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尔朱称帝遇天谴 元魏立后起权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遍及生死,或许能稍赎我的罪过。谨上表奏明!
魏主子攸爽快地答应了尔朱荣的提议。
他先追尊已故的父亲彭城王元勰为文穆皇帝,母亲李氏为文穆皇后。
“陛下,神主牌位已迁入太庙,尊号定为肃祖。”礼官恭敬地禀报。
“好。”子攸点点头,又转向身旁的侍从,“传旨,追尊皇兄元劭为孝宣皇帝,皇嫂李氏为文恭皇后。”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赶来:“陛下,彭城王世子元韶找到了!
他躲在民间,现已接回。”
子攸松了口气:“让他袭封彭城王吧。”
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
有人提议:“高阳王元雍是先帝的伯父,始平王元子正是陛下的弟弟,也该追封谥号。”
“准奏。”子攸环视群臣,“还有那些为国捐躯的忠臣,一律按尔朱将军的建议抚恤。”
尔朱荣上前一步:“陛下,臣还有一事。
应当派使者慰问旧臣,文官加二阶,武官加三阶,百姓免除三年赋税。”
子攸微微一笑:“将军考虑周全。
传旨照办。”
消息传出,京城百姓欢呼雀跃。
“终于能喘口气了!”
街边的小贩擦着汗说。
旧臣们陆续回到朝中。
一位白发老臣颤巍巍地走进大殿:“老臣拜见陛下。”
子攸连忙扶起他:“爱卿不必多礼,官复原职便是。”
退朝后,尔朱荣的部将们聚在一起喝酒。
一个满脸胡茬的将军举杯大笑:“跟着尔朱将军就是痛快!
咱们都升了五阶!”
众人哄笑着碰杯,酒洒了一地。
诸将士担心日后生变,纷纷劝尔朱荣请魏主迁都。
尔朱荣被说动了,便入宫向魏主子攸提议北迁。
朝堂上,都官尚书元谌站了出来,高声反对:“迁都乃国之大事,岂能轻率决定?”
尔朱荣脸色一沉,怒喝道:“迁都与你何干?
轮得到你多嘴?
河阴之变,你难道没听说过?”
元谌毫不畏惧,直视荣道:“天下事,天下人皆可议!
你拿河阴惨案来吓唬我?
我元谌乃皇室宗亲,位居尚书,活着未必有益,死了又有何惧?
今日即便粉身碎骨,我也绝不退缩!”
这番话掷地有声,满朝文武皆惊。
尔朱荣勃然大怒,当即要处死元谌。
尔朱世隆见状,连忙上前劝阻:“大人息怒,元尚书直言敢谏,杀之恐失人心。”
荣这才勉强压下怒火,悻悻作罢。
朝臣们个个战战兢兢,唯独元谌神色如常,缓缓退下。
过了几天,北魏皇帝元子攸和权臣尔朱荣一起登上高处,俯瞰洛阳城的宫殿楼阁。
只见宫阙巍峨壮丽,御道两旁树木成行,气象恢宏。
尔朱荣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感叹道:“唉,前些日子我真是糊涂,竟然想着迁都北方。
如今亲眼见到洛阳如此繁华,才明白元尚书的话确实有道理。难怪他宁死也不肯同意迁都!”
元子攸微微一笑,顺着他的话安抚道:“爱卿能明白就好。
洛阳乃百年帝都,根基深厚,岂能轻易舍弃?”
尔朱荣点点头,终于彻底打消了迁都的念头。
然而,朝廷的麻烦并未结束。
郑俨、徐纥、李神轨这三个祸乱朝政的奸臣仍在逃。
皇帝下令各地官府全力搜捕,务必严惩。
郑俨逃回老家荥阳,想拉拢堂兄——荥阳太守郑仲明一起造反。
谁知郑仲明的手下早就看不惯他,趁他不备,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另一边,徐纥逃到泰山郡,投靠太守羊侃。
可没过多久,听说朝廷追捕的风声越来越紧,他吓得魂不附体,赶紧拉着羊侃一起南逃,投降了梁朝。
至于李神轨,则彻底没了消息,估计是死在逃亡路上了。
再说之前逃到南梁避难的几位北魏宗室——汝南王元悦、临淮王元彧、北海王元颢。
如今北魏局势稳定,元子攸派人四处寻访流亡的皇族。
元彧得知消息,立刻给梁武帝上书,恳请放他回国。
梁武帝拿着奏章,对左右叹道:“元彧才华出众,朕还真有点舍不得放他走啊!”
大臣劝道:“陛下,强留他反而显得我们小气,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梁武帝点点头,最终批准元彧北归。
元彧回到北魏后,元子攸对他十分器重,任命他为尚书令,兼任大司马。
元彧也不负所托,遇事敢于直言,在朝中赢得了刚正不阿的好名声。
不久魏主元子攸打算册立皇后,权臣尔朱荣便暗中指使朝臣上奏,提议将自己先前送入宫中为嫔的寡居女儿改配魏主,好趁机让她登上后位。
这事说来荒唐——尔朱荣的女儿曾是肃宗元诩的嫔妃,而肃宗是魏主子攸的堂侄。
按礼法,哪有将侄媳立为皇后的道理?
第146章 尔朱称帝遇天谴 元魏立后起权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