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诫子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龙民国的风,总带着些不同寻常的意味。它吹过繁华都市的洋楼尖顶,也拂过乡野小镇的青石板路,无论到了哪里,只要有人提起“苏瑶”二字,空气里便会多几分敬畏与温情。
nbsp这位曾主持开凿天龙大运河的传奇女子,早已不是天龙郡百姓独有的“神”。她的故事随着运河的商船传遍南北,成了整个民国街头巷尾的谈资——有人说她能勘破天机,才寻得那疏通水患的河道;有人说她深夜独坐堤坝,以诚心感动河神;更有人将她当年亲拟的《运河治理策》奉为圭臬,说那字里行间藏着治世的真理。
nbsp这些传说或许添了几分虚饰,却实实在在映照着百姓的心意。就像如今坐镇总统府的付显,每当推开正堂的门,抬头望见那幅悬挂在紫檀木框里的字,总会想起母亲苏瑶握着他的手,一笔一画教他写字的模样。
nbsp那是诸葛亮的《诫子书》,笔锋清劲,墨迹虽已有些年头,却依旧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十字如同烙印,刻在付显心里。他自小听着母亲讲这篇家训,知道“淡泊明志”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在纷扰中守定初心;“宁静致远”也不是闭门索居,而是沉下心来做成实事。如今他坐在总统的位置上,案头的公文堆得再高,只要抬眼望见这字,便觉心头发烫,不敢有半分懈怠。
nbsp这份对家训的敬畏,不止他一人恪守。
nbsp府里的云霏霏,这位曾和苏瑶为姐妹,也是战王侧妃的她,如今最上心的便是付家的小辈。她将苏瑶生前常讲的家训一一整理成册,包公的“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羊祜的“恭为德首,慎为行基”,唐彪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十几家的训诫被她用工整的小楷抄录下来,编成厚厚的册子,每天午后都要给孩子们讲上一段。
nbsp“太奶奶说过,”云霏霏抚摸着泛黄的纸页,声音温和却有力,“家训不是束缚人的绳子,是让人站得直、走得稳的拐杖。”讲完课,她便会去城郊的庙堂,青灯古佛旁吃斋念佛,不为求什么福报,只为守着这份念想,护着这家人不偏航。
nbsp苏瑶仿佛听着云霏霏的话,目光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她望向窗外,仿佛能看见那城郊的庙堂,青烟袅袅,古佛低眉。她轻声问道:“那娘娘祠,与我们的家训可有关联?”云霏霏似乎微微一笑,合上手中的册子,眼中满是怀念:“那里供奉的,是我们付家的先祖,也是家训的传承者。娘娘祠,便是我们付家精神的象征,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nbsp而付显自己,除了母亲的教诲,更没忘爷爷付依天留下的规矩。那位从皇帝位置上退下来的老人,临终前攥着他的手,只说了三句
第486章 诫子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