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辽东与辽州练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尔哈赤从此就迎来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毕竟没有人约束他了。
李成梁被罢官后的第二年,丰臣秀吉进军朝鲜,辽东军被派往朝鲜,明廷在辽东的军力空虚。
接着,辽东军在朝鲜之役中损兵折将,明军在东北布置的军力处于被动局面。
这段时期,努尔哈赤彻底放飞自我,一举击败了海西、叶赫女真等多部。
即便努尔哈赤军力有了极大的发展,努尔哈赤依旧在明朝皇帝、明军、官员面前装孙子,还前往京师朝贡万历皇帝。
李成梁被罢官十年后,万历皇帝深感辽东局势的复杂。最终,启用了赋闲在家的李成梁。
但是,时隔十年,李成梁早已没了以往的锋芒和自信。
这时的他只求无过,不求有功。这样的心态致使李成梁放弃了自己建立的宽甸六堡(宽奠堡、长奠堡、永奠堡、大奠堡、新奠堡、苏奠堡)。
宽甸六堡的放弃使得努尔哈赤获得了大量土地与战马。
后来在李成梁在着手扶持舒尔哈齐,削弱努尔哈赤的时候,恰逢熊廷弼巡按辽东,上书李成梁的各种罪行。
万历无奈,只能免去李成梁的官职,不再启用。
此后,朝廷再也找不到能力如李成梁一般可以镇守辽东的人。努尔哈赤从此再无限制,大肆发动战争攻打叶赫、乌拉部,崛起之势无人可挡。
最终与明朝廷反目开战。
后金八旗努尔哈赤的崛起与李成梁的纵容有关系吗?
肯定是有的,但是如果说将全部责任推到李成梁身上也是不客观的。李成梁纵容努尔哈赤壮大,与他实施的以夷治夷的策略有关。当然,也有养寇自重的成分。
从这方面来说,努尔哈赤的崛起,是李成梁实施政策中的一部分,并没有什么过错。
只不过因为朝廷文官弹劾被罢官,失去了对努尔哈赤的控制,等到再次官复原职,才发现努尔哈赤已经是尾大不掉了。
李成梁自万历十九年被罢官,然后在万历二十九年恢复官职。这十年中,那些巡抚、总兵发现不了辽东的问题吗?没有向朝廷上奏吗?
亦或朝廷文官集团为了自身利益,只顾党争。
总的来看,李成梁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将努尔哈赤的崛起全部算在李成梁头上,多少有些不尊重实际情况了。
起码,李成梁在任职辽东总兵初期,做到了各地安定,是明朝的一员悍将。
即便是萨尔浒兵败之后,辽东局势危如累卵的情况下,朝廷依旧未能及时派人前往辽东主持大局。
朝廷对于派谁前往辽东,相互争斗,最终在争论了近半年后,才决定派熊廷弼前往辽东主持大局。熊廷弼到达辽东后,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迅速的稳定了辽东的局势。
到了明朝后期,东林党与齐党、浙党、楚党等党派的争斗已经摆在明面上了。
严酷的党争加剧了时日无多的大明朝的败亡,辽东的局势也在朝廷的党争下日益恶化。
天启元年,熊廷弼的的革职使得后金连克沈阳、辽阳两座坚城,辽东巡抚袁应泰(东林党人)无脸面对朝廷自杀殉国。
距离万历皇帝(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归天,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思考许久之后,刘卓还是决定继续训练团练,毕竟现在可用的人也不多。
山东那边的也多次传信,自己总归得过去看看。自家媳妇现在怀孕,暂时走不开,只有过上一段日子了。
因为岳丈是知州,刘卓提出训练辽州团练时,董明顺也是十分配合。当刘卓将媳妇怀孕之事告诉董明顺后,董明远人也是松了口气,开心的不行。
临走之时,叮嘱一定要照看董映雪。
基于官府衙役的配合,辽州各县将愿意参训的众人带至选好的场地。在参加训练期间,将提供一日两次的饭食。不少人听到以后露出难以相信的神色,官府什么时候这么好心了。
吴俊望着台下的众人开口:“一日两餐是针对参训之人。如果有人能够满足招收年龄、训练达标,就可以加入辽州营。到时候那就不仅仅是饭食了,不仅给赏银,还有新衣、棉服、鞋子等。”
“再有喧哗者,一律不准参训。”吴俊面无表情道。
“现今,朝廷在辽东地区兵败,乡勇、团练训练不过是未雨绸缪。即便是到不了战场上,多练一门本事总归是好的……”
大校场内。
一部分是先前参加过的,也有也有一部分人是周边乡村自愿参加的。毕竟,一天两顿的饭食,足以为家中省下不少的粮食。况且,表现好的话,还会有赏钱。
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言语在上演着。
刘宅内,董映雪望着刘卓如此手笔,不禁有些担忧,害怕朝廷怪罪。
刘卓则一脸坦然的模样:“不用担心,我就一个小小的游击,还入不了那些朝堂大员的法眼,并且辽州这边不是还有岳丈大人遮掩吗?”
“除此之外,山西商会以前勾连的利益网,可不是白花钱的。拿了钱不办事,哪来这么好的事。”刘卓自信又笃定的说。
第32章 辽东与辽州练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