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穷小子当上总经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章 采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了提升产品制造水平和速度,公司更换新设备已经有一段时间,各个车间大部分员工对新设备的使用相当熟练。

    公司正在打造一款出类拔萃,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品大巴车样车,希望在未来的客车市场上能够独占鳌头。

    技术部经理李宏光被任命为项目负责人,他和陈家俊同年前后脚进入公司,名校毕业,有大厂经验,专业技术过硬,年轻有为,对新技术充满热情。

    更换设备以前,公司已经开始新品样车制造,并且项目进行过半,为了使新品样车各项工艺一致性,保证优等质量,在积极吸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公司决定在新的生产线上重新制造新品样车,以前老生产线制造的半成品样车果断放弃,不必惋惜。

    接到新的任务,总厂各个车间又开始机器轰鸣,三班倒生产。

    作为承担样车生产任务的总厂厂长石健和监督生产进度的公司生产部经理刘典忠,深知时间短、任务重,责无旁贷,于是每天上班时间,就不间断地在各个车间来回巡查督导,以保证各项工序有条不紊进行。

    “老袁,新设备是不是效率很高?”石健问正在干活的钣金车间老技工袁大海。

    “刚学会操作没多久,我觉得还没有老设备用得顺手。”袁大海曾经和一分厂的老卢一样,对新设备很抵触,拒绝学习新的工艺。

    “多使用几次就熟练了。”旁边的刘典忠递上一句。

    “还是老设备有感情,一个眼神就能配合默契,新设备像陌生人一样,冷冰冰的,有距离感。”袁大海怎么也代入不了自己的情感。

    “熟能生巧,时间长了就会有感情的,相信不久,你和这些新设备也会处得像老设备一样有感情。”石健坚信袁大海一定会改变的。

    年轻人张强就不一样,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没几天,就已经可以熟练操纵新设备,并为新设备的强大功能感到震撼。

    “小张,这新设备用起来顺手不?”刘典忠问和袁大海同一班组的张强。

    “太好用了,文字、标识清晰,一目了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张强毕竟是大学生员工,对新生事物接受很快。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思想开放,敢于尝试,上手快。”石健对新时代的青年很满意。

    “新设备的引进,带来更高效的生产和更好的产品质量,我们年轻一代都积极支持。”张强作为有知识的新一代技工,深知好的生产工具将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将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项目负责人李宏光更是忙碌,办公室、车间两头跑,生怕出一点纰漏。

    大客车新品样车是公司总工程师龚正主持研发的,倾注了技术部全体成员的辛勤汗水,耗费大半年时间,光造型图纸就画了几百种,车身颜色选了又选,更别说主要部件的设计了。

    他的思想压力很大,公司为了上新品,所有分厂都革新了生产线,耗费巨资上了新设备,如果生产不成功,产品投放到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自己头戴着海外从业经历皇冠的形象将轰然倒塌,灰飞烟灭,成为公司孤注一掷的牺牲品,那不得遗臭万年。

    公司新车样品的生产牵动着每一位员工的心,大家众志成城,以饱满的热情,规范的作业,纷纷宣誓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

    随着工作的深入,新设备的优势逐渐显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每个车间的“老顽固”们在亲眼见证新设备的效能后,逐渐转变了观念,开始积极支持新设备的使用。

    以张强为代表的年轻工人更是对新设备赞不绝口,深信这将为公司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陈家俊接到企业报章文胜主编的约稿任务,要求写一写新设备到位后,公司各个分厂员工思想的前后变化以及生产能力的高效率带来的震撼等。

  

第75章 采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