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国本动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个人认为,在这件事情上文彦博和富弼还是犯了冒险主义错误,一心想着能够尽快做出点成绩,殊不知这样做其实是在急功近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文彦博随即将此方案呈报赵祯定夺,而赵祯也表示同意,他下诏在各地征发三十万民夫前去参与此次治河工程。可是,有一个人却站出来表示反对——欧阳修。
nbsp欧阳修几年前曾经做过河北转运使,对于黄河治水他无疑是具有很大的发言权。在他看来,治河首先要解决的是黄河故道泥沙淤积的问题,只有组织人力先对下游的河道进行大规模清淤,然后再去堵塞决口,如此才能确保此项工程的成功。其实,欧阳修所说到的这个办法正是几年前大名知府、前宰相贾昌朝所极力主张的治河方案。
nbsp此外,欧阳修也对六塔河方案提出了严重的质疑。他认为六塔河的地势较高,而且六塔河的水容量明显承载不了整条黄河的水量,如果一旦河水倒灌且没有对应的应急措施,那么沿边的州府和百姓以及农田必将被洪水所吞没。欧阳修最后总结,与其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去堵塞决口,与其去疏通和扩宽六塔河,还不如就让黄河维持现状。当然,他也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建议将这些物力和人力拿去疏通和加固现有的河道,毕竟这是一条新河道,如果疏浚通畅便可确保未来几十年黄河都不再为患。
nbsp换言之,欧阳修不但否决了贾昌朝的方案,而且李仲昌的这一套被当朝宰相所认同的方案同样被他所否决,他觉得他的方案才是最正确的。遗憾的是,你欧阳修只是一个翰林学士,赵祯根本没有理会他的建议。
nbsp治河的事我们先放一放再说,我们现在要知道的是六塔河方案已经被确定为治河的唯一方案,而此时身在大名府的贾昌朝为此而感到很是愤怒。贾大人为何会愤怒呢?原因其实是再简单不过,因为六塔河方案一旦成功,那么功劳就将属于文彦博和富弼,但贾昌朝始终认为他的方案才是最正确的,可即使全天下的人都认为他的方案最正确的,但文彦博也不会采纳并实施,原因无需多言。贾昌朝会就此忍气吞声吗?他会善罢甘休吗?当然不会!
nbsp不管贾昌朝这会儿有多么的不爽,他都只能憋着,可一旦让他逮着机会他就一定会让文彦博知道他这个马王爷到底长了几只眼睛。说来或许连贾昌朝自己都不会想到,他想要的机会竟然是说来就来,只是这个机会的载体和代价实在是太过出人意料。
nbsp公元1055年除夕,北宋的都城开封在大雪纷飞中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赵祯这天也在宫中举行仪式向天祈福,为示虔诚,他着便服并赤足在雪中进行祷告。要命的是,就因为他的这份虔诚可就坏了大事。要知道皇帝陛下马上就四十六岁了,他再不是以前的精壮小伙子,就因为这次祈福让他的身体因为严重受寒而突然就被击垮了!
nbsp第二天,公元1056年的正月初一,赵祯在大庆殿接受百官的朝贺。等到文武官员列队完毕正准备下跪磕头时,端坐在大殿之上的赵祯突然就身子一斜倒在了龙椅上并浑身抽搐了起来。见此情形,伺候在左右的宫女和太监们赶紧把赵祯面前的帘子给放了下来,然后底下的大臣便透过帘子看见里面一阵人影浮动。一个有经验的太监一看这状况就知道赵祯这是得了什么病,他将自己的手指伸入赵祯的口中防止其咬到舌头,直至赵祯最后口出流涎方止。
nbsp在左右一阵手忙脚乱之后,赵祯勉强恢复了一点意识。帘子再又升起,赵祯迷迷糊糊地又端坐在了龙椅上,大臣们赶紧趁给他磕头拜贺算是凑合着把这个新年仪式给举行完毕。
nbsp赵祯这病在古代统称“风疾”,但这风疾也是分很多种的,曹操的病症是风疾,李世民、李治以及赵祯的老爸赵恒也都是风疾患者,具体的症状就是间歇性的神智不清、胡言乱语、记忆力减退、严重点就是肌肉抽搐乃至是半身不遂以至于最后生活无法自理。大家还记得宋真宗赵恒在生命最后阶段的样子吧?赵祯跟他老爹就是一个症状,简而言之,他得了他老爹的遗传病。
nbsp消息传出,宋朝的大臣们在惊惧之余无不扼腕叹息。之前本来还说宋朝这边风景独好,可这高兴劲儿才没过去多久,大宋的皇帝陛下竟然也成了这副德行。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有些之前早就潜藏于身的病症不发则已,一旦发病就一发而不可收拾,赵祯就是如此。
喜欢。
第180章 国本动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