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79章 尸易无限(84)[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古墓里有邪物,不敢靠近,就赶紧来告诉你了!”

    nbsp吴贤心中一凛。后山他去过几次,那里山势平缓,植被茂密,从未听说有古墓的记载。这次暴雨引发塌方,竟意外暴露了古墓,若是消息传出去,定会引来盗墓贼。他赶紧对师父说:“师父,我去后山看看,您在家照看着店里。”

    nbsp师父点了点头,叮嘱道:“小心点,带上桃木剑和符咒,若是遇到危险,别硬来。”

    nbsp吴贤回屋取了工具,又叫上两个徒弟,跟着李老汉往后山赶去。一路上,不少村民都朝着塌方的方向跑去,议论纷纷。“听说那洞里有宝贝,要是能捞一件,这辈子都不愁了!”“别瞎说,古墓里的东西沾不得,小心惹上邪祟!”

    nbsp走到后山,吴贤果然看到一片狼藉。原本平整的山坡塌了一大片,泥土中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约莫两人高,周围围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却没人敢靠近。吴贤让徒弟在洞口周围拉起警戒线,禁止村民靠近,然后掏出火把,点燃后扔进洞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火把照亮了洞内的景象,洞口下方是一段陡峭的石阶,石阶尽头隐约能看到一间墓室的轮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还夹杂着淡淡的土腥味,没有明显的邪气,看来这座古墓暂时没有被扰动过。

    nbsp“你们在这里守着,别让任何人靠近,我下去看看。”吴贤对两个徒弟说。大徒弟有些担心:“师父,太危险了,我跟您一起去!”

    nbsp吴贤摇了摇头:“不用,我一个人进去更灵活,你们守好洞口就是。若是半个时辰后我还没出来,就去文物局报信。”说完,他握紧桃木剑,沿着石阶小心翼翼地走进洞里。

    nbsp洞内比想象中宽敞,石阶尽头是一间方形墓室,墓室中央放着一口石棺,石棺两侧各有一个陶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陪葬品,看起来十分简陋。吴贤仔细观察着墓室的墙壁,墙壁上没有任何壁画或铭文,石棺上也只刻着一些简单的云纹,看不出年代。

    nbsp他走到石棺前,轻轻敲了敲棺盖,石棺发出沉闷的响声,看来棺盖厚重,里面的尸体应该还保存完好。吴贤没有贸然打开石棺,而是在墓室里仔细搜索起来,希望能找到一些能证明古墓年代的物件。

    nbsp在墓室的角落里,吴贤发现了一块破碎的陶片,陶片上有一些独特的纹路。他凑近一看,心中一动——这种纹路是汉代常见的绳纹,看来这座古墓很可能是汉代的。汉代古墓大多有明确的形制,陪葬品也有规律,可这座古墓却如此简陋,只有一口石棺和两个陶罐,实在有些反常。

    nbsp就在吴贤思索之际,洞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他听到大徒弟的喊声:“师父!有人硬闯!是外地来的盗墓贼!”

    nbsp吴贤心中一紧,赶紧朝着洞口跑去。刚跑到石阶上,就看到三个穿着黑色外套的男人正和他的徒弟扭打在一起。这三个男人手里都拿着洛阳铲和撬棍,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盗墓贼。

    nbsp“住手!”吴贤大喝一声,拔出桃木剑,朝着其中一个盗墓贼冲去。那盗墓贼见状,赶紧掏出一把匕首,朝着吴贤刺来。吴贤侧身躲避,桃木剑横扫,击中了盗墓贼的手腕,匕首“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nbsp另外两个盗墓贼见同伴吃亏,也顾不上对付吴贤的徒弟,转身朝着吴贤扑来。吴贤毫不畏惧,桃木剑在他手中舞得虎虎生风,几个回合下来,就将三个盗墓贼都制服了。

    nbsp“你们是什么人?怎么知道这里有古墓?”吴贤厉声问道。

    nbsp其中一个领头的盗墓贼,脸上一道刀疤,梗着脖子说:“我们就是路过的,看到这里有个洞,好奇进来看看,你少多管闲事!”

    nbsp“路过?”吴贤冷笑一声,指了指他们手中的洛阳铲,“带着盗墓工具路过?我看你们是早有预谋!”他拿出绳子,将三个盗墓贼捆了起来,然后对徒弟说:“把他们交给派出所,让警察好好审问。”

    nbsp处理完盗墓贼,围观的村民也渐渐散去。吴贤回到洞口,看着黑漆漆的洞内,心中仍有疑虑。这座汉代古墓太过简陋,不符合常理,而且位置偏僻,从未有史料记载,背后说不定还有更多秘密。他决定先将情况上报给文物局,等专业的考古队来进行发掘,再做进一步调查。

    nbsp第二天,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就带着考古队赶到了镇上。带队的是一位名叫张教授的老专家,头发花白,精神矍铄,从事考古工作几十年,经验丰富。吴贤将自己的发现和判断告诉了张教授,张教授听后,也觉得这座古墓有些反常。

    nbsp“汉代的平民墓葬确实简陋,但一般会有少量的随葬品,比如铜镜、陶罐之类的,而且很少会用石棺,大多是木棺。”张教授蹲在洞口,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泥土,“这里的土层很薄,而且没有明显的夯土层,不像是刻意修建的墓道,更像是自然形成的洞穴,后来被人改造成了墓室。”

    nbsp考古队用专业设备对古墓进行了初步勘探,发现这座古墓的规模比想象中要大,除了已经暴露的墓室,还有一条通往深处的甬道,甬道尽头似乎还有另一间更大的墓室。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张教授决定立刻组织人手进行发掘。

    nbsp发掘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甬道里没有设置机关,只是堆满了碎石和泥土。三天后,考古队终于打通了甬道,进入了深处的墓室。这间墓室比外面的大了三倍有余,墙壁上绘制着精美的壁画,虽然经过千年的侵蚀,有些地方已经模糊,但仍能看出壁画描绘的是古代祭祀的场景。

    nbsp墓室中央放着一口巨大的楠木棺,棺木保存完好,没有腐烂的迹象。棺木两侧摆放着十几个陶罐,还有几件青铜器和玉器,看起来都是汉代的文物。张教授小心翼翼地打开陶罐,发现里面装的竟然是谷物和种子,虽然已经碳化,但仍能辨认出种类。

    nbsp“太不可思议了!”张教授激动地说,“这座古墓看起来简陋,实则暗藏玄机。外面的石棺应该是用来迷惑人的,真正的主棺在这里!这些谷物和种子,很可能是用于祭祀的供品,说明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至少是当时的贵族或官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吴贤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的疑惑也渐渐解开。墓主人故意将主墓室隐藏在深处,又在外面设置了一个简陋的石棺,应该是为了防止盗墓贼觊觎。只是他没想到,千年之后,一场暴雨引发的塌方,还是让这座古墓重见天日。

    nbsp就在考古队准备打开楠木棺的时候,张教授突然发现棺木的侧面刻着一行小字。他赶紧让人拿来放大镜,仔细辨认起来。“这是……汉代的隶书!”张教授的声音有些颤抖,“上面写着‘长沙王太傅之墓!”

    nbsp所有人都惊呆了。长沙王太傅是汉代的高官,辅佐长沙王处理政务,地位显赫,这样的人物,墓葬怎么会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而且史料中也没有关于这位长沙王太傅的详细记载,只在少数文献中提到过一句,说他因得罪权贵,被贬谪到偏远之地,最后客死他乡。

    nbsp“原来如此!”张教授恍然大悟,“这位太傅被贬后,担心自己死后墓葬被仇家破坏,所以才选择了这个偏僻的地方,还设下了迷惑人的假墓室。这些文物和壁画,对研究汉代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nbsp考古队小心翼翼地打开楠木棺,棺内的尸体早已腐烂,只剩下一具骸骨。骸骨旁边放着一本用丝绸包裹的竹简,竹简虽然受潮,但上面的文字仍能辨认。经过专家的解读,竹简上记载的是这位太傅的生平,还有一些他对当时政治、文化的见解,填补了史料的空白。

    nbsp这次古墓的发掘,成为了当年考古界的重大发现。文物局特地给吴贤发来了感谢信,还邀请他参加了文物保护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吴贤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也学到了更多专业的文物保护知识。

    nbsp回到镇上后,吴贤更加忙碌了。他不仅要照看药材店,还要协助文物局对古墓周边进行巡查,防止盗墓贼再次光顾。师父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既心疼又欣慰:“贤儿,你现在做的事,比盗墓有意义多了。能保护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nbsp吴贤笑着说:“师父,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以前我不懂事,总想着从古墓里拿宝贝,现在才明白,这些文物不是私人的财产,而是属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能守护它们,我心里踏实。”

    nbsp这年冬天,罗老歪突然带着一个陌生男人来到了药材店。那男人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罗老歪笑着介绍道:“吴小哥,这位是省文物局的王主任,这次来,是想请你帮个忙。”

    nbsp王主任握住吴贤的手,热情地说:“吴先生,久仰大名。我们接到消息,说邻县有一座唐代古墓遭到了盗墓贼的破坏,文物损失严重。我们知道你经验丰富,熟悉盗墓贼的手段,想请你协助我们进行调查,追回被盗的文物。”

    nbsp吴贤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王主任,没问题!保护文物是我的责任,我一定尽力帮忙。”

    nbsp第二天,吴贤就跟着王主任和罗老歪前往邻县。邻县的那座唐代古墓规模宏大,是当地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由于看管不严,还是被盗墓贼钻了空子。古墓的墓道被炸开,主墓室遭到了严重破坏,不少珍贵的文物都被盗走。

    nbsp吴贤在古墓里仔细勘察了一番,发现盗墓贼留下的痕迹很新,应该是在半个月内作案的。他还在墓道的泥土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金属碎屑,经过鉴定,这些碎屑来自一种新型的爆破工具,在市面上很少见。

    nbsp“这种爆破工具只有专业的盗墓团伙才会使用。”吴贤对王主任说,“而且从盗墓贼的手法来看,他们对古墓的结构很熟悉,很可能事先做过详细的调查。我们可以从销售这种爆破工具的渠道入手,或许能找到线索。”

    nbsp王主任采纳了吴贤的建议,立刻安排人手调查爆破工具的销售渠道。罗老歪也动用了自己的人脉,在黑道上打听消息。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锁定了一个盗墓团伙,这个团伙长期在周边省份作案,盗掘了多座古墓,涉案金额巨大。

    nbsp为了将这个盗墓团伙一网打尽,警方决定展开抓捕行动。吴贤凭借自己对盗墓贼手法的了解,制定了详细的抓捕方案,还亲自带领警察前往盗墓团伙的窝点。

    nbsp抓捕行动进行得很顺利,盗墓团伙的成员大多被当场抓获,只有为首的头目侥幸逃脱。在窝点里,警方缴获了大量被盗的文物,其中就包括从唐代古墓中盗走的几件珍贵的唐三彩和金银器。

    nbsp“太好了!大部分文物都追回来了!”王主任激动地说,“吴先生,这次多亏了你,要是没有你的帮助,我们不可能这么快破案。”

    nbsp吴贤笑着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是那个头目还没抓到,他很可能还会继续作案,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nbsp接下来的几天,吴贤和警方一起分析头目的逃跑路线,根据线索,判断他很可能逃到了邻省的一座深山里。那座深山地形复杂,林深树密,而且有不少废弃的矿洞,很适合藏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吴贤主动请缨,带着几名警察进山搜索。进山的第一天,他们就在一个废弃的矿洞里发现了头目的踪迹。头目手里拿着一把猎枪,躲在矿洞深处,负隅顽抗。

    nbsp“放下武器!你已经被包围了!”警察朝着矿洞里喊话。

    nbsp头目却不为所动,反而朝着洞口开枪。吴贤趁着枪声的间隙,绕到矿洞的侧面,找到一个通风口,悄悄爬了进去。通风口狭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吴贤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很快就到了矿洞深处。

    nbsp他看到头目正背对着通风口,警惕地盯着洞口。吴贤屏住呼吸,突然从通风口跳了出来,一脚踢掉了头目手中的猎枪。头目大惊,转身想要反抗,却被吴贤死死按住。

    nbsp“你跑不掉了!”吴贤冷冷地说。

    nbsp随后赶来的警察将头目制服,押出了矿洞。至此,这个盗墓团伙被彻底摧毁,所有被盗的文物也都被追回,重新送回了博物馆。

    nbsp这次事件后,吴贤的名声更大了,周边几个市县的文物局都邀请他担任文物保护的志愿顾问。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将文物保护的工作一直做下去。

    nbsp回到镇上后,吴贤将药材店的生意交给了两个徒弟打理,自己则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文物保护的志愿工作中。他经常去学校给孩子们讲文物保护的知识,还组织村民成立了文物保护巡逻队,定期对镇上的历史遗迹进行巡查。

    nbsp师父看着吴贤的变化,心中十分欣慰。有一天,师父拿出一个木盒,递给吴贤:“贤儿,这是你师祖传下来的,里面装的是一些关于风水和古墓的古籍,还有几张失传的符咒。以前我担心你用这些东西去盗墓,所以一直没给你。现在我放心了,你会用这些知识去保护古墓,保护文物,这些东西交给你,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nbsp吴贤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果然装着几本泛黄的古籍和一叠泛黄的符咒。他轻轻抚摸着古籍上的文字,心中百感交集。这些古籍和符咒,曾经是盗墓贼的工具,如今却成了他保护文物的助力,这或许就是传承的意义吧。

    nbsp日子一天天过去,吴贤的头发也渐渐有了白发,但他依旧精神矍铄,每天都在为文物保护的事业奔波。他曾经的盗墓经历,成了他人生中最深刻的教训,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nbsp这年春天,镇上举行了一场文物保护的表彰大会,吴贤被评为“优秀文物保护志愿者”。在表彰大会上,吴贤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熟悉的面孔,动情地说:“我曾经是个盗墓贼,挖过古墓,拿过文物,直到后来我才明白,那些深埋在地下的,不仅仅是宝贝,更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根。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保护我们的根。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文物保护的队伍中来,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永远流传下去。”

    nbsp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经久不息。吴贤看着台下的人群,仿佛看到了鹧鸪哨的身影,看到了罗老歪的转变,也看到了无数为文物保护事业默默奉献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路还没有走完,未来还有更多的工作等着他去做,还有更多的文物等着他去守护。而他,也会带着这份信念,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喜欢。

第2179章 尸易无限(84)[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