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旱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根粉一样。”

    “太好了,这山里的蕨菜可比葛根还多。”里正感动的差点两眼泪汪汪:“大郎啊,咱们知道的吃食已经够多了,以后你可别再冒险了。”

    “大郎,你可千万不能有任何闪失。”族长觉得周诚简直是天下第一心善的孩子,怪他以前眼拙没看出来。

    “嗯嗯,我是怕遇到连续干旱三年乡亲们后年挨饿,才会想方设法的琢磨着还有没有什么能吃,日后我定会掂量着不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周诚一本正经道。

    谎撒多了,也就没有心理负担。

    他上辈子没吃过蕨根粉也没听说过,是最近翻书才翻到这东西。

    说实在的,只要这延绵大山还在,山里还有绿色,就能找到水和食物。

    “大家别着急,这个季节只能采蕨菜,蕨根要在霜降前后到年后半个月内挖,那时淀粉含量更高。

    现在挖,淀粉太少不划算,为了能多做些粉出来,还是等天冷了再挖。”

    “好,我们听你的,这事就先别说出去,万一让不守规矩又心厚的人听了去,这周边几十里地都得让他们给挖绝种了。”

    “对对对,咱们嘴都严实一点。”

    周诚笑出声。

    告诉大家山药和葛根能吃,真是差点挖绝种,现在想摘点葛根花,割点葛藤都得走几里山路才找得到。

    “还有常用的头疼脑热以及治暑热的药材,也要多采一些晒干准备着。”

    刘郎中治疗跌打损伤有一套,可以治病的药材知道的不多,除了一些名贵药材,和一些常用的止血化瘀治头疼脑热的草药外,就是花椒、山茱萸、薄荷和生姜用的较多。

    许多植物有毒,万一吃出个好歹了,他可没有多余的命赔。

    村民稍微重些的病还是得去镇上县城找郎中看。

    周诚不是医的,上辈子他爷爷是个半路出家的中医爱好者,治病行不行他不知道,反正他生病了他爸妈是不许他爷爷给他乱吃药。

    老爷子在世时教了他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周末假期也会带他去爬山认识各种草药,加上他空间里中草药原色图谱和各种药方的书,得空就研究研究。

    他不会把脉,但知道什么药材能治什么病,脑子里还有很多治病的方子。

    就把一些能治疗中暑、伤寒和肠胃不适的药材和方子告诉大家。

    刘郎中有些气恼周诚告诉村民害他生意一落千丈,转头周诚给他几个治疗较为复杂病情的方子,他又对周诚感激涕零。

    “好好好,我们都听你的。”村民们忙不迭的应好。

    周诚是为了他们好,大家都知道好歹。

    周诚与他们说了会儿话就走。

    前一刻还觉得前路迷茫的村民,周诚的一席话让他们顿觉看到了希望。

    年景不好,镇上很萧条,路上的行人脸上没有半点笑容,各个面带愁容。

    镇上有钱的大户都搬到外地去了,据说有去南方投靠亲戚的,也有去州府讨生活的。

    胡屠夫的猪肉铺今年没开,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谋生。

    迎客来依然苦苦支撑,掌柜已经换人。

    孙掌柜去年底带着一家老小去禹州府谋生,他手里有周诚卖给他的做饼的方子。

    有门技艺,混的再怎么差也不会饿肚子。

    镇上的百姓找不到活儿干,今年几乎家家都开了荒地种庄稼。

    不过他们种的几乎都是传统农作物,晒的蔫蔫巴巴的,能收回粮种就不错了。

    从大营子沟到县城,大部分土地上种的都是三样高产的庄稼。

    周诚在心里点点头。

    只要熬过这三年,将来不说老百姓能过上多富足的生活,起码不会再挨饿。

    县城比镇上稍稍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酒楼开门营业的不到去年的一半,脂粉店也没了,包子铺、布庄和杂货铺之类的还开着,只是客人很少。

    “林掌柜的点心铺子关门了。”周诚暗叹一声。

    这还没逃荒呢,真逃荒还不知道会是怎么个凄凉局面。

    李芙蕖说道:“上次来县城听他亲戚说他家举家搬去南方谋生。”

    “林掌柜手里有好些做糕点的方子,越繁华的地方越容易挣钱。”

    林掌柜这人挺有意思,不知道日后还有没有见面的机会。

    任何时代,有本事的人都不愁生活没着落。

    李父和李大壮一把子力气,给人烧瓦每月有二三两银钱。

    闲暇时父子俩去山里打点猎物卖,李母和几个儿媳则绩麻织布卖到布庄贴补家用。

    李家没种地,日子过的倒也不差,不但有肉吃,年年都能存下些银钱。

    那是寻常年月,若是遇到旱灾谁还烧瓦盖房子,动物越发往深山里逃,没有收入他们也只有逃荒的份。

    “芙蕖,你跟岳母说,下年旱情严重的话,就让他们来搬到大营子沟住。咱家房子大屋子多住得下。

    他们若觉得不自在可以住我们以前住的房子,等旱情缓解了再回城里。”

    李家没地,旱情严重粮食蔬菜全都涨价,生活成本增加,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在城里日子会越来越艰难。

    连续两年农忙,李父和李大壮父子都来大营子沟干活。

    周诚喜欢这个恩怨分明暗戳戳阴人,不按牌理出牌却又疼爱女儿的岳父,以及有些傻不愣登的耿直小舅子。

第85章 旱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