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庆中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9章 百事纷繁百事多(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是胡马不可用,而是各级官吏玩忽懈怠,贪墨成风,买马的银两都被他们贪墨了,哪里还有什么银子买好马呢?只能买些劣马充数,朱载坖之前请李和从辽东购得的战马就没有这个问题,说明只要肯花银子这些事情都是好解决的。

    而大明马政最废弛的地方,恰恰就是辽东,朝廷本来在辽东寄养了大量的战马,但是到现在百不存一,用之前杨博的话说就是:辽中事势与各镇迥别,隔远关外、僻在海隅,武弁则如猬如奴,文官则如参如辰。真有军中但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者。

    故虽以抚臣之重、按臣之权,而法不能尽行之于下、情不能尽达之于上也。即臣奉命视师半载,而法亦不能尽行之于下,情亦不能尽达之于上也。

    连杨博这样强势的人,在辽东亦深感无力,遑论其他人了,辽东遍地卫所,而州县甚少,卫所的军头们权力极大,根本不把朝廷的政令当回事,即便是总督大员,一样也是阳奉阴违,敷衍塞责,他们才是辽东的土皇帝。他们为了贪墨钱财,大量克扣朝廷的马价银。

    同时虐待军士的马匹,因为按照大明规定,军士的马匹死亡,军士是要赔偿,而赔偿的银子,落到谁的荷包里了,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按照太仆寺所言,每年马价银收入当在30万两左右,既然现在太仆寺无法给李成梁部战马,那么朱载坖就要求兵部和太仆寺给李成梁部马价银,令其赴辽东买马。

    在给多少马价银的问题上,朱载坖和江东等人分歧极大,朱载坖认为,现在李成梁部增编一千人,需要马匹两千匹,按每匹二十五两算,给马价银五万两。

    而太仆寺和兵部则认为,李成梁部只增加了一千骑兵,就应该给马一千匹,每匹马价银十两,给银一万两。朱载坖当然不干,坚决要求兵部和太仆寺增加马价银。为此朱载坖不惜上疏嘉靖,弹劾了兵部和太仆寺。

    朱载坖认为,这种给各镇马价银的做法是极不负责的,朝廷的马价银拨出去之后,到底买了多少战马,成色几何?用于各镇的有多少,兵部、太仆寺全然不知,就放任各镇随意而行。

    朱载坖认为:自今以后,凡夷马尽数官买之,

    将官、富商不得私买一马,有私买者即以私出境外、走泄事情论。凡军马尽数官给之,将官、富商亦不得私卖一马,有私卖者,即以私卖战马论。此法行,而后弊可革。

    既然太仆寺是负责马政的,就该负责买马给各镇使用,如果出现马匹不堪用或者不足数,就应该问责太仆寺。

    朱载坖认为,实行统一官买后,至少有七个好处:私买既禁,牧马自良,利一。价无高抬,马价自省,利二。马少疲驽,操马充实,利三。马由官给,军免稍银,利四。倒死渐少,军不赔偿,利五。马无私牧,军不受累,利六。牧马愈多,子银愈积,利七。

    朱载坖的奏疏上去之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

第589章 百事纷繁百事多(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