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东柏堂高澄殒命 晋阳地洋谋初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去,只能流落民间。"

    “那你怎么不找个好人家嫁了?”

    高澄追问道。

    玉仪低头摆弄着衣角:“乱世之中,哪有什么好人家可嫁?

    与其随便嫁人受苦,不如...”

    她没再说下去。

    高澄心下了然。

    这玉仪不甘心守寡,仗着美貌招摇,最后沦落成了歌妓。

    他望着玉仪姣好的面容,心里打起了主意。

    后来,高斌继承了爵位,却把玉仪赶出家门,视她为不齿之人。

    玉仪无处可去,几经辗转,最终进了孙腾的府邸。

    孙腾对她颇为宠爱,可玉仪早已放浪成性,改不了偷偷摸摸的毛病,行事暧昧不清。

    孙腾忍无可忍,最终也把她赶了出去。

    玉仪像浮萍一样四处漂泊,直到遇上了高澄。

    高澄问清她的身世,二话不说,直接带她回府。

    当晚,两人便同床共枕。

    一个是风流荡妇,一个是好色之徒,干柴烈火,极尽缠绵。

    高澄心满意足,第二天一早,神清气爽地出来办事。

    他看见崔季舒站在一旁,得意洋洋地说道:“你以前总替我物色美人,可都不如我自己找的这个。

    只可惜崔暹那家伙,最爱装正直,肯定要来劝我。

    我得想个法子,堵住他的嘴!”

    正说着,崔暹进来禀报事务。

    高澄立刻板起脸,摆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连个好脸色都不给。

    崔暹当然明白高澄的意思,除了汇报公事,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说。

    高澄心里高兴,转头就为玉仪向皇帝请封。

    魏主倒也爽快,当即封玉仪为琅琊公主。

    玉仪得了封号,对高澄更是千依百顺。

    她整日里陪在高澄身边,使出浑身解数讨他欢心。

    高澄被哄得心花怒放,对玉仪越发宠爱。

    可他还是担心崔暹会来劝谏。

    这天,崔暹又来禀报公务。

    正说着话,忽然从他袖子里掉出一张纸。

    高澄眼尖,立刻让侍从捡起来。

    一看,原来是张名帖。

    “你带着这个做什么?”

    高澄好奇地问。

    崔暹装作惶恐的样子,低头答道:“下官想求见琅琊公主。”

    高澄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原来你也想见公主啊!”

    说着就亲热地拉起崔暹的手,“走走走,我这就带你去。”

    一见到玉仪,崔暹立刻恭恭敬敬地行礼。

    玉仪却谈笑自若,丝毫没有拘谨之态。

    那副轻佻模样,活脱脱就是个风尘女子。

    高澄看在眼里,反而更加高兴。

    等崔暹告退后,这事很快就传到了崔季舒耳朵里。

    他听说后,忍不住摇头叹息:“当初崔暹在大将军面前说我谄媚,还说该杀。

    现在倒好,他拍马屁的功夫比我还厉害!”

    说起来,崔季舒和崔暹本是同宗。

    季舒是叔叔,暹是侄子。

    可这叔侄俩的为人处世,从来就不是一路人。

    此次高澄对崔暹起了疑心。

    崔暹生怕失去高澄的欢心,便一反常态,极尽谄媚之能事。

    难怪崔季舒私下嘲笑他:“崔暹平日自诩刚直,如今却像条摇尾乞怜的狗!”

    高澄见崔暹如此顺从,更加肆无忌惮。

    宋玉仪有个亲姐姐叫宋静仪,姐妹俩容貌相似,都是风流放荡的性子,一颦一笑间尽显媚态。

    静仪原本嫁给了黄门郎崔括,但因玉仪深得高澄宠爱,便时常来府中走动,甚至留宿。

    高澄贪得无厌,见静仪姿色不输玉仪,便动了心思,想姐妹兼收。

    令人意外的是,玉仪不仅不吃醋,反而主动撮合。

    她笑着对高澄道:“姐姐性子比我更放得开,大人若喜欢,何不一试?”

    高澄大喜,事后还特意为静仪讨了个公主的封号。

    姐妹俩共侍一夫,倒真成了“难姊难妹”。

    更荒唐的是,崔括明知妻子与高澄私通,却装作不知,甚至乐见其成。

    高澄见他如此“识趣”,便时常赏赐金银布帛,连崔括的父母也沾了光。

    有人私下讥讽:“崔家娶了个‘好媳妇,全家人靠她发财!”

    高澄得了宋氏姐妹,日夜缠绵,快活似神仙。

    有一回,他搂着两姐妹,得意忘形道:“若有一天我当了皇帝,定封你们俩做左右皇后!”

    姐妹俩娇笑着拜谢,眼中尽是贪婪。

    然而,高澄的野心不止于此。

    他盘算着篡位,便想了个试探的法子——假借国本之事,入宫面见东魏主元善见,请求册立皇太子。

    元善见哪知他的心思,欣慰道:“爱卿忠心为国,朕甚感欣慰。”

    当即下诏,立皇子元长仁为太子。

    高澄傻眼了。

    他本想借此试探元善见是否有退位之意,哪知弄巧成拙,反倒让太子之位名正言顺地定了下来。

    回府后,他气得摔了杯子,怒道:“这老东西竟真把太子立了!”

    散骑常侍陈元康劝道:“大人不必急躁,此事可从长计议。”

第176章 东柏堂高澄殒命 晋阳地洋谋初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