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耶稣基督后期教之传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7章 今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亚当被放在水下,然后从水中被带出来;摩西6:64。

    浸没的洗礼是为了赦罪;信1:4。

    为了赦罪的洗礼

    起来并受洗,洗去你的罪;徒22:16。

    洗礼后,借着火和圣灵,罪的赦免便随之而来;腓二31:17。

    来接受悔改的洗礼,使你们的罪得以洗净;阿7:14。

    相信并受洗的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获得罪的赦免;腓三12:12。

    要宣讲悔改、对救主的信心,以及借着洗礼而来的罪的赦免;教约19:31。

    我们信为罪的赦免的浸没洗礼;信1:4。

    适当的权柄

    你们要去教导万民,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太28:19(教约68:8)。

    林海王和他许多人民都渴望受洗,然而境内无人持有神的权柄;摩赛21:33。

    我赐给你权力,你要去施洗;腓三11:1921。

    亚伦圣职持有赦罪的浸没洗礼的权钥;教约13。

    他们就是由我按立,奉我的名去施洗的人;教约18:29。

    施洗约翰授予约瑟·斯密和奥利佛·考德里施洗的权柄;约史1:6869。

    受洗的资格

    你们要悔改,并奉我爱子的名受洗;腓二31:11。

    你们必须悔改和重生;阿7:14。

    切勿不配称地受洗;摩尔门9:29。

    教导为人父母的必须悔改、受洗,并谦卑;乃8:10。

    为渴望受洗的人设定资格;教约20:37。

    子女八岁时,要接受赦罪的洗礼;教约68:25,27。

    经由洗礼立下圣约

    你们已与祂立约、愿意事奉祂、遵守祂的诫命;摩赛18:810,13。

    凡悔改而承受基督的名,决心事奉祂的人,都应借着洗礼接纳他们;教约20:37。

    为死者洗礼

    不然,那些为死人受洗的,将来怎样呢;林前15:29。

    为死者的洗礼是为赦罪而执行;教约124:29;127:59;128:1;138:33。

    洗礼不是为了婴孩

    你们为小孩子施洗,对神是严重的嘲弄;乃8:423。

    子女八岁时,要接受洗礼;教约68:27。

    所有未达负责年龄就死去的小孩,都在高荣国度中得救;教约137:10

    这段分享的内容是基于《圣经》、《摩尔门经》以及相关经文的经文摘录和教义总结,涵盖了多方面的重要主题。这些主题主要围绕今生的目的、身体与灵魂的状态、亚当与夏娃的堕落、洗礼的意义和必要性等核心教义展开。

    以下是对几个关键主题的总结和分析:

    1.

    今生与属世的死亡

    亚当与夏娃的堕落:

    堕落使人类进入一个“第二地位”,即今生,这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试炼时期。通过他们的选择,人类能够分辨善恶,也承担死亡的后果(创摩西

    死亡的双重意义:

    肉体的死亡:身体归于尘土,灵魂归于神(传12:7)。

    灵性的死亡:因罪与神隔绝(罗

    今生的意义在于为来世做准备,是一个悔改、学习和追求与神和好的时期(阿尔玛

    2.

    身体与复活的盼望

    今生的“必死身体”将在复活时被改变为“不死的身体”(林前摩赛

    复活的盼望:复活通过基督的救赎成为可能,这为所有遵循神诫命的人带来最终的荣耀和救赎(阿

    3.

    洗礼的必要性与意义

    洗礼作为罪得赦免的象征:

    洗礼是悔改后借着权柄之人执行的一项神圣教仪,是进入神的国度的必要条件(约3:5;腓二

    浸没洗礼:象征旧我死亡并重生为属神的新生命(罗6:4)。

    洗礼后的圣灵恩赐使赦罪之约完整(腓二

    基督受洗的榜样:祂的受洗不仅尽了诸般的义,还为全人类设立了榜样(太

    4.

    为死者洗礼

    为死者执行洗礼的教义:

    这是为那些今生未有机会接受福音的人预备的一项救赎计划,他们可以在灵的世界接受福音(林前教约

    5.

    金钱与物质主义

    金钱的正确使用:

    金钱被视为服务神的资源,而非追求个人利益的目标。

    提醒世人勿被金钱束缚(提前应优先追求神的国度(各

    捐献、奉献财物为锡安的伟业则被认为有永恒的价值(教约

    总结

    这些教义共同传递了一个核心信息:今生是一个为永恒生命做准备的时期。通过悔改、洗礼、守神诫命,人们能靠着基督的救赎得以复活,并获得灵性与肉体的完全结合,从而进入神的荣耀国度。喜欢耶稣基督后期教之传奇请大家收藏:

第87章 今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