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辈子,下辈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0章 李非的猜测;确定的未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辈子

    郭子仪当然不知道李非和屈海两个人话里的深层含义,所以接着说道:

    “若真的水淹了长安,郭某倒是认为可以迟滞叛军的攻城,到时城外一片泥泞之下,对叛军恐怕更为不利。”

    郭子仪说的这点倒是对的,神明也没有说叛军通过那场大雨到底获得了什么优势,只是说火器不能使用,仅凭这点完全不足以成为他们拿下长安的理由。所以,李非的内心松动了一下,又重新升腾起一丝希望。、

    来自渭南一线的军报依然不停的送到政事堂,安禄山占据渭南之后,已经过去三天时间,却始终按兵不动,似乎没有一鼓作气攻打长安的打算。但越是如此,长安城内的气氛反而越是紧张。

    到了下午,从山南西道发来的一封圣旨更是加剧了这种气氛。

    肃宗离开长安以后,走的是和玄宗一样的路线;在韦坚的安排下,沿途各州府都已经做好了提前准备,一路马不停蹄,经过十天的行进,在抵达了山南西道的梁州后,做暂时休整,可就在这时,凤州刺史一封奏报打乱了肃宗的计划:扶风、虢县、陈仓接连遭叛军突袭,全部城破,目前,叛军已经进入凤州地界,兵力五万,似是剑有所指,凤州告急。

    凤州在梁州以北,距梁州不过百里之遥,守军不足一万,肃宗得知此消息后,顿时有些慌乱,韦坚上书玄宗,说长安已经有十余万守军,且长安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干脆就将剩余的两万禁军从长安调离,火速赶往梁州护驾。肃宗初并不同意,但韦坚又说李非此前已经断言长安必失,本就是定数,若不是屈海有所担当,恐怕李非随肃宗移驾也未可知。现在让他坚守只是为唐军汇集拖延时间而已。

    肃宗经不住韦坚的一番劝说,便向长安下了圣旨。

    在这个关键时刻,竟然还要抽调长安兵力!?李非以为自己看错了,反复看了两遍才确信如此,不由的有些怒火中烧。

    对于这个消息,郭子仪更难接受,直接在政事堂嚷嚷道:

    “真是岂有此理,难道陛下真的准备彻底舍弃长安吗?若是如此,咱们还守他何用?”

    一旁的屈海则随口说道:

    “圣命难违。只是那五万叛军恐怕还是史思明的吧!他们应该就是冲着圣上去的,为了保圣上万全,想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李非盯着圣旨想了一会儿问道:

    “太上皇现在何处!?”

    屈海答道:“根据兵部的回文,他们还没有到达蜀州,现在应该在剑州。”

    “怎么走了三个月,才刚进入剑南!?”

    “这是陛下的意思。每经一地,都要做细致安排,需沿途撤换前朝官员,所以,就耽搁了些时日。”屈海答道。

    李非明白,玄宗这次出走蜀州,肃宗肯定不放心,万一途中再生事端便极难收拾,马嵬驿陈玄礼逼杀杨氏兄妹已经让他有些胆战心惊,所以,为了彻底钳制玄宗,他做一些周密的安排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李非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因为史思明好像一直对韦坚如影随形,此前便是这般,现在依然如此,难道,韦坚想要趁这个机会翻天不成!?

    看李非一直没有说话,郭子仪一旁拍着桌子说道:

    “右相!给圣上上书陈情啊~!这个节骨眼上还要抽走禁军,禁军本来就是守城主力,这不是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

    李非从沉思中醒转,举手摇了一下说道:

    “不,我要给圣上发一封密奏,史思明的动向不是那么简单。郭将军暂时先按圣意

第500章 李非的猜测;确定的未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