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互助根据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牵头!需要社区怎么配合,你尽管说!咱们这个‘社区互助小站,就叫……嗯,就叫‘暖心港湾怎么样?我这就去写报告申请!”
nbsp“暖心港湾……”南宫婉轻声念着,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带着希望的微笑。她看着儿子清澈的眼睛,轻声说:“涛涛,以后放学,妈妈给你找个有好多小伙伴一起玩、一起学习的地方,好不好?”nbsp小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往妈妈怀里缩了缩。南宫婉抱紧他,仿佛抱住了整个沉甸甸却也充满希望的未来。
nbsp
nbsp“社区互助小站”的方案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迅速在社区里漾开了温暖的涟漪。在赵主任的大力推动下,报告很快得到了批复。社区活动中心二楼那个尘封已久、堆满废弃桌椅和杂物的多功能活动室,迎来了新生。
nbsp清场那天,场面热火朝天。赵主任亲自挂帅,带着社区几个身强力壮的工作人员打头阵。南宫婉安顿好小涛(暂时托付给隔壁热心肠的张奶奶),也早早赶了过来,换上了一身最旧的运动服,头发用一根橡皮筋利落地扎在脑后。她不再是那个被家长会压垮的绝望主妇,而是一个挽起袖子准备开干的“包工头”。
nbsp王大妈、刘阿姨、孙奶奶等一群积极响应的大爷大妈也来了,个个精神抖擞。王大妈甚至带来了自家老头子的劳动手套分发给大家。
nbsp“嚯!这灰!几十年没人动了吧?”赵主任挥了挥面前的灰尘,咳嗽了两声。
nbsp“婉儿,你说怎么弄?我们都听你的!”刘阿姨干劲十足。
nbsp南宫婉看着这个杂乱却充满可能的空间,心中蓝图清晰。她拿出自己熬夜画的简单分区草图:“大家辛苦!咱们先分两拨:一拨人负责把没用的破桌椅、旧柜子都清理出去,搬到楼下指定堆放点;另一拨人,主要是阿姨们,负责打扫卫生,擦玻璃,扫蜘蛛网!等清干净了,我们再规划分区!”
nbsp一声令下,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男人负责重体力搬运,吆喝声、沉重的脚步声和旧家具拖地的刺啦声响成一片。女人们则挥舞着扫帚、拖把、抹布,灰尘漫天飞舞,却挡不住她们高涨的热情。王大妈擦玻璃格外卖力,一边擦一边念叨:“擦亮点!以后孩子们看书不伤眼!”nbsp孙奶奶腿脚慢些,就拿着小扫帚仔细地清扫角落里的陈年积灰。
nbsp南宫婉像个陀螺一样在人群中穿梭。一会儿帮李大爷抬一个沉重的旧文件柜,累得满头大汗;一会儿接过刘阿姨手里的水桶去换水;一会儿又爬上梯子,用长柄扫帚去够屋顶角落的蜘蛛网。汗水浸湿了她的额发,运动服上沾满了灰尘和污渍,脸颊上也蹭了一道黑印,但她的眼神却亮得惊人,动作麻利,指挥若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婉儿,歇会儿吧!喝口水!”赵主任递过来一瓶矿泉水,看着灰头土脸却神采奕奕的南宫婉,满眼都是赞赏,“真没想到,你这小身板,能量这么大!”
nbsp南宫婉接过水,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抹了把汗,笑着说:“赵主任,您可别夸我。我这是被逼出来的‘寡妇能量!家里家外没人靠,可不就得自己当钢筋铁骨?”nbsp她的话引来周围一片善意的哄笑和共鸣。
nbsp“说得对!咱们这些‘活寡妇,就得抱成团,劲儿往一处使!”王大妈大声应和。
nbsp整整一天,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原本脏乱破败的活动室焕然一新!窗户擦得透亮,阳光毫无阻碍地洒满整个空间。地面拖得光可鉴人,墙壁虽然有些地方墙皮剥落,但也显得干净整洁。巨大的空间被清空,像一张等待描绘美好图景的白纸。
nbsp看着眼前这空旷明亮的场地,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和期待的笑容。南宫婉站在场地中央,午后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在她沾满灰尘却笑容灿烂的脸上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这里,就是她们“互助寡妇”们未来的营盘!
nbsp
nbsp硬件清理完毕,软性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南宫婉和赵主任召集了几位核心志愿者(王大妈、刘阿姨、退休的张老师、热心肠的李大爷等),在刚清理出来的活动室里开了个“圆桌会议”——其实就是搬了几张从社区仓库找来的旧但结实的折叠桌椅围成一圈。
nbsp南宫婉拿出自己细化过的方案和分区图铺在桌上:“地方有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把它用起来。我初步想了几个分区,大家看看行不行?”
nbsp1.nbsp**“乐龄角”:**nbsp靠窗光线好的地方,摆放舒适的旧沙发(社区仓库淘换的)、几张方桌和椅子。供老人们白天在这里休息、看报、下棋、打牌、做手工。墙上可以弄个简单的展示板,贴老人们的书画作品、手工作品。
nbsp2.nbsp**“四点半课堂”:**nbsp中间区域,摆放几套高度适合孩子的旧课桌椅(也是淘换的),设立一个小图书角(号召大家捐书),一个益智玩具角(简单安全的棋类、积木)。主要供放学后的孩子写作业、阅读、安全游戏。
nbsp3.nbsp**“巧手坊”:**nbsp靠里一点的位置,摆张大桌子。王大妈提议可以教孩子们或者有兴趣的老人织毛衣、做简单手工(剪纸、折纸等)。
nbsp4.nbsp**“值班角”:**nbsp门口附近,放一张桌子,作为志愿者值班、登记、处理简单事务的地方。
nbsp“好!分区很合理!”退休的张老师推了推眼镜,第一个赞同,“尤其是‘四点半课堂,太有必要了!我退休前就是小学老师,辅导作业这块我可以负责起来!”
nbsp“手工这块交给我!”王大妈拍着胸脯,“我家里毛线多的是,先捐出来!教孩子们织个围巾手套,多好!”
nbsp“值班排班表得弄个详细的,”李大爷做事严谨,“谁哪天有空,值多久,得明确。我腿脚还行,可以多值下午孩子放学那段时间。”
nbsp刘阿姨则关心细节:“孩子们的安全最重要!咱们得定个规矩,家长必须亲自接送签字,不能让孩子自己乱跑。还有,得准备点简单的急救药品,创可贴、碘伏什么的。”
nbsp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情高涨地补充着细节,完善着方案。南宫婉飞快地记录着,心中充满了被支持和信任的暖流。她不再是孤军奋战,她的身后,站着整个社区温暖的“同盟军”。
nbsp接下来几天,南宫婉忙得像只高速旋转的陀螺。她带着小涛(小涛的病终于好了,成了她的小跟班)泡在社区仓库里“淘宝”,把那些淘汰下来但还能用的桌椅板凳、旧书架、旧沙发仔细挑选、擦拭干净。赵主任也发动关系,找来一些废弃但完好的展板、白板。王大妈、刘阿姨她们则从自己家里拿来了多余的坐垫、桌布、绿植,甚至贡献出了家里的旧书籍和玩具。
nbsp小小的活动室,在众人的巧手装扮下,一天天变得温馨起来。旧沙发铺上了干净的格子布,摆上了软垫;旧课桌椅被擦得锃亮,整齐排列;小图书角的书架上,书籍虽然新旧不一,但种类丰富,童话、科普、绘本都有;巧手坊的大桌子上,摆上了王大妈带来的各色毛线和几副旧扑克牌;门口的值班桌旁,贴上了由张老师手写的、字迹娟秀的值班表和注意事项。窗台上,几盆绿萝生机勃勃。
nbsp南宫婉还特意用彩纸剪了几个大字,贴在进门最显眼的墙上:“暖心港湾——我们自己的互助小站!”nbsp旁边还画了一个简单的简笔画:几个手拉手的小人,围着一个小房子。朴素,却充满了温暖的寓意。
nbsp看着这个由众人心血一点点搭建起来的“港湾”,南宫婉的眼眶忍不住发热。这里,没有华丽的装修,没有昂贵的设施,有的只是旧物利用的智慧,邻里互助的温情,和一群“有男人的寡妇”们抱团取暖的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
nbsp“暖心港湾”社区互助小站试运行的日子终于到了。选在了一个阳光晴好的周六下午,算是“开业典礼”,也方便大家熟悉环境。
nbsp消息早就在社区微信群里传开了。不到两点,活动室门口就热闹起来。王大妈、刘阿姨、张老师、李大爷几位核心志愿者早早就位,都穿上了自己最精神的衣服,胸前别着赵主任统一制作的、写着“暖心志愿者”的小小红色徽章,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nbsp南宫婉作为“站长”,更是忙前忙后。她今天穿了一件干净的米色毛衣,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虽然眼底还有淡淡的倦色,但精神奕奕。她负责在门口迎接,引导,脸上挂着真诚温暖的笑容。
nbsp“欢迎欢迎!王大爷,您这边请,乐龄角沙发舒服!”
nbsp“李婶,带孙子来啦?小朋友,去四点半课堂那边,有图书角,张老师在呢!”
nbsp“刘姐,您手巧,巧手坊那边正缺您指导呢!”
nbsp“大家注意安全,看好自家孩子!有事找值班志愿者!”
nbsp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乐龄角”。王大爷和李大爷已经摆开棋盘,杀得难解难分。几位老奶奶坐在沙发上,晒着太阳,拉着家常,手里还拿着刘阿姨发的小团扇学着做。王大妈穿梭其中,热情地招呼着,气氛祥和。
nbsp“四点半课堂”区域更是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虽然还没正式开学,但已经来了七八个孩子。张老师耐心地带着几个孩子在图书角看书,讲故事。另外几个则在玩具角玩着简单的积木和拼图。小涛也混在其中,和几个熟悉的小伙伴玩得不亦乐乎,小脸上满是兴奋的红晕。
nbsp巧手坊的桌子旁,刘阿姨正在教两个感兴趣的奶奶和一个小女孩用彩纸折千纸鹤,气氛轻松愉快。
nbsp整个活动室充满了久违的欢声笑语、棋子的落子声、孩子们的嬉闹声、老人温和的交谈声。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进来,暖融融的。这里没有高档会所的奢华,却充满了市井烟火气中最动人的温情。
nbsp南宫婉站在门口的值班桌旁,看着眼前这幅温馨的画面,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瞬间冲散了连日奔波的疲惫。她的“港湾”,终于扬帆起航了!
nbsp赵主任不知何时也来了,站在南宫婉身边,看着眼前的一切,感慨万千:“婉儿,真成了!你看大家多开心!你这‘站长,当之无愧啊!”她用力拍了拍南宫婉的肩膀。
nbsp“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功劳。”南宫婉笑着,眼圈有些发红。
nbsp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了活动室门口,带着一身风尘仆仆的气息,正是刚跑完一趟长途、提前一天赶回来的公孙亮。他胡子拉碴,脸色疲惫,手里还拎着一个鼓囊囊的旅行包,显然是刚到家就过来了。他站在门口,看着眼前这热闹、陌生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看着妻子穿着干净毛衣、神采奕奕地站在人群里,像个真正的“主人”,脸上写满了惊愕和茫然。
nbsp南宫婉也看到了他,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随即恢复自然,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平静地招呼道:“回来了?正好,进来看看吧,这是我们社区刚弄起来的‘暖心港湾互助小站。”
nbsp公孙亮有些局促地走进来,像个误入别人领地的陌生人。他看着下棋的老人,玩闹的孩子,做手工的妇女,最后目光落回南宫婉身上,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这个他熟悉的妻子,在这个陌生的“港湾”里,似乎变得有些不一样了。一种微妙的、名为“被需要”的距离感,悄然横亘在他们之间。他的归来,似乎并未在这个由妻子一手搭建的“互助营盘”里,激起预期的涟漪。
喜欢。
第24章 互助根据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