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人生若似如初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这位是陈新甲大人。这位是……」王小龙一一介绍诸人。
nbsp「各位远来,请进城休息。」卢象升对各人行礼道:「本帅作简单交接后,必须急行军赶往前线,救援大凌河之围。各位且暂留锦州,静候前方战况音讯。」
nbsp把坐骑交给身后亲兵牵引,两人领先步入城中,随从自然退开一段距离警戒。
nbsp「王总兵脸色似乎不佳?」卢象升开门见山,他为人直率,见王小龙气色有异,便直接问出,亦有试探之意。边将身体关乎防务,不容轻忽。
nbsp王小龙心中微凛,卢象升果然眼力毒辣。他苦笑一声,半真半假道:「劳督师挂心。前日巡营时偶感风寒,又旧伤略有反复,无甚大碍。」他巧妙地将“百日枯”引发的内力反噬伪装成旧伤。
nbsp卢象升目光如炬,深深看了王小龙一眼,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更多东西,但最终只是缓缓点头:「边塞苦寒,王总兵还需善加保重。如今虏骑肆虐,国家正值用人之际。」
nbsp话题自然转到当前战局。卢象升面色凝重:「建奴此番在和谈在即之际突然入寇,大凌河诸城与塔山同时告急,建奴势大猖獗,朝廷催战甚急,然我军兵饷匮乏,各部难以协同,甚是堪忧。」他这话既是实情,也带有一丝对当前困境的无奈和对某些拥兵自重将领的不满。
nbsp王小龙深知历史走向,知道卢象升最终的悲剧,心中感慨,沉吟片刻道:「卢大帅所言极是。虏骑精锐,尤擅野战,我军若贸然浪战,正中其下怀。末将以为,当下仍应以巩固坚城、扰其粮道、小股精锐伺机击其惰归为上。积小胜为大胜,方可徐图扭转战局。」这是他结合现代军事思想与明末现实得出的看法,某种程度上与历史上孙传庭等人的思路暗合,但更强调灵活性和后勤打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卢象升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他没想到这位看似年轻的总兵,竟有如此见识,并非一味逞勇斗狠之辈。他微微颔首:「王总兵见识不凡。坚壁清野,伺机而动,确是老成谋国之言。然……」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几分刚烈与决绝,「朝廷旨意催促,言官议论汹汹,我辈身为守边大将,岂能一味畏敌避战?有时明知不可为,亦当为之,以报国恩!」
nbsp这便是卢象升的坚持,也是他的宿命。
nbsp王小龙心中暗叹,知道很难改变这位忠臣的想法,只好道:「卢大帅忠勇,末将佩服。然用兵之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保全有用之身,方能长久为国御寇。」他这话已经说得相当直白,几乎是在暗示卢象升不要硬拼。
nbsp卢象升闻言,猛地看向王小龙,目光锐利如剑,仿佛要刺入他内心:「王总兵此言,倒似有些……消极避战之意?莫非是‘旧伤缠身,磨了锐气?」他的语气带上了一丝审视和不易察觉的失望。他卢象升最重气节,“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乃其座右铭。
nbsp气氛瞬间有些凝滞。
nbsp王小龙知他误会,却无法解释自己知晓历史结局,只得迎着他的目光,坦然道:「末将并非惧战。只是不忍见将士无谓牺牲,不忍见国朝元气空耗。锐气当用于该用之时,而非逞一时之血勇。末将之锐气,只向虏寇要害之处,不为虚名。」
nbsp这话不卑不亢,既有原则,也有自己的坚持。
nbsp卢象升盯着王小龙看了半晌,见他目光清澈坦荡,并无怯懦之色,反而有种深沉的自信和某种他无法完全理解的洞察力。他脸上的严厉稍稍缓和,叹道:「但愿如此。王总兵非常人也,望你好自为之,莫负了这身本事和朝廷厚望。」
nbsp他顿了顿,从腰间解下一柄短刃,递向王小龙:「此刃随我多年,斩虏无数。今日与王总兵一见,颇觉投缘,便赠予你。望你谨记今日之言,他日于国于民,真能有所建树。」
nbsp这既是赏识,也是一种警示和督促。
nbsp王小龙郑重接过短刃,入手沉甸,刃身寒光流转,显然并非凡品。他肃然道:「多谢督师厚赠!末将定当铭记卢大帅教诲,戮力报国,不敢有忘!」
喜欢。
第二百七十章 人生若似如初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