“朕听高僧所言,顿觉开悟。这是贵教的佛陀告诫弟子:‘贪者,因执取外物耗竭身心,而催生衰老;嗔者,因怒火攻心气血瘀滞,而招引疾病,愚者,因蒙昧造业自绝生路,而导向死亡。”
nbsp“朕听高僧之言方悟:食物维系生命,贪食反成病因;君王倚赖民众,暴政却致亡国。唯有超越贪、嗔、痴,方可解脱。是否?”
nbsp高台寺方丈急忙高兴道:“官家所言极是,看来官家与我佛有缘啊!”
nbsp众僧立即附和高呼道:“官家真乃与我佛有缘也!”
nbsp“哈哈哈。”赵吉大笑道:“朕喜闻与佛祖有缘,真乃三生有幸也!”
nbsp此时,宁夏行宫大殿内,欢声笑语,看似气氛欢快祥和。
nbsp这让这群西夏高僧放松了警惕。
nbsp赵吉又问道:“贪、嗔、痴,如何戒除?”
nbsp西夏第二大寺庙高台寺的主持,立即出列,抢答道:
nbsp“贫僧曾习唐代高僧玄奘法师诠释编译的天竺《成唯识论》,其中有云:‘贪者爱染为性,嗔者憎恶为性,痴者迷暗为性。三毒遍障涅盘路,唯识转依方证真如。”
&nbs
第413章 不负如来不负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