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52章 尸易无限(57)[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地宫的石缝里渗着潮气,吴贤靠在刻着云龙纹的石柱上,能听到外面飞机远去的轰鸣声。百姓们蜷缩在地宫角落,孩子们的哭声被大人紧紧捂住,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在空旷的地宫里回荡。他摸出怀里的罗盘,指针还在微微晃动——刚才的轰炸震松了地宫顶部的石块,几块碎石落在脚边,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

    nbsp“吴先生,外面好像没动静了。”赵刚凑过来,声音压得很低,手里的驳壳枪还在发烫,“咱们要不要出去看看?”

    nbsp吴贤点点头,示意队员们熄灭火把,只留一根握在手里。他贴着地宫石门的缝隙往外看,月光下的明孝陵一片狼藉,碑亭的碎石堆里还冒着青烟,几个日军士兵的尸体倒在入口处,身上的军装被炸弹碎片划得稀烂。

    nbsp“先把百姓送出去,找个安全的村子安置。”吴贤推开石门,冷风裹着硝烟味灌进来,“赵刚,你带一队人清理现场,看看有没有没爆炸的炸弹;我和沈先生去紫金山上看看,日军说不定在山上设了观察点。”

    nbsp刚走出没几步,沈文儒突然停住脚,蹲下身捡起一块碎布。布片上印着日军的军徽,还沾着一些淡黄色的液体,闻起来有股刺鼻的消毒水味。“这是细菌弹的包装布。”沈文儒的声音有些发颤,“日军真的用了细菌弹,这些液体要是渗进土里,附近的水源和庄稼都会被污染。”

    nbsp吴贤心里一沉,赶紧让队员们用布捂住口鼻:“快通知百姓,别喝附近的井水,也别碰地里的庄稼!咱们得赶紧找到细菌弹的落点,用石灰把周围的土地盖住,防止扩散。”

    nbsp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吴贤带着队员们在明孝陵周围搜寻,很快在紫金山的半山腰发现了三个细菌弹的弹坑。弹坑周围的草叶已经开始发黄,几只飞过的麻雀落在地上,扑腾了几下就不动了。

    nbsp“快撒石灰!”吴贤从背包里掏出石灰粉,朝着弹坑撒去。石灰遇水产生热气,冒出阵阵白烟,刺鼻的气味让他忍不住咳嗽起来。队员们也纷纷掏出石灰粉,把三个弹坑都盖得严严实实,连周围的草都没放过。

    nbsp忙到天快亮,才把所有可能被污染的地方处理好。吴贤刚想歇口气,就看到山下跑来几个村民,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手里拿着一个沾着泥土的陶罐:“吴先生,不好了!村里的井水突然变浑了,还有人喝了水后上吐下泻,您快去看看吧!”

    nbsp吴贤心里咯噔一下,跟着老汉往村里跑。刚到村口,就闻到一股奇怪的臭味,几个村民躺在地上,脸色发青,嘴角还挂着白沫。一个老中医蹲在旁边,摇着头说:“这病来得太急,我从来没见过,怕是治不好了。”

    nbsp沈文儒蹲下身,用银针蘸了点村民吐出来的东西,放在鼻尖闻了闻:“是霍乱弧菌,肯定是井水被细菌弹污染了。得赶紧把井水抽干,用漂白粉消毒,再给村民们喝煮沸的水。”

    nbsp吴贤立刻让队员们去村里的井边,把所有的井水都抽干,然后撒上漂白粉。同时,他还让队员们挨家挨户通知,让村民们不要喝生水,所有的水都要煮沸后才能喝,食物也要彻底煮熟。

    nbsp忙了整整一天,村里的疫情才得到控制。可吴贤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日军既然已经开始使用细菌弹,肯定还会在其他地方投放。他赶紧让小李去附近的县城,通知那里的地下党,让他们做好防范准备,同时联系八路军的医疗队,请求支援。

    nbsp几天后,八路军的医疗队终于到了。医疗队的队长是个三十多岁的女医生,叫林兰,手里拿着一个药箱,刚到村里就投入到治疗中。她告诉吴贤,日军在华北和华东地区都投放了细菌弹,已经有不少村子出现了疫情,幸好他们带来了疫苗和药品,能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

    nbsp“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日军的细菌弹生产基地,把它摧毁,否则他们还会继续投放细菌弹。”林兰一边给村民打针,一边说,“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日军的细菌弹生产基地设在东北的哈尔滨,由一个叫石井四郎的军医负责。”

    nbsp吴贤心里一紧,哈尔滨离这里太远了,他们根本不可能立刻赶过去。而且,日军的细菌弹生产基地肯定有重兵把守,想要摧毁它绝非易事。他皱着眉头说:“咱们现在人手不够,又没有足够的武器,怎么才能摧毁生产基地?”

    nbsp林兰从药箱里掏出一张地图,放在地上:“我们已经联系了东北的抗日联军,他们愿意配合我们行动。你们可以先去东北,和抗联汇合,然后一起制定计划,摧毁细菌弹生产基地。”

    nbsp吴贤看着地图,心里犹豫了。他知道,摧毁细菌弹生产基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可南京这边还有很多文物需要保护,明孝陵虽然暂时安全了,但南京城里还有不少古迹,比如夫子庙、中华门,都可能成为日军的下一个目标。

    nbsp“我留下守南京,你们去东北。”赵刚突然开口,“南京的地形我熟悉,而且我已经联系了南京的地下党,他们会帮忙保护文物。你们放心去,一定要把细菌弹生产基地摧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吴贤看着赵刚,心里很感动。他知道,赵刚这是在为他分忧,让他能毫无顾虑地去东北。他拍了拍赵刚的肩膀:“好,南京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是遇到困难,就用咱们之前约定的暗号联系,我们会尽快赶回来支援你。”

    nbsp当天下午,吴贤、沈文儒和林兰带着队员们,还有医疗队的几个护士,一起朝着东北的方向出发。他们一路上避开日军的关卡,走小路,睡山洞,饿了就吃干粮,渴了就喝雪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个月后到达了东北的哈尔滨。

    nbsp在哈尔滨的一个小客栈里,他们见到了东北抗日联军的队长,叫杨靖宇。杨靖宇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身材高大,脸上带着一道伤疤,看起来很威严。他看到吴贤他们来了,很高兴地说:“你们可来了!我们已经侦查到日军的细菌弹生产基地设在哈尔滨的平房区,那里有很多日军士兵把守,还有不少狼狗,戒备非常森严。”

    nbsp吴贤接过杨靖宇递过来的地图,仔细看了起来。地图上标注着细菌弹生产基地的位置,周围有三道铁丝网,还有十几个岗哨,里面有几栋白色的楼房,应该是生产细菌弹的车间。

    nbsp“咱们得想个办法混进去,摸清里面的情况,然后再制定计划。”吴贤指着地图上的一栋楼房说,“这栋楼看起来像是仓库,咱们可以先从仓库入手,找到细菌弹的存放地点,然后用炸药把它炸了。”

    nbsp杨靖宇点点头:“我有个主意。明天正好是日军的物资运输日,会有一辆卡车进入生产基地运送物资。咱们可以劫持卡车,换上日军的军装,混进去。”

    nbsp众人都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当天晚上,他们就开始准备。队员们换上了缴获的日军军装,林兰和几个护士则扮成日军的医护人员,准备一旦遇到检查,就用医疗物资作为掩护。

    nbsp第二天一早,他们埋伏在日军物资运输的必经之路上。没过多久,一辆卡车就开了过来,车上装满了药品和食品。杨靖宇一声令下,队员们冲了上去,很快就制服了车上的日军士兵,换上了他们的军装。

    nbsp吴贤驾驶着卡车,朝着细菌弹生产基地开去。到了门口,岗哨的日军士兵例行检查,看到车上的物资和穿着军装的队员们,没有起疑心,很快就放他们进去了。

    nbsp卡车开进生产基地后,吴贤按照杨靖宇的指示,把车开到仓库门口。他趁着日军士兵卸货的间隙,悄悄观察着周围的情况,看到生产车间里有不少日军士兵在来回走动,还有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在里面忙碌,应该是研究细菌弹的军医。

    nbsp“沈先生,你和林兰去车间看看,摸清细菌弹的生产流程;我和杨队长去仓库,找到细菌弹的存放地点。”吴贤压低声音说,“咱们一个小时后在卡车旁边汇合,要是遇到危险,就开枪示意。”

    nbsp沈文儒和林兰点点头,悄悄溜进了生产车间。吴贤和杨靖宇则走进仓库,看到里面堆满了箱子,箱子上印着“细菌弹”的字样。他们赶紧打开一个箱子,看到里面装着十几个黑色的炸弹,上面还贴着标签,写着“霍乱弧菌”、“鼠疫杆菌”等字样。

    nbsp“就是这些!”吴贤从背包里掏出炸药,开始在箱子上安装,“咱们多装一些炸药,一定要把这里炸得粉碎。”

    nbsp杨靖宇则在仓库的门口布置了陷阱,防止日军士兵进来。就在他们快要安装好炸药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枪声——沈文儒和林兰被发现了!

    nbsp吴贤赶紧点燃炸药的引线,然后和杨靖宇一起冲了出去。看到沈文儒和林兰被日军士兵包围,他们立刻开枪射击,吸引日军的注意力。沈文儒和林兰趁机冲了出来,跟着他们一起朝着卡车跑去。

    nbsp日军士兵在后面紧追不舍,还调用了狼狗。吴贤驾驶着卡车,拼命往前开,终于冲出了细菌弹生产基地。刚开出没多远,就听到身后传来“轰隆”一声巨响,细菌弹生产基地的仓库被炸成了废墟,火光冲天。

    nbsp他们驾驶着卡车,朝着抗联的根据地开去。一路上,他们看到不少日军士兵朝着生产基地的方向跑去,显然是去增援的。吴贤心里松了口气,知道他们成功摧毁了细菌弹的存放仓库,至少在短期内,日军无法再投放细菌弹了。

    nbsp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刚到抗联的根据地,就收到了一个坏消息——日军的总部得知细菌弹生产基地被摧毁后,愤怒不已,决定调动所有的兵力,对东北的抗日联军和文物遗址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誓要为细菌弹生产基地报仇,并且抢走所有的文物。

    nbsp而且,他们还制定了一个更加恶毒的计划——如果无法占领东北,就用原子弹轰炸东北的重要城市和文物遗址,让东北永远成为一片废墟。

    nbsp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在朝着东北逼近。吴贤和他的同伴们,以及东北的抗日联军,即将面临一场最残酷、最艰难的战斗。他们能否守住东北的文物遗址,能否在这场战斗中迎来胜利的曙光,一切都迎来未知数。但吴贤知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会和同伴们一起,战斗到最后一刻,用自己的生命,守护好这片土地和上面的一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抗联根据地的木屋里,油灯把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吴贤摊开从日军仓库里缴获的作战地图,手指停在标注“原子弹投放备选点”的红圈上——沈阳故宫、高句丽丸都山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三个红圈像三颗毒瘤,嵌在东北的土地上。杨靖宇用指节敲了敲地图:“日军把沈阳故宫当首要目标,那里藏着清代的《四库全书》抄本和大量皇家文物,他们想炸了故宫,断了东北的文化根。”

    nbsp林兰递过来一杯热水,眉头紧锁:“咱们刚毁了细菌弹仓库,日军肯定疯了。可原子弹不是普通武器,咱们没有防空炮,连像样的防空洞都没有,怎么挡?”

    nbsp吴贤摩挲着地图边缘,突然想起之前在西安碑林见过的唐代城墙加固法:“沈阳故宫的城墙是明代建的,夯土层厚,咱们可以在城墙内侧堆沙袋,再挖地下掩体,让百姓和文物躲进去。另外,咱们可以在故宫周围挖战壕,用步枪和手榴弹打低空飞行的日军飞机,就算打不下来,也能打乱他们的投弹节奏。”

    nbsp沈文儒从背包里掏出一卷图纸,展开后是沈阳故宫的内部结构图:“我早年考察过故宫,大政殿下面有个明代的地下密室,能藏下《四库全书》和贵重文物。咱们今晚就出发,先把文物转移到密室里。”

    nbsp当天深夜,吴贤带着队员们和抗联战士,趁着夜色潜入沈阳城。故宫的红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守门的伪军早已被抗联地下党控制,看到他们来了,赶紧打开宫门。众人分头行动,有的搬运《四库全书》,有的打包瓷器玉器,沈文儒则拿着图纸,指引大家把文物搬进大政殿地下的密室。

    nbsp“小心点,这卷《四库全书》是孤本,不能受潮。”沈文儒小心翼翼地把书放进铺着油纸的木箱,“密室里有通风口,还能挡炸弹冲击,文物放在这里安全。”

    nbsp忙到天快亮,终于把所有文物都转移完毕。吴贤刚要下令撤离,就听到城外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日军的侦察机来了。众人赶紧躲到城墙后面,看着侦察机在故宫上空盘旋了两圈,才朝着城外飞去。

    nbsp“日军肯定要动手了,咱们得加快速度挖掩体。”吴贤擦了擦汗,指挥队员们在故宫周围挖战壕,抗联战士则带着百姓,在城墙内侧堆沙袋,加固城墙。

    nbsp沈阳城里的百姓听说要保护故宫,纷纷赶来帮忙。老人扛着铁锹挖战壕,妇女们缝沙袋,孩子们则帮着搬运石块,连平时摆摊的小贩都推着车,送来馒头和开水。一个卖糖葫芦的老汉拉着吴贤的手:“吴先生,故宫是咱们的根,就算拼了老命,也不能让鬼子炸了!”

    nbsp连续三天三夜,众人终于在故宫周围挖好了三道战壕,城墙内侧的沙袋堆得有一人多高,地下掩体也挖了十几个。吴贤站在大政殿的台阶上,看着忙碌的百姓和战士们,心里一阵温暖——只要人心齐,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nbsp第四天一早,日军的飞机果然来了。二十多架轰炸机排成整齐的队列,朝着沈阳故宫的方向飞来,机翼下的炸弹像黑色的冰雹,看得人心里发紧。“所有人进掩体!”吴贤大喊着,把最后一个百姓推进掩体,自己则带着队员们冲进战壕,举起步枪,对准低空飞行的日军飞机。

    nbsp第一架轰炸机朝着大政殿投下炸弹,“轰隆”一声巨响,炸弹落在城墙外的战壕里,掀起阵阵泥土。吴贤趁机开枪,子弹击中了飞机的油箱,飞机冒着黑烟,摇摇晃晃地朝着城外坠落,最终“轰隆”一声爆炸。

    nbsp“打得好!”战壕里的队员们欢呼起来,士气大振。日军的飞机见状,纷纷提高飞行高度,投弹的准度明显下降。有的炸弹落在故宫的院子里,炸坏了几棵古树;有的落在城墙外,只炸出一个个大坑,没能伤到故宫的主体建筑。

    nbsp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日军的飞机扔完炸弹,只好悻悻地撤退。吴贤从战壕里爬出来,看着故宫里的断树和弹坑,心里一阵庆幸——幸好提前转移了文物,加固了城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nbsp可他刚松了口气,就听到杨靖宇带来的坏消息:“日军的地面部队来了,有一个师团,还带着坦克和重炮,目标是高句丽丸都山城!他们想炸了山城,再去炸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nbsp吴贤心里一沉。丸都山城是高句丽的都城遗址,里面有很多高句丽时期的壁画和墓葬,要是被日军的重炮击中,这些珍贵的文物会瞬间化为乌有。他赶紧对杨靖宇说:“你带着抗联战士守沈阳故宫,我和沈文儒、林兰带一队人去丸都山城,阻止日军!”

    nbsp杨靖宇点点头,递过来一

第2152章 尸易无限(57)[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