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途歼众虏隆中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表复觉心生后悔,乃邀刘备与宴道:“前日不用君言,坐失机会,很觉可惜!”
nbsp刘备反安慰语道:“今天下分裂,干戈四起,前失机会,怎知日后不得再逢?但教后此毋误,就不必追恨了。”话虽如此,心中总不免惆怅。
nbsp少顷起座,席间如厕时无意间摸到松弛的大腿肌肉,发现赘肉复生;等返回座位后,刘备情绪低落,泪痕未干,被刘表看见,引起刘表询问。
nbsp刘备于是实言相告,说道:“备尝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久不骑马,髀里肉生,日月如流,老已将至,功业却毫无建树,所以不能无悲呢!”
nbsp刘表乃遣刘备出屯新野,刘备宴毕即行。既至新野,得与颍川人徐庶相遇,延为宾佐,凑巧曹操之将夏侯惇和于禁,引军来攻,庶为刘备划策,自烧屯粮,出城南走;夏侯惇与于禁疑心刘备怯战,麾兵急追,不意伏兵四起,掩击一阵,杀得夏侯惇等人七零八落,收拾残众,逃回邺中。
nbsp刘备复至新野,待徐庶益厚,徐庶语刘备道:“南阳有诸葛孔明,世称卧龙,将军亦愿相见否?”
nbsp刘备忙说道:“既有这般名士,怎不愿见?但比君才具何如?”
nbsp徐庶答说道:“孔明尝自比管仲乐毅,如庶不才,怎得相拟?”
nbsp刘备又说道:“君既与彼相知,请即劳君一行,邀与俱来。”
nbsp徐庶摇首道:“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将军宜枉驾相顾,或可出来预谋;否则虽厚礼招聘,恐卧龙未必出山呢。”
nbsp刘备听了徐庶之言,乃留徐庶与赵云等人守城,自偕关羽和张飞二人轻车简从,径往南阳。
nbsp一时访不着孔明,只遇一襄阳名士司马徽,两造叙述姓名履历,才知司马徽字德操,隐居不仕。
nbsp刘备虽与司马徽初次会面,但见他道貌清癯,料非庸俗,因叩问世事,并乞相助,司马徽答语道:“山野鄙夫,未识时务,识时务须求俊杰,此间有伏龙凤雏,皆济世才,得一人便可定天下。”
nbsp刘备问伏龙凤雏,姓甚名谁?
nbsp司马徽答称乃是诸葛孔明和庞士元。刘备即说道:“此来正欲访卧龙先生,可惜未遇。”
nbsp司马徽答说道:“卧龙高卧隆中,若果诚心相访,当肯出见,幸勿轻视此人。”
nbsp刘备唯唯谢教,方才告别。越日又往隆中,访问孔明。
nbsp隆中乃是山名,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为南阳属地。孔明名亮,本是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就是故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裔,父诸葛珪早卒,诸葛亮与弟诸葛均随叔父诸葛玄,徙居南阳。
nbsp诸葛玄与刘表有旧日友情,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遂就隆中结一草庐,躬耕陇畔,好为《梁父吟》。
nbsp平居与博陵人崔州平,汝南人孟公威,颍川人石广元,常相往来;就是徐庶,亦与为知友。
nbsp徐庶等学务精纯,惟诸葛亮独持大体,曾经与徐庶等晤叙道:“君等出仕,可至刺史郡守。”及庶等问亮志趣,诸葛亮微笑不答。自命不凡。
nbsp诸葛亮,历来有很多关于他本人神乎其神的传说,在此大概说上一说,也好让文中增加一些趣味。
nbsp据说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nbsp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nbsp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nbsp话回正题,诸葛亮知道刘备过来拜访自己,未肯遽见,第二次复谢绝,直至刘备第三次枉顾,方才出门相迎。
nbsp刘备看见诸葛亮亮身长八尺,貌秀神怡,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如神仙中人,不由的肃然起敬,便向诸葛亮拜手道:“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前已两次晋谒,留告姓名,今日得蒙接见,不胜荣幸。”
nbsp诸葛亮从容答礼,亦自道歉衷,彼此谦逊一番,各归坐位。
nbsp刘备始自述本意,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推辞道:“索性愚野,无志功名,将军如忧国忧民,还请另访高士。”
nbsp刘备慨然道:“德操元直,并极称扬,先生不出,如何安国?如何定民?”
nbsp诸葛亮于是笑问道:“将军意欲如何?”
nbsp刘备移坐密告道:“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帝之命,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伸张大义重振天下,但自己的智慧谋略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不甘作罢,所以敬侯先生,您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幸乞赐教。”
nbsp诸葛亮因而分析说道:“自董卓擅政以来,各地豪杰并起,占据多个州郡的数不胜数。当初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能打败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是汉室宗亲,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nbsp规划分明,了如指掌。
nbsp刘备喜答道:“先生所言,足开茅塞,但愿不弃庸陋,出山相助,俾备得随时领教。”
nbsp诸葛亮又推让,道:“将军雅意,本当敬从,但亮疏懒已久,恐多废事,未敢应命。”
nbsp刘备黯然道:“先生具此大才,不肯为备屈驾,备原不幸,汉且垂亡。”
nbsp说至此,语带哽咽,竟至泪下。肝胆如揭。诸葛亮不禁感激,因而即允诺。
nbsp刘备乃命关羽、张飞入拜,留赠玄纁束帛,诸葛亮不肯接受,经刘备再三诚恳,方才收下。
nbsp诸葛亮有妻黄氏,为淝南耆士黄承彦的女儿,发黄面黑,才德独优,诸葛亮不嫌丑陋,竟纳为妇。南阳人有谣言云:“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
nbsp诸葛亮听人嘲笑,独谐伉俪,毫无闲言。
nbsp梁孟以后,应推诸葛夫妇。至是令弟均,奉嫂家居,自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同至新野,当由徐庶等接入,故人聚首,当然相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徐庶走马荐诸葛,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按《蜀志·诸葛传》中,徐庶尚留新野,未曾诣操,今从之。)
nbsp刘备更待诸葛亮若师,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二人,颇有疑议,刘备独与语道:“我得孔明,仿佛如鱼得水,幸勿复言。”
nbsp关张乃止。可见得才如诸葛亮,唯刘备方能揽用,自是君臣相得,言听计从,三分天下的政策,就此开始了。有诗咏道:
nbsp茅庐三顾感情真,前席才将伟略陈;
nbsp未届壮年才冠世,知公不是等闲人。
nbsp诸葛亮出山时,年方二十七岁。
nbsp过了数日,刘备与诸葛亮方商议整军,忽然由刘表遣人致书,邀刘备至荆州议事。欲知刘备曾否应召,且至下章节再详。
nbsp田畴不肯事袁绍,独于曹操之北伐,一召便来,虽为乡里报怨,愿诛蹋顿,然蹋顿为汉虏,曹操亦是一汉贼。就使蹋顿可诛,而袁氏二子,不应迫之同毙!田畴曾得袁氏之征辟,知己之感,宁独无之?岂可因前日之未往,即视袁氏如眼中钉,必歼灭之而后快乎?然则袁尚兄弟之毕命,下手者为公孙康,实则田畴实使之。不知田畴何憾于袁氏,何德于曹操。及袁尚首级悬挂竿上,向之吊祭,侯封所及,誓死固辞,此行为特是矫情干誉,有识者固已经感到冷笑。
nbsp必如诸葛孔明隐处南阳,不屑轻出,待至刘备三顾,勤勤恳恳,方效驱驰,名士之出处,如此慎重,岂田畴之辈所得望具项背乎?
nbsp三国人才中的诸葛亮为什么会娶沔南名士黄承彦丑陋的女儿?不过,诸葛亮的妻子黄氏是不是真的丑,书中说当地人说,也不见得就是真丑。况且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不见得诸葛亮的妻子是真的丑,可能是气质相貌与那些农妇大不同,故被人看不惯,所以编造诸葛亮的妻子是丑女。其人记载见《襄阳耆旧记》,其父称其长相丑陋、黄头发、黑皮肤。这黄头发,黑皮肤就是丑?黄头发有没有可能是营养不良,造成头发有些枯黄干燥?毕竟东汉末年,社会可不太稳定,当时饿死的人可不少,那诸葛亮妻子因为从小营养不良,造成长着黄头发也见怪不怪呀。再说了,古书杂记说人家皮肤黑,那到底是多黑吗?也没有个具体的说法,长期劳作,风吹日晒,皮肤稍微有点黑,不比那些富家千金小姐皮肤白,所以就黑了?也有可能是诸葛亮的妻子黄氏是中原地区与西域民族的混血,所以当时的居民看不习惯,所以认为她丑?
nbsp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为何娶她?据说此女子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韬略近于诸书无所不晓,诸葛亮在南阳时闻其贤,所以迎娶黄氏。民间传说,诸葛亮所学,很多是由妻子黄月英所传授的。
喜欢。
第606章 途歼众虏隆中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